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财经故事荟,作者 | 徐大卫,编辑 | 万天南
2021 年底,畅销书作家迈克尔·刘易斯 (Michael Lewis) 在他的伯克利家中,见到了一位 29 岁的年轻人。
他穿着工装短裤和 T 恤,一双松垮的白袜子配着破旧的运动鞋。这个人就是山姆·班克曼-弗里德 (Sam Bankman-Fried),大家都简称他 SBF。在当时,他是加密世界冉冉升起的新神,一个掌控着数百亿美元资金、被硅谷顶级风投簇拥的 「天选之子」。
刘易斯的朋友正准备与 SBF 的公司 FTX 进行一笔数亿美元的股份互换,但他对这个神秘的年轻人感到不安,于是委托以深度商业故事见长的刘易斯去 「看透」 这个人。
刘易斯的观察,最终汇成了 《走向无限:加密帝国的崛起与衰落》(Going Infinite) 这本书。它不仅记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金融崩盘,更描绘了一个时代精神的缩影:一个技术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哲学和人性弱点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故事。
当下的我们,正处在 AI 浪潮重塑世界的奇点时刻,重读 SBF 和 FTX 的故事,不仅仅是回顾一场币圈的 「烟花」,更是对当前技术狂热下人性与风险的一次深刻预演。
一、「有效利他」:一个加密 「圣徒」 的诞生
要理解 SBF,必须先理解他所信奉的哲学——有效利他主义 (Effective Altruism,简称 EA)。
这并非一个深奥的词汇。简单来说,它主张用最理性、最有效率的方式去做慈善,实现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SBF 的父母是斯坦福大学的法学教授,他从小就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氛围中长大。对他而言,世界的运行就像一个巨大的数学模型,情感是低效的干扰项,而最优解永远存在。
在麻省理工学院,SBF 接触到了 EA 理论的核心人物,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威尔·麦卡斯基尔。威尔向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如果你想拯救世界,最好的方式可能不是成为一名医生去贫困地区,而是成为一名华尔街的银行家,赚取巨额财富,然后将钱捐赠给能拯救更多生命的组织。
这个理念被称为 「赚钱为给予」(Earn to give),它彻底点燃了 SBF。这为他找到了一个完美的逻辑闭环:追求财富不再是出于贪婪,而是一种道德责任,赚的钱越多,能做的善事就越多,道德也就越高尚。
刘易斯的书中写道,SBF 对传统生活毫无兴趣。他可以几周不洗澡,睡在办公室的豆袋椅上,对美食、豪车、艺术毫无感觉。他唯一热衷的,是逻辑游戏和最大化 「预期价值」。在顶级量化交易公司 Jane Street 工作时,他已经展现出对概率和决策的惊人天赋。
但华尔街的束缚让他觉得 「效率太低」。加密货币,这个 24 小时不间断、监管缺失、充满套利机会的 「狂野西部」,才是他实现 「赚钱为给予」 理想的最佳场所。
于是,2017 年,他创立了量化交易公司 Alameda Research。2019 年,他又创立了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FTX 的崛起速度是惊人的,它凭借着优秀的产品设计 (如创新的期货合约清算机制)、对监管的巧妙规避,以及 SBF 个人魅力的加持,在短短三年内,成长为全球顶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估值一度高达 400 亿美元。
SBF 本人也成了神话。他顶着一头标志性的 「爆炸头」,在各种高端论坛与政商名流谈笑风生,一边接受采访一边还能玩着电子游戏。他宣称自己未来的财富将全部捐出,用于预防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病、应对 AI 风险等宏大命题。
一时间,他似乎成了那个不为世俗物欲所动、只为拯救世界而存在的加密 「圣徒」。
二、无限游戏:当理想主义的内核开始腐坏
书的推荐序中引用了一个概念:「无限游戏」。这是哲学家詹姆斯·卡斯 (James Carse) 提出的理论,他认为世界上有两种游戏:有限游戏以获胜为目的,有明确的终点;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没有终点。
SBF 声称自己在玩一场无限游戏——提升人类长远的福祉。然而,他所采用的手段,却是最典型的有限游戏玩法:不计一切代价地获胜。
这场游戏的腐坏,始于 FTX 与 Alameda 之间那道模糊不清的界线。
按照 SBF 的说法,Alameda 只是 FTX 的一个普通做市商。但刘易斯在书中揭示,真相远非如此。FTX 从诞生之初,就与 Alameda 深度绑定。
1. 种子资金的 「原罪」:FTX 的启动资金来自 Alameda,而 Alameda 的早期利润,则来自于利用日韩市场比特币的巨大价差进行套利。这种套利本身就游走在各国金融管制的灰色地带。
2.FTT 代币的炼金术:FTX 发行了自己的平台币 FTT。它规定,持有 FTT 可以减免交易手续费,并且 FTX 会将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回购并销毁 FTT,从而提升其价值。这套玩法并不新鲜,但 FTX 将其推向了极致。SBF 让 Alameda 持有大量的 FTT,并将其作为抵押品,从市场上借入天量的资金。这本质上是一种 「左手倒右手」 的金融炼金术,用自己 「凭空」 创造的资产作为抵押,换取真金白银。
3. 客户资金的挪用: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帝国崩塌的核心。书中提到,由于早期银行渠道不畅,FTX 的客户入金实际上是打到了 Alameda 的银行账户里。这个临时的 「会计漏洞」 从未被真正修复。久而久之,Alameda 开始随意动用这笔本应属于客户的资金。他们用这笔钱进行高风险的风险投资、弥补自身的交易亏损、为 SBF 本人提供贷款用于政治献金。
