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波酣畅淋漓的行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后知后觉时,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牛市说,我吃定你!如果一定要说一个大盘点位,我希望是 4500 点!
本文解决以下三个问题,让你看完之后心不慌:
1. 到底是哪些板块发动了牛市?
2. 周末情绪爆点的逻辑是什么?
3. 后续的市场分歧节点有哪些?
题外话:极简定投社群第一阶段收官,学习体验和收获都不错,目前正进入第二阶段中,有兴趣的朋友尽早加入。
这波牛市就干这七个方向
先做个统计,对本轮牛市有个大概了解。
跌破去年 9 月 24 日收盘价的公司有 195 家;突破去年 10 月 8 日高点的公司有 3451 家,其中今年录得 20% 以上涨幅的,有 2424 家;未突破去年 10 月 8 日高点的公司有 1145 家,其中今年录得 20% 以上涨幅的,有 165 家。
也就是说,能从 「体感」 上走牛的公司,有 2589 家,占比近 50%,而且大部分是突破去年 10 月 8 日高点的公司,也从侧面印证了之前达哥和庖哥说的 「强者恒强」。
先看市值贡献。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市值,目前 124 个二级行业的总市值为 102.45 万亿元,年初这个数据为 87.17 万亿元,市值增量为 15.28 万亿元,其中市值贡献前十板块分别是:国有大型银行、化学制药、半导体、消费电子、证券、通信设备、汽车零部件、元件、工业金属、通用设备。
上图中,银行板块 (国有+股份制) 加起来的市值贡献超过了 1.68 万亿元,贡献占比超 10%;
医疗领域 (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器械) 的市值贡献超过了 1.44 万亿元,贡献占比接近 10%。
这两个板块是这波牛市的主要推手,但之前小二说过,银行和医疗是绝大部分投资者的认知盲区。
此外,前 21 个行业贡献了 70% 的市值增量,结合前面说的 「强者恒强」 逻辑,后续我们参与这些行业的炒作,问题应该不大。
什么?21 个板块很多?其实就七大类,具体如下图所示。
周末情绪爆点的逻辑是什么?
1. 上证指数即将突破 10 年新高
从量价分析,上证指数来到 3700 点区域,10 年来上证指数先后 4 次止步于此,换句话说,3700 点-3750 点区间是一个巨大的套牢盘区域,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小二相信这次能冲过去,因为从去年 9 月 24 日开启的行情至今,市场的量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年来 A 股的成交量级明显高出以往行情,这意味着上方套牢盘会被持续攻克掉。
2. 居民存款搬家的新闻冲上热搜
有新闻说,7 月居民存款减少 1.1 万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 2.14 万亿元,借此得到了 「居民存款搬家入市」 的结论。其实做个数据分析,就知道这个结论过于草率。
▲数据来源:Wind
上图是 2015 年-2025 年的数据,我们会看到明显的季节性变动,4 月、7 月、10 月,都会呈现居民端存款单月减少、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银行季末存款考核回流。3 月、6 月、9 月是银行季末存款考核月,资金自然会流向银行,考核月过后,这些资金自然回到原来的地方。因此,不能过早下论断。
不过,小二相信,随着 A 股赚钱效应回暖,存款流向股市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以上就是对周末情绪爆点的解读,如果有其他情绪逻辑,请留言给我。
后续市场分歧点在哪里?
1. 中美关税 「暂缓延期窗口」 结束
根据中美双方发布的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再次暂停实施相互 24% 关税 90 天,这是继 5 月日内瓦经贸会谈以来的第二次关税暂缓延期。临近暂缓延期的时间窗口结束时,市场会出现很多新的关税扰动因素,这里不再赘述。
2. 宇树科技上市 (最快可能 2026 年一季度)
根据公开资料,宇树科技 C 轮融资后估值达 120 亿元,预计 IPO 募资规模约 7 亿-10 亿元。以科创板新股平均申购倍数 (约 50 倍) 测算,冻结资金规模约 350 亿-500 亿元。
作为今年机器人赛道最热剧本,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几点:一是宇树科技 IPO 发行价 (若低于 120 亿元估值,可能引发抢筹);二是上市后首日换手率,对市场资金的虹吸作用。
此外,它的上市是否预示着机器人炒作的兑现?是否又会影响整个科技板块的炒作节奏?
猜点位环节
相信这是投资者最期待的环节。
小二先拍个脑袋:上证指数可以达到 4500 点。先别急,我有数据逻辑。
第一,目前 A 股总市值 (股权平均市场价值,适用于多地上市公司市值计算) 为 108.85 万亿元,2024 年全国 GDP 为 134.91 万亿元。总市值/GDP=80.68%。
假设这波牛市顶点时的总市值/GDP=1,那么还有 25% 的上升空间。
第二,假设 2025 年 GDP 同比增长 5%,那么 2025 年的 GDP 为 141.66 万亿元,总市值/GDP 要达到 1 的比值,总市值的上升空间为 141.66/108.85=1.3,即还有 30% 的上升空间。
我们就按上证指数 3700 点来算,25%-30% 的空间,对应 4625 点~4810 点。如果把目标设置为总市值/GDP=0.9,相应点位减 10% 即可。
另外,考虑到权重板块对市值贡献的集中度,指数的点位可能还会更高。
当然,这是拍脑袋说的,大家图一乐而已。
(小二哥)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