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万亿元,A 股两融余额再创新高,超越 2015 年牛市峰值,十年数据对比,这几个风险点必须警惕 A 股两融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2025 年 9 月 1 日,A 股两融余额达到了 22969.91 亿元,首次超过了 2015 年的峰值,创了历史新高。其中融资余额 22808.29 亿元,亦创出历史新高。随后几个交易日,尽管两融余额有所波动,但一直高位运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9 日,两融余额达到 23197.18 亿元,其中融资余额 23034.95 亿元,均再创历史新高。同样是位于 2.27 万亿以上的历史高位,2025 年与 2015 年杠杆资金特点有何不同?A 股目前风险如何?《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从多组统计数据中,找出了两融数据 10 年轮回下不同的市场逻辑。两融数据比较数据一:两融标的数量从 912 只增加至 4157 只东方财富 Choice 金融终端数据显示,2015 年 6 月 18 日,A 股市场两融标的数量一共为 912 只。2025 年 9 月 9 日,两融标的数量增加至 4239 只。数据二: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重目前远低于十年前 2025 年 8 月 25 日以后,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重有所抬升,9 月 1 日达到 2.42%,9 月 2 日和 3 日分别为 2.44% 和 2.47%;9 月 9 日进一步提升至 2.5%。再看 2015 年数据,为了更为直观和更为科学,我们同样取了峰值 (2015 年 6 月 18 日) 前后几个交易日数据,当时融资融券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重已达到 4% 以上。数据三:目前融资交易绝对金额更高,但占成交比重略低于 2015 年融资交易金额更能说明市场交易活跃度。数据显示,8 月 25 日至 9 月 2 日,融资买入金额一直位于 3000 亿元以上,占 A 股交易额的比重在 11% 左右。9 月 3 日开始,随着市场调整,单日融资买入金额跌破 3000 亿元,但仍维持在 2600 亿元~2900 亿元之间的相对高位,两融成交占比也一直维持在 11% 左右水平。而在 2015 年 6 月 12 日至 6 月 18 日,两融交易额在 1500 亿元至 2200 亿元区间波动,占 A 股交易额比重多在 12% 以上。这种两融交易金额目前更高、但交易比重更低的现象,与 A 股总体成交额攀升有关。近期 A 股交易连创历史新高,在此过程中,融资资金活跃,但投资者用自有资金参与比例更高。数据四:投资者数量增加,但两融人均负债下降最新数据显示,目前 A 股两融个人投资者数量超过 760 万名,机构投资者超过 5 万名。参与交易方面,8 月 25 日、26 日、27 日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突破 60 万名大关,但随着市场波动,单日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有所减少,9 月 3 日~9 月 5 日约参与两融交易投资者不足 50 万名,9 月 8 日则回升至 52 万名以上,但 9 月 9 日又大幅回落至 48.6 万名。十年前,两融交易尚未像如今一样普及,2015 年 6 月中旬,个人投资者数量约为 380 万,机构投资者数量超过 6800 家。6 月 12 日、15 日单日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峰值约为 44 万名,之后减少至 30 万名以内。有负债的融资融券投资者数量方面,2025 年 9 月 9 日,共有近 180 万名投资者有负债,2015 年 6 月 18 日,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一共 138.7 万名。以此计算,2025 年 9 月 9 日,两融交易者人均负债为 128.4 万元;2015 年 6 月 18 日,两融交易者人均负债约为 163.91 万元。数据五:创业板两融余额大幅增加,而沪深 300 下降从市场结构来看,各大指数的两融余额表现出鲜明的结构性特征。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赛道成为两融资金配置的重点领域。2025 年 9 月 9 日,创业板两融余额达到 4845.23 亿元,而 2015 年 6 月则是千亿元水平,2015 年 6 月 18 日的时点金额为 1038.30 亿元。再看以沪深 300 为代表的蓝筹股。2025 年 9 月 9 日,沪深 300 两融标的两融余额为 7830.5 亿元,2015 年 6 月 18 日这一数据为 13006.58 亿元。也就是说,十年以后,创业板两融余额大幅增长了 367%,而沪深 300 两融余额下降了 39.8%。数据六:各行业杠杆率均明显低于 2015 年高点还有更多数据,证明两融结构性特征明显。截至目前,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例排名前 10 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社会服务、传媒、综合、国防军工、房地产、环保、商贸零售、通信、汽车,这 10 个行业两融余额占比的均值是 2.72%。