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8 月 24 日讯 (记者 陈俊兰)渤海证券再因分支机构存在多项违规问题,被监管处罚。
8 月 22 日,广东证监局接连披露两张罚单。渤海证券广东分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在知悉下辖证券营业部发生了可能影响经营管理和客户权益的重大事件后,未及时向监管报告;
二是下辖证券营业部负责人违规操作客户证券账户。
广东证监局认为上述违规行为反映出渤海证券广东分公司合规管理不到位,不符合 《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 166 号) 第三条、第六条第四项的规定,决定对渤海证券广东分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同时,广东证监局指出,肖诺珣在渤海证券汕头金砂路证券营业部任职期间,存在违规操作客户证券账户的行为,不符合相关规定,决定对肖诺珣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渤海证券在年内第三次收到监管罚单。不过从监管部门过往的处罚记录来看,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券商分支机构或营业部存在违规行为被罚。
年内三次被罚
对于渤海证券而言,今年以来可谓是风波不断。今年 2 月,渤海证券因业务违规问题,接连收到监管罚单。
2 月 14 日,渤海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的 《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原因为,渤海证券在历史上担任财务顾问期间,渤海证券在开展财务顾问核查工作中,存在对资金来源及实际控制人核查未勤勉尽责的情况,导致所出具的相关核查意见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存在虚假记载,违反了多项相关法律条款的规定。中国证监会责令渤海证券改正,没收业务收入 56.60 万元,并处以 169.81 万元罚款,罚没金额合计 226.41 万元。
2 月 26 日,北京证监局披露罚单,渤海证券北京广顺北大街营业部被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该营业部未能及时发现员工私自销售私募产品、未按内部制度对员工违规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进行追责,反映出营业部在从业人员管理方面合规有效性不足,存在合规风险隐患。
针对监管措施,渤海证券表示高度重视并深刻反思,将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全面彻查问题根源,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制定并落实整改方案,确保整改工作扎实到位、取得实效。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持续完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以更为审慎、专业的运营标准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开展,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合法权益。
年内已累计 65 张营业部罚单,涉及 30 家券商
分支机构是券商业务的最终执行层和落地端。总部的产品、策略、规定都需要通过分支机构传递给客户。这个 「最后一公里」 环节最多,最容易出问题。
易董显示,截至目前,已有 65 张与券商分支机构有关的罚单,涉及 30 家券商,分别为中银证券、天风证券、长江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华西证券、渤海证券、国盛证券、东北证券、浙商证券、江海证券、粤开证券、华兴证券、信达证券、中天证券、华龙证券、东吴证券、中泰证券、恒投证券、大同证券、华创证券、国投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华鑫证券、华林证券、国元证券、银泰证券、国海证券以及麦高证券。其中,有 16 家券商年内累计收到 2 张及以上针对分支机构或营业部的罚单。
从违规类型来看,业务人员不适格、借他人名义从事证券交易、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规范业务、其他内控不规范是券商分支机构主要违规的几大缘由。
记者此前在采访证券公司营业部合规人员时,对方指出,当前券商分支机构违规问题频发,背后存在两大核心原因,一是部分券商在业务扩张进程中,将业绩增长置于优先位置,对合规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资源投入不够,导致 「重规模、轻合规」 的倾向凸显,为违规操作埋下隐患;二是券商分支机构普遍存在层级多、地域分布广的特点,总部对远端分支机构的日常运营、人员行为的穿透式管控难度较大,使得合规制度、操作规范在向下传导时容易出现 「层层递减」,难以切实落地执行。
对于证券公司而言,一旦因分支机构违规面临监管处罚,不仅会承担罚款、业务限制等直接后果,更会损害公司品牌声誉与市场信任。因此证券公司需全面审视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控与监督,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