嵩山深雾锁,日落溪水寒。
2025 年 7 月 27 日晚间,少林寺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 情况通报”: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通报中任何一项罪责都与佛门庄严持守、规行矩步的形象格格不入。
禅林钟碎,袈裟染尘。
寥寥百字,坐实十年传闻。
当“ 禅武合一” 的祖庭圣地沦为资本棋盘,当明黄袈裟裹挟着私生子与挪用账目,释永信轰然落马。
这位执掌少林 26 年的“ 佛门 CEO”,终因涉嫌刑事犯罪与戒律崩坏被拉下神坛。从 16 岁入寺的赤子,到身陷囹圄的“ 商业教父”,释永信的跌宕人生,恰似少林寺从禅宗祖庭到商业帝国的畸变缩影。
而舆论对释永信的争议,早非一朝一夕。
2011 年,一则“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嫖娼被抓” 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少林寺事务管理委员会向登封市公安局报案,请求警方对网上针对释永信方丈的负面不实传言展开调查。
2011 年 10 月 8 日,网传释永信在海外最少有 30 亿美元存款,并在美国、德国等地均拥有别墅,还曾与明星有染、包养北大女学生,并与其孕有一子,两人住在德国;少林寺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这些是天方夜谭,是无中生有、恶意编造的诽谤。
2015 年 7 月 25 日,一位自称曾是少林弟子释正义的人在网络上实名举报,发布文章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控诉释永信与多名女子关系复杂,质疑其拥有两个身份证,并列出了其身份证号码,称与其同在一个户籍信息中的女子也是法师,两人有孩子。除此之外还表示释永信有情妇,并与女子通奸。针对此事,少林寺官方网站贴出报案材料称,举报信息是对释永信无中生有、恶意编造的侮辱、诽谤 ;11 月 28 日,河南调查组负责人公布了释永信被举报违反戒律问题调查的初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释永信没有私生女。
佛曰“ 色即是空”,而今空门之内,我们隐约瞥见权力与金钱的修罗场,一位高僧身披资本袈裟,广布商业禅法。
根据 2017 年的数据,少林寺的年游客接待量为 420 万人次,门票及衍生收入总额超过 12 亿元人民币。
据报道,其中门票收入即可达 5 亿元左右,少林寺门票收入主要由当地政府管理,寺院分成比例约 30%,历史上还发生过寺院与政府的利益分配争议。剩余 7 亿元主要来自如 《禅宗少林· 音乐大典》 演出等武术表演的票房收入,少林寺主题纪念品、书籍、服饰等文创产品销售收入,以及武术培训、景区内餐饮住宿收入、功德捐赠与开光法事等宗教活动。
少林寺运营的“ 禅修体验营” 每小时收费千元,“ 开光法会” 明码标价,香火钱最高单笔 10 万元。
截至 2022 年,少林寺申请的商标已经达到 706 个,涵盖方便食品、灯具、餐饮住宿、饲料、珠宝、饮料、洁具等。
少林寺除授权“ 少林” 品牌用于影视、游戏、食品 (如少林素饼) 之外,还布局医疗大健康产业。2003 年释永信重启的少林药局,在传统秘方基础上开发出活络膏、少林灵芝茶等产品,2019 年销售额突破 8000 万元。
2022 年 4 月,郑州郑东新区一宗商业、商务用地通过挂牌方式出让,最终由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底价 4.52 亿元竞得。该公司成立于 2022 年 3 月 22 日,注册资本恰好为 4.52 亿元,与竞拍金额一致。
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为少林寺商业版图的重要载体,实际控制方为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释永信曾持股 80%)。这一关联关系将少林寺直接置于商业地产开发的前台。地块规划建设“ 少林文化交流中心”,但具体方案包含五星级酒店与高端公寓,引发公众对宗教机构涉足地产开发的质疑。
官方解释称项目为“ 文化传播需要”,但舆论普遍认为其偏离宗教本质,调侃“ 方丈的袈裟下藏着一份商业企划书”。
少林寺通过关联公司竞拍商业地块的行为,被指利用宗教 IP 进行资本扩张。2022 年正值少林寺加速全球化布局阶段,该项目被视为其“ 实体产业矩阵” 的关键一环。
少林寺还积极拥抱互联网与数字化。