相比之下,上一轮杠杆牛,两融余额的最高点出现在 2015 年 6 月 18 日,彼时,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例排名前 10 的行业分别是综合、社会服务、轻工制造、通信、电子、基础化工、非银金融、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电力设备,而这 10 个行业两融余额占比的均值则高达 6.51%。总体来看,目前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的两融余额占比均要低于 2015 年的高点,其中银行、轻工制造、食品饮料、煤炭等行业的两融余额占比数额要比 2015 年的高点大幅下降超 70%。而降幅相对较小的汽车、石油石化、建筑装饰、计算机,目前的两融余额占比也要比 2015 年高点下降超 30%。另一方面,在杠杆资金买入强度上,目前的水平也要远低于 2015 年高点。今年 9 月 1 日~8 日,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两融交易额占成交金额比例的均值为 10.92%;相比之下,2015 年 6 月 15 日~23 日,31 个一级行业两融交易额占成交金额比例的均值高达 19.25%,杠杆资金大举入市迹象十分明显。数据七:近 10 年传统行业两融余额大幅下滑尽管最近 A 股两融余额多次刷新历史新高,但各行业内部分化明显。据统计,电子行业 2025 年 9 月上旬 (9 月 8 日) 的两融余额较 2015 年 6 月中旬 (6 月 18 日) 时大幅增长了 275.32%,与此同时,计算机、电力设备、通讯、美容护理、汽车则分别增长了 68.14%、135.26%、79.3%、116.96%、79.95%。相比之下,近年来,杠杆资金却选择大举撤离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例如,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建筑装饰、钢铁、煤炭、石油石化近 10 年两融余额的降幅分别高达 54.8%、29.5%、61.2%、45.32%、59.2%、52.4%、44%。总体来看,与 2015 年行情高点时杠杆资金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以纯概念炒作为主不同,当前杠杆资金的行业分布更具有科创成长属性。数据八:板块局部杠杆资金热度偏高尽管从具体行业层面来看,目前沪深两市的杠杆率远低于 2015 年 6 月中旬。不过,在一些板块局部的热度却显得偏高。记者选取了 2015 年 「互联网+」 行情的五大龙头东方财富、生意宝、万达信息、卫宁软件、乐视网,以及 2025 年 「AI+」 行情的五大龙头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寒武纪、胜宏科技,做了一番比较。结果显示,今年 9 月 1 日~9 月 8 日,「AI+」 行情 5 大龙头两融交易额占成交额的比例均值为 15.64%,不仅远超 A 股市场均值的 11.01%,还超过了 2015 年 「互联网+」 行情巅峰时 5 大龙头两融交易额占比均值的 12.26%。此外,9 月 1 日~9 月 8 日,「AI+」5 大龙头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均值为 3.52%,虽然低于 「互联网+」 行情巅峰时 5 大龙头的水平,但要比当前 A 股市场平均水平高出近一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交易层面,最近,部分 「AI+」 行情龙头存在一定过热迹象。但业内也有不少观点认为,A 股此轮行情热门板块的基本面要比 2015 年更为扎实。虽然最近 「易中天」 们杠杆率显得偏高,但今年来有强劲的业绩支撑。具体而言,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胜宏科技今年上半年的平均业绩同比增速高达 207%,寒武纪也是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 10.38 亿元。相比之下,2015 年的互联网+龙头相对缺乏业绩支撑,除了东方财富当时因牛市业绩短期爆发外,万达信息、卫宁软件、乐视网 2015 年上半年业绩均表现相对平淡,平均业绩同比增速为 50.6%,生意宝 2015 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甚至为负值。据中信证券日前发布的研报,今年上半年产业高景气且净利润同比增速可观的板块集中在科技行业,例如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半导体、游戏、创新药等,这也与二级市场的表现相符。不过,近期,一些累计涨幅较大的科技概念股的高估值风险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记者从近期涨幅、融资余额占比、融资余额增速、上半年业绩增速等维度筛选出在现阶段具有一定 「去杠杆」 风险的个股发现。其中不乏淳中科技、影石创新、东芯股份、思泉新材等近期市场热门股,这些个股大多估值较高,其中淳中科技目前动态市盈率超千倍。分析师:与 2015 年有显著差异那么,该如何解读当前的两融数据?西部证券策略联席首席分析师徐嘉奇对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表示,与 2015 年相比,A 股两融市场在资金结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推动逻辑等方面,均呈现明显差异。首先,从资金结构上,他指出,目前 A 股两融余额虽创历史新高,但两融市值占比、两融交易额占 A 股成交额比例等杠杆率指标并不高。市场杠杆水平处于相对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同时,他指出,当前两融几乎成为唯一的合法加杠杆途径,监管层对资金渠道的穿透式管理严格,场外配资基本受控,不像 2015 年有大量如伞形信托等无序的场外杠杆资金。