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公司供图)
过去几年,伴随中国经济全面深化和转型升级,白酒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叠加今年所谓 「最严禁酒令」,白酒进入至暗时刻,洋河股份(002304.SZ) 也未能幸免。
8 月 19 日,洋河股份发布 2025 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47.96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3.44 亿元。
但越是逆势越能检验韧性,那些在弱周期中仍能保持战略定力、以长期主义思维发力突围的企业,更可能在行业复苏时迎来强业绩弹性。
这意味着,穿透洋河中报,或不用特别悲观,其在全行业极限压力测试下仍能保持江苏省内大本营稳固,主动 「控稳降速」 并顺应市场发布新品等举措或助力公司穿越周期,蓄力长远,锚定更长期的价值。
控货稳价,大本营稳固
当前,白酒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库存危机。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 《2025 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 显示,白酒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已达 900 天,较上年同期增加 10%,存货量同比增加 25%,经销商库存达到历史高位。库存高压叠加消费疲软,价格倒挂成为普遍现象,价格倒挂现象已覆盖 60% 的企业。
多重压力之下,行业降速是共识,即便是茅台也在年初时就审慎地将 2025 全年总营收增速目标下调至 9%,洋河股份中期业绩下行也在情理之中。且洋河的降速暗含了主动释压的动作:早在今年初,洋河就对高端系列中的 M6+实施严格的配额管控;2 月,江苏省内第六代海之蓝销售订单也暂停接收。
控货稳价的效果已经反映在中报数据上。上半年,洋河销售白酒 7.82 万吨,同比减少了 32.35%,若折算成 500ML 瓶装酒来看,瓶单价 92.8 元,较 2024 年的瓶单价 101.56 元下滑 8.6%。相较于酱酒动辄腰斩的价格而言,洋河的控价效果比较明显。
稳价的成效还体现在毛利率上。今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相对稳定,为 75.94%,同比仅微降 0.13%。尤其是大本营江苏省内市场毛利率录得 76.18%,甚至有 1.14 个百分点的增长。
实际上,尽管行业承压,洋河在核心根据地市场的优势依然稳固。半年报显示,洋河在江苏省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 71.2 亿元。
在江苏和长三角市场,洋河通过数十年的品牌渗透与渠道建设,从组织体系、经销商体系和终端强化 「内核」,已形成深厚的消费基础与市场壁垒。数据显示,在当地婚宴、节庆聚餐等场景中,洋河产品的市场渗透率长期位居前列,消费者品牌认知度显著高于竞品。此前,江苏省婚庆行业协会经过行业分析和市场调研,还将 「最受新人喜爱的喜宴用酒」 颁发给梦之蓝水晶版。
同时,洋河的渠道覆盖广度和深度均保持行业领先,毛细血管已经延伸到县区和重点乡镇,与当地经销商建立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行业调整期展现出强大的协同韧性,为市场份额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中报显示,上半年,洋河省内经销商增加了 11 家,达到 3010 家。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公司短期内降速抒压,消化渠道库存,报表加速出清;中长期来看,公司调整经营节奏,强化大本营市场运作,梳理海天梦主导产品价格体系,同时持续扩展省外市场,静待需求修复重拾增长。
顺势变革,高股息强化安全边际
进入 2025 年,白酒行业日子更加难过,不少观点归咎于 「最严禁酒令」 的推出。实际上,「最严禁酒令」 只是导火索,影响行业的核心还是经济增速换挡与代际消费的更迭。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高端制造业成为国家经济新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新能源汽车、光伏、数字经济成为新增长引擎;同时,随着以 「Z 时代」 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流,数字消费崛起,白酒消费已进入 「消费理性+价格理性」 的双理性时代,消费者理性饮酒、理性消费、喝少喝好的饮酒消费观重塑需求结构。
顺应消费市场的变化,洋河主动谋变,提高抗风险能力。
在产品矩阵方面,洋河坚持大单品打造,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先后发布第七代海之蓝、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等产品,全面转向大众消费、年轻消费、商务消费市场拓展,实现价格带的多段覆盖。
在真年份产品战略推动下,2025 年,第七代海之蓝以 「续写经典、重塑标杆」 定位焕新上市,以 3 年以上优质原酒+5 年以上陈年调酒强化了 「绵柔、纯正、粮香」 的复合口感,继续巩固中端市场领先地位;滴滴三年陈的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上市后,线上预售首日秒罄,48 小时破万瓶,一路冲上了京东白酒热卖榜 TOP1,线下渠道则 「到货即爆单」;洋河还通过 「真实年份认证」 强化品质差异化,目前已有 5 款产品获得认证。
半年报显示,洋河中高档酒类实现营业收入 126.72 亿元、占比 85.64%,普通酒收入 18.41 亿元,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在品牌建设上,洋河通过创新营销、跨界联名等方式,成功实现品牌形象的年轻化转型,逐步拓展消费圈层。特别是大国重器系列,联合中国火箭开发的 「梦之蓝 X 中国火箭联名酒」,联合中国航天开发的 「梦之蓝·歼 20 定制酒」,联合中国船舶研发航母文创酒,都备受关注与好评。今年夏天,「苏超」 燃爆全国,洋河助力央视、打造 《苏超最前线》 特别节目,在年轻人里刷足了存在感。
顺势而为,主动变革构筑的发展韧性或将带来更强的业绩弹性。方正证券分析师王泽华就指出,「行业调整期酒企应聚焦核心市场,强化渠道梳理与消费者培育以稳固份额。当前洋河报表风险进一步释放,后续应重点关注产品升级及渠道改革成效,夯实发展基础以备新一轮发展。」(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苏启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