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赛博汽车
不约而同地,Robotaxi 玩家们都传递了越来越乐观的消息。
8 月 12 日,小马智行发布了二季报。总收入达为 2150 万美元 (人民币 1.54 亿元),同比增长 75.9%。管理层强调了 Robotaxi 业务的增长——收入为 150 万美元 (人民币 1090 万元),同比增长 157.8%。
小马智行还特别强调,其中车费收入同比激增 300% 以上。
相比之下,明明是收入大头,并且增长了 9 倍的授权与应用收入,管理层基本上只字未提。
在 7 月 31 日发布的文远知行二季报中,该公司同样宣告了 Robotaxi 的增长——营收 4590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836.7%。
「(Robotaxi) 单位经济效益向好的路径也已清晰可见。」小马智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军表示。
Robotaxi 的好日子,看起来就要来了。
01 Robotaxi 车费收入增 3 倍
尽管 Robotaxi 的收入占总收入仅 7% 左右,但小马智行一直奉行 「Robotaxi 业务优先」 原则,而且逐步取得成效。
除了上面提到的财务数据表现,小马智行团队还提及了诸多进展。
在产品方面,小马智行在两个月前启动第七代 (Gen-7)Robotaxi 车型的大规模生产,已有超过 200 辆车型下线。
北汽极狐阿尔法 T5 Robotaxi 量产下线
小马智行是与北汽、广汽的合作生产这一车型的。第七代 Robotaxi 采用 100% 车规级零部件,自动驾驶套件成本较前代大幅下降 70%,拥有 10 年/60 万公里的设计寿命。
第七大车型也准备上路。多款第七代 Robotaxi 车型已获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 L4 级自动驾驶测试许可。第七代车型已在四大一线城市开启公开道路上累计测试超 200 万公里,充分验证其 L4 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在运营层面,小马智行能在车费收入上增长 3 倍。目前小马智行是国内唯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开展全无人 Robotaxi 收费运营服务的公司,一线城市运营总面积超 2000 平方公里。
在新市场扩展上,小马智行在第二季度在中东、欧洲和亚洲持续发力全球化布局。中东方面,小马智行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战略合作,2025 年实现首批 Robotaxi 路测,计划在 2026 年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欧洲方面,小马智行 6 月率先在卢森堡伦宁根市 (Lenningen) 启动测试并计划扩展至更多地区。亚洲方面,小马智行已取得韩国颁发的国家级别自动驾驶测试许可,4 月起首尔江南区的测试拓长至 7×24 小时测试。
运营表现让管理层信心十足。
公司创始人、CTO 楼天城认为,小马智行在 Robotaxi 行业确立了领先地位,背后是小马智行已具备成熟的 「全无人驾驶」 和 「规模化落地」 能力,「我们不仅将完成千台的数字目标,更要为 Robotaxi 产业爆发式增长打好根基——包括最严格的工程实践、可靠稳定的自动驾驶软件算法以及由 PonyWorld 世界模型赋能的强大技术泛化性。」
小马智行 CFO 王皓俊表示,公司业绩的强劲增长证明了可规模化、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通过优化 「人员-车辆」 远程运营比例、降低车辆的保险成本,Robotaxi 单位经济模型 (UE) 改善显著。
其实,小马智行当前的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另外两项,而且驱动二季度收入增长的,主要不是 Robotaxi。
二季度小马智行最多收入来自授权与应用收入,为 1040 万美元 (人民币 7460 万元),而且同比大幅增长 901.8%。公司公告称,增长主要得益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订单和交付量的增加,这得益于机器人配送领域新老客户需求的上升。
另外,小马智行之前的主要收入来源自动驾驶卡车,继续缩减,收入为 950 万美元 (人民币 6820 万元),同比下降 9.9%。二季报公告称,「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我们主动优化运营,聚焦高毛利收入。」
但是,小马智行已经明确了 Robotaxi 优先策略,而且投入集中于此。
2025 年第二季度,小马智行经调整研发费用为 3.16 亿元人民币,在产线、物料、人员建设上加速第七代 Robotaxi 生产和商业落地。「随着第七代车型量产落地进程加速,公司正处在商业化全面提速阶段。」
02 费用大增,亏损扩大
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小马智行目前还处在商业化早期,而且亏损还在扩大。
二季报显示,小马智行二季度净亏损为 5330 万美元 (人民币 3.816 亿元),比去年同期亏损扩大了 72.5%。即便按非公认会计原则 (NON-GAAP) 计算,净亏损也有 4610 万美元 (人民币 3.299 亿元),同比扩大 52%。
为什么亏损扩大?
从业务毛利来看,确实是向好的。
二季度小马智行毛利润为 350 万美元 (人民币 2480 万元),而 2024 年第二季度为毛亏损 4.1 万美元。
亏损扩大核心原因还是运营费用的大幅增长。
二季度运营费用为 6470 万美元 (人民币 4.637 亿元),同比增长 75.1%——基本和收入增幅 (75.9%) 一致。
其中,股票薪酬费用、研发费用,都可以理解,公告称也是源于第七代车型大规模生产的投资,以及为增强技术能力而增加的员工薪酬和福利。
但比较扎眼的是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1570 万美元 (人民币 1.125 亿元),同比增长 97.3%——超过了收入增幅。公告称这一变化是为大规模商业化部署做准备而增加的人员费用,以及专业服务费用的增加。
该如何摆脱运营费用的沉重负担?
还是需要主营业务的营收大幅增长、并且降本增效,才能展现出规模效应。
在二季报公告中,小马智行指出了一些方向。
比如,在降本方面,得益于远程协助与车辆配比的优化以及车辆保险成本的降低,小马智行在成本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小马智行有信心在 2025 年底实现 1:30 的配比,即一名远程协助人员可监控 30 辆车辆。
在增收方面,小马智行要大规模加速商业化部署与生态拓展。
王皓俊说,收入增长来源有三:用户使用率的提升、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规模的扩大以及运营策略的优化。
在用户拓展上,小马智行二季度的平台注册用户同比激增 136%。
车队拓展方面,除了前面提及的,小马智行还签了一个大单——与深圳最大的出租车运营商西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几年将在深圳联合部署超 1000 辆 第七代 Robotaxi。
运营策略优化上,小马智行在广州和深圳的部分区域,将把服务时间从每天 15 小时延长至全天 24 小时,以提升车费收入。
03 现金流稳固,受青睐投资标的
尽管亏损扩大,但目前小马智行现金流不必担心。
二季报显示,小马智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受限制现金及用于财富管理的长期债务工具合计为 7.477 亿美元(人民币 53.561 亿元)。
目前,作为无人驾驶的热门上市公司,小马智行也受到了投资者的热切关注。
根据投资机构最新披露的 13F 文件,2025 年第二季度期间,小马智行获得至少 14 家国际资金大幅增持。其中,曾成功投资特斯拉、腾讯、阿里巴巴等的英国老牌资管机构柏基投资 (Baillie Gifford) 新建仓位 7,137,437 股,日本日兴资产管理 (Nikko Asset Management) 同步建仓 291,539 股,持仓占比跻身流通股重要股东。彭博社截止 8 月 11 日汇总的分析师评级显示,小马智行获得 8 个 「买入」 评级,未出现 「卖出」 或 「中性」 评级。
如果说,预判未来要 Follow the money,那么投资者已经在对 Robotaxi 投下赌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