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8 月 18 日电 「十四五」 期间,中国经济在消费、投资、研发三大方向持续发力,成效显著。消费领域,社零总额稳步增长,品质消费与新型消费亮点频现;投资领域,重大项目推进有力,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领先,民间资本活力持续释放;研发领域,投入规模稳居全球前列,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新兴产业加速壮大。三者协同发力,将助力实现 「十四五」 经济发展目标。
消费向新而行
社零总额从 2020 年的 39.1 万亿元提升到 2024 年的 48.3 万亿元,年均增长 5.5%,今年则有望超过 50 万亿元;过去四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 56.2%,比 「十三五」 期间提高 8.6 个百分点……「十四五」 期间,消费主引擎和稳定器作用增强,新产品、新模式、新场景蓬勃发展。
「焕新」,新型消费亮点纷呈——
正值暑期,北京西单大悦城名创优品酷暑夏日主题快闪北京首展拉开帷幕,多家新店盛大开业。「西单大悦城以重磅首发 IP 活动及优质首店为核心驱动力,强势启动暑期消费引擎。」 西单大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谷子经济、潮玩盲盒等新潮流新风尚兴起,国货 「潮品」 畅销国内外,老字号焕发新活力,数字消费、品质电商、首发经济、「IP+消费」 等新增长点茁壮成长。
「提质」,品质消费走进千家万户——
新能源汽车自动泊入停车位,搭载 AI 语音交互功能的智能家居让生活更舒心,人工智能加速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家政、健身、旅游、美容等服务消费发展壮大……2020 年至 2024 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 9.6%。
决胜 「十四五」,打好收官战,需继续发挥消费 「主引擎」 作用,一系列政策 「组合拳」 持续发力。
第三批 690 亿元支持消费品 「以旧换新」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10 月份将下达第四批 690 亿元资金;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两项政策出台,供需协同发力提振消费……
毕马威中国发布的三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显示,下半年,伴随稳就业和扩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不断拓展,消费仍将保持一定韧性,继续发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
「下半年,随着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等各项扩消费政策持续叠加发力,超大规模市场活力和潜力将进一步激发。」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王波说。
投资向优发力
合池铁路是 「十四五」 重大工程项目之一,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是该项目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其 4 号主塔塔柱已完成第 30 节段混凝土浇筑,高度突破 176 米,即将进入中塔柱合龙阶段。预计大桥的建成将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这是投资持续发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缩影。过去四年,投资积累的资本形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 30.2%。今年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16.8%,拉动 GDP 增长 0.9 个百分点。
投资向优,一方面,体现在聚力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上。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6.3%,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3.5 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 8.6%,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5.8 个百分点……
「『十四五』 期间,投资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后劲,比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持续多年快于整体投资增速,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纷纷落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说。
投资向优,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更加注重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上。
「十四五」 期间,在核电、铁路等领域推出了一批重大项目吸引民资入股,有的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到 20%;组建民营经济发展局,推动出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强化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确保 「十四五」 规划 102 项重大工程圆满收官。同时,科学谋划 「十五五」 重大工程项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创新活力强劲
在刚刚落幕的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优必选带来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具备国内首个端到端 「类人眼」 双目立体视觉感知;宇树科技最新升级的 G1 格斗款人形机器人与 7 月刚发布的 R1 人形机器人联袂登场,带来刺激的格斗比赛……
今年以来,从人工智能大模型热潮到机器人马拉松,中国一系列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十四五」 期间,创新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持续转化。
研发投入加速增长。从整体看,2024 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 GDP 的比重达 2.68%,规模增至 3.6 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从主体看,企业是研发投入高增长的主要力量,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 77%。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突破。2024 年集成电路年产量比 「十三五」 末增长 72.6%,增加约 1900 亿块,越来越多的产品装上了 「中国芯」;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等装备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 「首次」 和 「第一」。
新兴产业加速壮大。2024 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 「十三五」 末增长 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73.8%,占 GDP 比重达 10.4%,提高 2.6 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质量创新供给增加,持续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推动力。」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付凌晖说。
「『十五五』 期间应力争科技创新创出一个新的高度,大幅缩小与世界高标准的差距,同时在领先领域增强优势。要加强原创性和基础研究,加速培养科技人才,尤其是 AI 相关的专业人才,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海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廖群表示。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