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8 月 18 日电 (康耕甫 胡玉婷) 近日,振芯科技发布 「关于控股股东诉讼事项进展」 的公告,披露公司莫晓宇等 4 名管理层股东要求解散成都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振芯科技控股股东,以下简称 「国腾电子集团」) 一案,现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已立案审查,并向当事人送达了受理通知书。
这家企业长达 7 年的实控人之争,再次成为资本市场和社会舆论关注焦点。一名多年跟踪此案的财经人士表示,振芯科技是国家级高科技民营企业,在北斗导航领域有重要地位,承载着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治理困境」 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希望早日结束纷争,让该企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实控人之争」 已严重影响上市公司发展
2010 年 8 月,振芯科技在深交所上市。在股权结构中,国腾电子集团是振芯科技控股股东,股东为 5 位自然人:何燕 (持股 51%)、莫晓宇 (持股 28%)、徐进 (持股 7%)、谢俊 (持股 7%)、柏杰 (持股 7%)。何燕是振芯科技实控人。
公开资料显示,何燕作为财务投资人,没有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以莫晓宇、徐进、谢俊、柏杰为代表的 4 人股东形成创始团队,推动并管理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振芯科技成为首批获准进入国产高端替代产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唯一自 1999 年开始全程参与北斗卫星工程建设的民营企业。先后获得了 400 多项知识产权、300 余项国内外专利 (国际专利 106 项)。
业内人士表示,「振芯科技作为国内集成电路和北斗导航领域的核心企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特种领域,振芯科技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卫星、无人平台、智能安防等多个关键领域。此外,振芯科技在民用领域的布局,也在持续发力。
振芯科技控股股东之间纠纷的产生,缘于实控人何燕犯案入刑。2016 年 10 月,何燕因犯挪用资金罪、虚开发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
实控人有刑事犯罪记录,对公司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振芯科技的重要客户和合作伙伴,对于再和公司合作有了顾虑,有部分客户担心公司不能持续存活而停止采购公司产品,相关机构也对公司特殊业务资质产生了质疑,上市企业的正常融资功能也受到影响。
因此,振芯科技创始团队希望通过解散国腾电子集团,来解除何燕的实控人身份,由此让振芯科技摆脱发展 「枷锁」。据业内人士透露,莫晓宇、徐进、谢俊、柏杰 4 人在不损害何燕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尽力争取协商解决问题,但遭到对方拒绝,国腾电子集团股东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不可调和,由此形成治理僵局。
截至今年 8 月,管理层股东与实控人之间经历了当地法院一审、成都中院二审发回重申、当地法院重申一审、成都中院重申二审,目前处于四川省高院立案审查阶段。
公众呼吁控股股东 「治理僵局」 早日解决
公开信息显示,在成都中院重申二审做出国腾电子集团不予解散判决后不久,何燕在 2025 年年初重回振芯科技实控人身份,不过在这之后实控人与创始团队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今年 1 月,国腾电子集团迅速变更公司工商登记,同时更换了 4 名董事,新增 4 人进入高管层,据了解本次高管人事变动,合计持股 49% 的四名股东 (莫晓宇、徐进、谢俊、柏杰) 均不知情。
今年 3 月,国腾电子集团现任董事长高虹召开董事会,莫晓宇等 4 名股东提出此次董事会研究的议题涉及公司重大事项,应由全体股东共同商议决策,而非董事会讨论决定,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议案。高虹拒绝接受意见和议案。
国腾电子集团治理僵局的恶化,也延伸到了振芯科技。今年 4 月,振芯科技也出现了股东大会中控股股东否决议案的一幕。
公告显示,4 月 22 日,振芯科技召开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国腾电子集团通过网络投票将持有股权作为反对票,否决了股东大会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选聘审计机构这三项议案。
除上述 「交手」 外,振芯科技实控人何燕一方与创始团队管理层一方的争斗也在以不同形式持续上演。比如国腾电子集团高管公开发表对振芯科技创始团队管理层的攻击言论,而振芯科技创始团队也按相关要求,多次向何燕发函,要求说明是否以曾用名加入外国国籍……
8 月 15 日,振芯科技发布解散国腾电子集团 「立案再审」 这一公告后,多位网民和股民也再次呼吁,希望尽快解决控股股东治理僵局,让这个高科技民营企业能够摆脱困境,重回增长趋势。
编辑:胡晨曦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