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瀚视野
这些年,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各家车企可以说是快速崛起,以比亚迪、问界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已经逐渐在高中低各个档次的市场上大展拳脚,不过在最高端的超豪车市场上依然大部分是欧美车企的天下,但是最近长城汽车启动超豪华车项目招标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想问国产品牌做超豪车有机会吗?
一、长城汽车启动超豪华车项目招标?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传闻已久的长城汽车超豪华车项目迎来新动作。近日,长城控股招标中心发布 《长城汽车超豪车 BG 品牌用户活动项目》 招标公告,面向全球公开招募具备超豪品牌服务经验与卓越社交媒体运营能力的的供应商,服务长城汽车超豪车 BG,协助用户活动的规划和执行。
在投标主体报名要求上,需要有独立的设计团队,设计团队负责人需要有服务过 Apple,可口可乐,LVMH,保时捷,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奔驰或同等级别的品牌的经验。对到岗周期要求,需合同签订一周内到岗完毕。
长城汽车还对投标主体的业绩提出要求,应标方在 2019-2024 年,期间有服务超高净值人群的、有可被核实的成功案例,例如奢侈品用户活动 (LV,爱马仕、香奈儿、迪奥、古驰、芬迪等),超豪车用户活动 (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保时捷、法拉利、迈巴赫、宾利、尊界等)。其中,尊界是华为和江淮汽车联合打造的百万级豪华新能源品牌,首款车型尊界 S800 官方售价 70.8 万-101.8 万元,该车上市 67 天大定突破 10000 台。
长城汽车打造超豪华车的消息由来已久。早在今年 1 月,据行业媒体 《晚点 Auto》 报道,长城汽车成立了“ 长城品牌超豪车事业群 (BG)”,由公司董事长魏建军亲自挂帅,担任新品牌董事长。
二、国产车做超豪车有机会吗?
近日,长城汽车启动超豪华车项目招标的消息引发了汽车行业及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一动作看似突然,实则有迹可循,国产车在历经多年发展后,如今试图向超豪华车市场进军,长城汽车的这一举措无疑是一个重要信号,那么国产车做超豪车究竟有没有机会呢?
首先,长城汽车启动超豪华车项目招标是顺势而为。长城汽车启动超豪华车项目的招标,从行业发展的逻辑来看,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战略举措。
事实上,这一动向并非空穴来风,早在今年 1 月,便已有媒体曝出长城正在秘密筹备高端豪华品牌的消息,彼时外界虽多持观望态度,但如今正式启动项目招标,无疑为这一战略构想注入了实质性进展。招标流程是大型车企在项目立项、资源整合、供应链搭建等环节中的标准动作,标志着项目已从概念论证阶段步入实质推进阶段。
对于长城汽车这样一家具备深厚制造底蕴和丰富产品线布局的自主品牌而言,启动超豪华车项目,既是顺应全球汽车产业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其品牌向上突破、寻求新增长极的战略布局。
其次,技术提升为国产车做超豪车奠定基础。国产汽车品牌向超豪华领域进军,其底气来源于近年来中国在汽车核心技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 弯道超车” 式突破。回顾过去,由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传统“ 三大件” 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国产车在技术上处于追赶地位,品牌力也多集中于性价比和实用属性,难以支撑起高端乃至超豪华的品牌溢价。
然而,新能源革命的浪潮彻底重构了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赛道上,中国品牌凭借在电池、电机、电控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全产业链布局,迅速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电池企业,不仅供应国内,更成为全球主流车企的核心供应商;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前沿领域,中国车企的迭代速度和用户体验设计能力甚至超越了许多传统豪华品牌,在这一方面华为的问界系列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体验核心从“ 机械性能” 转向“ 智能交互” 和“ 综合服务”,这恰恰是中国互联网生态和用户运营优势的体现。当技术壁垒被打破,品牌认知的惯性便成为可以挑战的对象。中国品牌不再需要“ 模仿” 或“ 追赶”,而是有机会以“ 定义者” 的姿态,重新诠释“ 豪华” 的内涵—— 从传统的动力与奢华,转向智能、科技、可持续与个性化服务。这种技术层面的根本性变革,为国产车冲击超豪华市场扫清了最大的障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同行的成功案例也给长城汽车看到了机会。近年来,已有多个中国品牌在超豪华市场探索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验证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比亚迪推出的“ 仰望” 系列,其首款车型仰望 U8 凭借易四方四电机技术、原地掉头、应急浮水等颠覆性功能,以及百万级的定价,成功打破了市场对中国品牌无法承载超豪华定位的刻板印象,迅速获得市场认可,订单火爆。同样,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打造的尊界系列,定位百万级豪华轿车,依托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的顶尖技术实力,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期待。
这些成功案例表明,中国消费者对于“ 国货之光” 攀登高端的认可度正在快速提升。他们不再单纯以品牌历史或产地来评判豪华,而是更看重产品力、技术创新和独特体验。这些先行者的成功,不仅为市场教育了消费者,也为中国品牌打造超豪华车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即必须拥有真正硬核的、可感知的技术创新,必须具备极致的产品定义能力,必须讲好品牌故事并塑造独特的文化价值。长城汽车此时入局,正是看到了这片蓝海的潜力与希望。这种“ 站在巨人肩膀上” 的策略,大大降低了探索的风险,提高了成功的概率。
第四,无论如何迈出第一步才是最关键的。尽管前景可期,但长城汽车要真正打造出消费者广泛认可的超豪华车型,并成功突破原有的品牌心智,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长期以来,长城汽车的品牌形象与“ 高性价比”、“ 实用耐用”、“ 国民 SUV” 等标签紧密相连,如何让消费者接受其“ 百万级” 甚至“ 超豪华” 的定位,是一场深刻的品牌重塑工程。
这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用于研发、营销和渠道建设,更需要在品牌文化、服务体验、用户社群等软实力层面进行系统性构建。超豪华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不在于单一技术指标,而在于整体的“ 尊贵感”、“ 稀缺性” 和“ 情感连接”。长城需要思考:其超豪华品牌将代表何种价值观?是极致的越野性能?还是前沿的智能科技?或是可持续的豪华生活方式?同时,如何构建与之匹配的高端销售与服务体系,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迈出第一步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勇敢地迈出这一步,长城汽车才能在超豪华车市场中积累经验,虽然道阻且长,愿意去做还是很必要的,也是值得期待的。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中国国产汽车品牌能够在豪车市场上杀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