2008 年上线的淘宝店“ 少林欢喜地”,初期仅售卖佛珠、禅修垫等用品,2015 年转型为“ 文化生活品牌”,推出禅意香薰、少林主题文创 (如“ 扫地僧” 玩偶),年销售额从百万元级跃升至 2020 年的 2300 万元。
2021 年少林寺入驻抖音后,其个人账号半年粉丝破千万,直播带货首秀即创下 500 万元销售额。
自 1999 年率武僧团登陆英国白金汉宫后,少林武僧团每年在全球巡演超 200 场,每场演出收入从初期的 10 万美元升至近年的 50 万美元。
少林寺在柏林、伦敦、洛杉矶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文化中心,形成了全球化的少林文化网络。
方丈室俨然已化作 CEO 办公室。
这一切都与释永信全力打造“ 少林寺” 这一 IP 不无关系,然而回望四十多年前,少林寺远无今天这般繁盛。
1981 年,当时 16 岁的安徽少年刘应成来到少林寺,拜入行正方丈门下,法号“ 永信”。
当时的少林寺破败不堪,仅有十余位年逾古稀的老僧,大雄宝殿漏雨、藏经阁坍塌,全寺上下仅有 28 亩薄田的收成,勉强维持生计。僧人们每天过着清苦的生活,早餐是咸菜、玉米粥,中午青菜加两个馍。
一年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1982 年,电影 《少林寺》 上映,吸引了大量游客,少林寺开始名声大噪。1987 年,行正方丈圆寂,释永信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务。
释永信主持寺务之后,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会,开始系统整理少林武术典籍并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中国佛教界首个商业化实体。
在网络还不发达的 1997 年,释永信旧推出少林寺官方网站,成为国内首个拥有独立域名的宗教机构,比 PC 互联网时代的四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上线还要早。
1998 年,释永信成立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少林寺的品牌和知识产权管理,在原有的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基础之上,系统开启了其宗教商业化之路。
梳理少林寺发展脉络,其从默然于荒野到为人所知实则源于武侠电影上映的契机,然而其勃兴为全球知名 IP,确实离不开释永信这位“ 佛门 CEO” 精妙的商业化运作,但这座千年古刹与佛门清净之地,也愈加沦为一台只为牟利的“ 商业机器”。
这是信仰与欲望的对弈,商业文明对宗教净土的野蛮征伐。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 《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 于 2022 年 1 月 28 日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按规定程序审议通过,并经财政部同意,自 2022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该管理办法对宗教商业化问题作出了系统性约束,主要从财务管理、财产归属、收益使用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强化规范,旨在切断商业化利益链,维护宗教场所的清净性与公益性。
回望公元 67 年,汉明帝梦金人,白马驮经至洛阳,佛光初照中土。禅宗“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戒定慧三学为本,戒断贪嗔痴。不淫邪、不偷盗、不蓄财、不妄语是其戒律铁则。
释永信原本应该出世清修,慈悲渡众,而非入世敛财。达摩面壁九年,慧可断臂求法—— 先贤以血肉之躯铸就的信仰丰碑,却在释永信手中沦为镀金招牌。
他自诩“ 文化苦行僧”,却以“ 商道即禅道” 牌匾装饰办公室。高僧应“ 看破放下”,他却执迷金钱权力;佛子需“ 持戒清净”,他却纵情色欲财帛;方丈当“ 弘法利生”,他却把少林寺变成“ 暗藏春色,藏污纳垢之所”。
若宗教失去敬畏,与公司何异?
若信仰沦为生意,人间何处觅净土?
千年古刹的晨钟暮鼓,曾涤荡过多少尘世喧嚣?达摩面壁的崖洞苔痕犹绿,却照不见今日山门前的喧嚣浮华。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仅代表个人观点,作者|马金男)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