这个庞氏骗局的核心逻辑是:只要 FTX 的增长足够快,FTT 的价格足够高,市场的牛市情绪足够浓,这个游戏就能一直玩下去。
在 SBF 和他的核心圈子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是合理的。因为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崇高的——拯救人类。为了这个 「无限游戏」 的终极目标,挪用一下客户资金,似乎只是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 「道德瑕疵」。他们坚信,只要最终能把钱还上,并且把赚来的钱用于行善,过程中的手段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种 「目的为手段辩护」 的逻辑,正是理想主义腐化的开始。当一个团队,尤其是领导者,开始相信自己掌握着某种终极真理时,规则、法律和道德底线都可能被视为实现宏大目标的障碍。
三、「代码即法律」 的脆弱:当人性覆盖了算法
SBF 的核心圈子,是一群与他极为相似的人:高智商、名校背景、信奉有效利他主义、社交能力普遍存在障碍。卡罗琳·埃里森,这位 Alameda 的 CEO,同时也是 SBF 的前女友,就是一个典型。她在给 SBF 的备忘录中坦言,管理 Alameda 让她感到痛苦,她更希望能回到 Jane Street 做一名普通交易员。
这个圈子内部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刘易斯描绘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一群天才挤在巴哈马的豪华顶层公寓里,过着混乱如同大学宿舍般的生活,却掌控着全球金融市场数百亿的资金流动。
他们相信 「代码即法律」,相信数学和概率能解决一切问题。然而,当人性的弱点——贪婪、傲慢、侥幸心理——渗透其中时,再精密的模型也终将崩溃。
书中一个关键细节是,Alameda 在 FTX 的交易账户被设置了一个 「豁免清算」 的特权。在加密货币期货交易中,当账户亏损触及某个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平仓,以防止更大损失,这是最基本的风控措施。但 Alameda 的账户没有这个限制。这意味着,它可以无限亏损下去,而这个亏损的窟窿,最终由 FTX 的客户资金来填补。
这个 「后门」 的存在,彻底打破了 SBF 所宣称的公平与透明。所谓的 「代码即法律」,在创始人的特权面前,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帝国的崩溃始于一篇媒体报道。2022 年 11 月,加密媒体 CoinDesk 曝光了 Alameda 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其资产中充斥着大量的 FTT 和其它流动性极差的山寨币。这颗深水炸弹引爆了市场恐慌。
FTX 最大的竞争对手,币安的创始人赵长鹏 (CZ),在推特上宣布将抛售其持有的所有 FTT。这成为了引发银行挤兑的导火索。恐慌的用户开始疯狂从 FTX 提取资金,短短 72 小时内,高达 60 亿美元的提款请求让 FTX 瞬间瘫痪。
一个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帝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灰飞烟灭。
四、走向无限,还是走向深渊?给当下的启示
FTX 的故事已经落幕,SBF 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 《走向无限》 这本书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尤其是在 AI 技术高歌猛进的今天,SBF 的故事像一则极具现实意义的寓言。
第一,警惕 「天才叙事」 和技术理想主义的陷阱。SBF 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 「天才创始人」 叙事。他被塑造成一个超越凡人、改变世界的角色,这种光环掩盖了其公司治理的混乱和个人道德的缺陷。今天的科技圈,尤其是在 AI 领域,我们是否也在创造新的 「神」?当我们将解决人类未来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少数技术精英时,我们可能也放弃了对他们的监督和制衡。
第二,算法的 「理性」 无法取代人性的道德与谦卑。SBF 试图用一套冰冷的功利主义算法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和商业决策。他计算一切的 「预期价值」,却唯独算漏了最基本的东西:信任、责任和敬畏。这给所有 AI 从业者敲响了警钟。我们在追求模型性能、优化目标函数的同时,是否嵌入了足够的道德约束和人文关怀?一个纯粹追求效率和最优解的 「超级智能」,如果缺乏人类的同理心和价值观,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SBF?
第三,回归常识:再新的游戏也需要古老的规则。加密世界曾宣称要颠覆传统金融,但 FTX 的崩溃恰恰证明,那些看似 「陈旧」 的金融规则——如客户资金隔离、风险管理、透明的公司治理——是多么重要。它们是人类在数百年金融博弈史中用血泪换来的教训。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商业的本质不会改变。对规则的漠视,最终只会导向毁灭。
迈克尔·刘易斯在书的结尾,找到了那个 SBF 曾在巴哈马定制的、重达 2000 磅的钨立方体。这个密度极大、无比沉重的物体,或许是 SBF 内心世界最好的象征:一个被自认为坚不可摧的逻辑和理性层层包裹,却最终因其自身的重量而轰然坍塌的内核。
走向无限,本是 SBF 为自己和人类设定的宏伟目标。然而,当通往无限的道路上缺少了人性的光辉和对规则的敬畏时,终点便不再是星辰大海,而是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