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为610.6 万对,结婚率为 4.3‰;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51.3 万对,离婚率为 2.5‰。民政部7 月 30日公布的 《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显示上述数据。
「结(离)婚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1000 人中结(离)婚的数字,也就是说,2024 年每 1000 个人里,就有 4.3 对夫妻结婚、2.5 对夫妻离婚。
「离结比」则是某段时间内离婚登记人数占结婚登记人数比重,按照2024 年的数据来看,离结比为 57.5%,这意味着平均每 100 对夫妻结婚,有 57.5 对夫妻离婚。
2024 年有 610.6 万对新人结婚,较 2023 年减少 157.4 万对,降幅达 20.5%,创下自 1980 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不过根据民政部最新数据,2025 年上半年结婚登记 353.9 万对,比 2024 年同期增加了 10.9 万对。
(图表来源:《2024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5 岁~29 岁人群是结婚主力。根据民政部的统计,去年 610.6 万对结婚的新人中,25 岁~29 岁年龄段结婚人数为 428.8 万人,占比达到 35.1%。
一、为什么结婚率持续下降
从2014 年开始,中国的结婚人数呈长期下降趋势。2013 年全国结婚登记量为 1346.9 万对,从 2014年至2022 年,该数据连续九年下降,2023 年,受疫情后「补偿性结婚潮」推动,结婚登记数一度回升至768 万对,但2024年数据再度下探到610.6 万对。
(图表来源:《2024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按地域来看,中国结婚总人数最多的是广东省。《中国统计年鉴2024》 数据显示,2023 年广东省结婚数达到 63.22 万对,也是唯一超过 60 万对的省份,连续位居全国第一。不过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的结婚人数也在下降,广东民政事业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的结婚登记数量下降到51.2 万对。
宁夏、青海、西藏三地的结婚人数较少,北京、上海两个超一线城市亦排名倒数。以上海为例,2024年,上海办理结婚登记90167 对、离婚登记 44864 对。
中国结婚登记人数近年来为何不断下降?针对这一复杂现象,人口学家们提出了六大原因。
首先是年轻人也就是适婚年龄人口的数量下降。一般而言,20 岁~39 岁人群被视为适婚年龄人口,《中国统计年鉴2024》 显示,2023 年中国 20 岁~39 岁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为 26.29%,这一占比较 2013 年(31.97%)、2020 年(27.66%)均有明显下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80 后(1980~1989 年出生人口,依此类推)、90后、00 后在 2020 年的存活人口分别为 2.14 亿、1.78 亿和 1.55 亿,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
第二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 岁~40 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 1752 万人。
第三是初婚年龄推迟。根据七普数据,2010 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 25.75 岁,女性为 24 岁;2020 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上升到 29.38 岁,女性上升到 27.95 岁。
经济发达地区的结婚年龄更大。2024年上海婚姻登记数据显示,上海全市结婚人员平均年龄为34.9 岁,其中男性35.8 岁,女性34岁;全市初婚平均年龄30.1 岁,其中男性30.8 岁,女性 29.5 岁。
第四是城市高房价和农村高彩礼。育娲人口研究指出,当前中国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早已超出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许多年轻人由于买不起房,只能选择推迟结婚。在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导致很多年轻男青年结不起婚。
第五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结婚生育意愿自然会降低。
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女性的教育水平和经济独立程度的大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结婚意愿比男性更低。
二、发钱能提高结婚率吗
民政部统计,2024 年有 610.6 万对新人结婚,降幅达 20.5%,创下自 1980 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在离婚方面,2024 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 351.3 万对,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 262.2 万对,法院判决、调解离婚 89.1 万对,2.5‰的离婚率较2023 年的 2.6‰有轻微回落。
为了提高结婚率,发钱、延长婚假、放宽结婚要求,成为各地常态。
多地宣布发钱奖励结婚,有一些村子最多奖励4 万元。据 《南方日报》 报道,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道南岭村自今年 1 月起实施 《初婚奖励实施方案(试行)》,规定双方或一方为本村户籍股东成员的初婚夫妻,最高可申领 4 万元奖金。
在山西省吕梁市,自2025 年 1 月 1 日起,对在吕梁市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 35 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给予 1500 元的奖励。
延长婚假,也被视作鼓励结婚的选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 年 7 月,全国已有 28 个省份明确延长婚假,其中山西、甘肃最长,可享受 30 天婚假,有 25 个省份的婚假延长至 10 天及以上。
结婚也不再需要户口簿了。今年5 月 10 日,新修订的 《婚姻登记条例》 正式施行,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内地居民申请结婚登记不再需要出具户口簿,可以在任一有相关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
多地继而宣布,音乐节现场可以领证。比如7 月 12日至7 月 13 日,2025 新疆超级草莓音乐节将在乌鲁木齐市开唱,有地方民政部门入驻音乐节,提供现场结婚登记服务。
发钱对于婚育有用吗?湖北天门市成为观察这个问题的窗口。
据了解,天门探索全周期婚育支持体系,比如2025 年 3 月推出七条补贴,如果男女双方在天门结婚登记,享受 6 万元购房补贴,可与教职员工、医务人员、进城农民、引进人才、产业工人购房补贴叠加,还可与鼓励生育购房补贴叠加。此外,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妇女,分别享受产休假 6 个月、7 个月、8 个月。
根据湖北广播电视台的报道,有新人上午领证下午买房,新政发布的两个月时间里,全市已有210 多对夫妻领到 6 万元的购房补贴,其中 20 多对夫妻买房使用了购房认购券。
婚育新政下,天门的生育意愿明显提升。2024年,该市出生人数达到7217 人,同比增长 17%,8 年来首次实现「由降转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作者:王静仪,编辑:王延春,责编:张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