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8 月 29 日电 (王菁) 日本财务省近日向主要交易商征询关于减少超长期国债发行的意见,这是为应对债市剧烈波动所采取的最新举措。
此前在 6 月份,财务省已经宣布缩减长期日本国债拍卖规模,但效果似乎有限。彼时之后,日本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本周内,日本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 1.627%,创 2008 年 10 月以来最高水平,全球投资者对日本债市的担忧仍在持续加深。
政策调整与市场响应反复背离
日本财务省此次向市场参与者征询意见,旨在评估减少超长期国债发行的可行性和可能影响。这一举措背后是日本金融监管部门对国债市场供需失衡的深切担忧。
今年 6 月份,日本财务省已经宣布大幅削减超长期国债发行规模,计划到明年 3 月将 20 年、30 年、40 年期国债发行总量缩减 3.2 万亿日元 (约 220 亿美元),较最初草案翻倍。这项调整当时的意图便是缓解市场对日本国债供应过剩的担忧,特别是央行缩减购债之后的需求缺口。
然而,这些政策调整并未产生预期效果。市场分析师对新华财经指出,日本财务省的调整存在结构性矛盾。三井住友信托资产管理高级策略师稻留胜俊表示,「在 30 年期国债同样面临供需问题的背景下,财务省却选择更激进地压缩 20 年期品种,这或许暗示未来仍有进一步调整空间。」
瑞穗证券首席策略师大森翔树认为,财务省选择提前公布调整方案,正是为避免重蹈 5 月市场动荡覆辙。「通过主动缩减供给为日债发行铺路,显示出财务省正在尝试以更灵活的方式应对市场变化。」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日债市场动荡
本周以来,日本债券市场面临的抛售压力来自多方面因素。投资者对日本未来财政前景的担忧是首要因素。在日本执政联盟于 7 月的上议院选举中失利后,投资者普遍预期政府可能推出新的财政刺激措施,或将导致债券发行量大幅增加。
同时,通胀数据持续高企也是重要推动力。日本 7 月核心 CPI 同比上涨 3.1%,远高于日本央行 2% 的目标。尤其食品通胀居高不下,日本 7 月份大米价格同比暴涨 90.7%,这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预期。
此外,海外投资者的需求退潮进一步加剧了收益率上行压力。据外资机构统计数据,7 月份海外投资者对 10 年期以上日本国债的净购买额降至 4800 亿日元,仅为 6 月份购买额的三分之一。这种外资流入减缓甚至流出的现象,表明国际投资者对日本债市的信心正在发生变化。
三菱 UFJ 摩根士丹利证券资深固定收益策略师井上健太表示,「海外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日本国债的投资价值。随着日本通胀持续超预期,以及全球主要央行维持高利率环境,日本国债的传统吸引力正在减弱。」
日本国内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变化同样值得关注。信托银行今年截至 7 月净购买超长期日本国债 1.47 万亿日元,较 5 年平均水平低约 34%。保险公司在前 7 个月卖出的超长期债券多于买入,有望成为有史以来首次年度净卖出方。
T. Rowe Price 多元化收益债券策略联席投资组合经理 Vincent Chung 分析称,「人口老龄化程度如此之高,寿险公司不再需要那么多长期债券来匹配其负债。这种结构性需求变化可能会持续对超长期国债构成压力。」
调控困境压制市场积极预期
当前,日本央行面临复杂的政策困境。日本央行自 1 月以来未再加息,但在持续的通胀压力面前,这种不作为反而加剧了市场对其未来将被迫大幅加息的恐慌。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最近表示,薪资上涨势头正在向大公司以外蔓延,这可能会继续加速加息。
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财务省仅仅通过征询意见和小幅调整发行规模可能不足以稳定市场。真正需要的是日本央行重新开始加息,并提供更明确的货币政策指引。
摩根大通证券首席利率策略师佐佐木融认为,「日本央行需要发出更明确的政策正常化信号,否则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的退出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市场动荡。财务省减少国债发行的举措只能缓解部分供需矛盾,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财政负担加剧也是日本当局面临的重要挑战。受国债利率上行影响,日本财务省基本决定在 2026 年度预算申请中列入 32.3865 万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 1.57 万亿元) 作为偿付国债本息的 「国债费」,比 2025 年度原始预算高出约 4 万亿日元。利息支出增加将进一步限制财政政策的灵活性。
PGIM Fixed Income 首席投资策略师 Robert Tipp 则谈及,日本国债市场已成为 「价值陷阱」 的典型代表——廉价资产吸引买家,却继续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更加综合的措施来恢复市场信心。」
尽管面临挑战,仍有部分投资者看好日本国债的长期价值。Insight Investment 基金经理 Brendan Murphy 预计如果通胀担忧缓解,30 年期收益率将降至约 2.75%,届时以当前水平入场的投资者总回报将超过 10%。
实际上,日本债市的稳定与否影响远超出国界。作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和第三大债券市场,日本利率的正常化进程将影响全球资金流动和资产价格。市场参与者正在密切关注日本央行的下一步行动,任何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信号都可能引发全球固定收益市场的重新定价。
未来几个月,日本财务省与央行的政策协调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通胀持续、财政压力加大和结构性需求变化的多重挑战下,日本债市的走向将不仅取决于政策调整,更取决于市场对日本长期经济前景的信心重建。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