另外,除了两融资金,公募、私募、北向资金等多路资金也在进场,同时居民储蓄加速向权益市场迁移,加上外资持续流入,形成了 「内资+外资」 的双轮驱动结构,使得市场资金结构更加多元化,相比 2015 单一的杠杆资金更具可持续性。此外,据徐嘉奇观察,在两融余额持续冲高的背景下,单日参与两融交易的投资者数量并未同步跟进、持续攀升,反而自 8 月 25 日触及 67.23 万名的年内峰值后,呈现震荡回落态势。「与 2014 年-2015 年杠杆加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不同,本轮两融规模上行节奏更平稳。这表明当前资金推动市场的逻辑更加注重长期和可持续性,而不是短期的快速加杠杆。」 徐嘉奇指出,2025 年投资逻辑上更注重业绩和基本面,两融资金更多流向业绩确定的领域和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成长板块,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等,这是 「业绩-股价」 的正向反馈,同时,政策的引导也对资金流向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资金流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趋势的领域。「这表明投资者在参与两融交易时较为理性,未出现盲目跟风加杠杆的现象。且本轮增量资金更多来自于对中期悲观预期改善之后由债转股的再均衡,此类资金依然对估值与基本面的匹配性有较高要求。这约束了当前纯粹基于流动性牛市的大盘向上空间,使得市场的上涨更加有基本面的支撑,与 2015 年单纯依靠杠杆资金推动市场上涨的逻辑有显著差异。」 操作建议:对于目前融资融券市场板块间存在明显分化的局面,徐嘉奇也向投资者提出了操作建议。一、调整投资组合方面①评估板块杠杆率水平: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各板块的杠杆率指标,如两融余额占比、两融交易额占比等。当某一板块的杠杆率快速上升时,可能意味着该板块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但也可能存在过热和回调的风险;反之,杠杆率较低的板块可能具有更高的安全边际和潜在的投资机会。同时,不同板块的杠杆率存在显著差异,金融板块通常杠杆水平较高,而消费、科技等板块杠杆率相对较低。投资者应定期评估各板块的杠杆率,了解其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风险特征。②结合基本面分析:在关注杠杆率的同时,要结合板块的基本面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基本面良好、发展前景明确且杠杆率合理的板块,可以适当增加配置比例;而对于基本面不佳、杠杆率过高的板块,则应谨慎对待,避免盲目跟风。③分散投资:不要将资金集中投资于杠杆率高或低的单一板块,而是应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分散投资于不同行业、不同风格的板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单一板块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能把握不同板块的投资机会。④动态调整:市场是动态变化的,板块杠杆率也会随之波动。投资者应定期对投资组合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板块杠杆率的变化以及市场整体情况,适时调整各板块的配置比例,保持投资组合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二、操作上规避潜在风险的要点①控制杠杆比例:如果投资者参与两融交易,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控制杠杆比例。避免过度杠杆化,以免在市场波动时承受过大的损失。②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资金集中在一个板块或少数几只股票上,应选择不同行业、不同风格的标的进行投资。③设置止损止盈:无论投资哪个板块,都应设置合理的止损和止盈点。当投资出现亏损达到止损点时,及时止损以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当投资获利达到止盈点时,适时获利了结,锁定收益。④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了解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以及市场流动性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因素都会对板块杠杆率和个股表现产生影响。例如,当监管部门加强对某行业的杠杆监管时,该行业的高杠杆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投资者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⑤保持良好的心态:杠杆交易具有放大收益和风险的特点,投资者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因情绪波动而盲目追涨杀跌,理性分析市场和板块的变化,避免盲目跟风操作。即使行情向好,也需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用于低位补仓或应对突发利空。(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人工智能板块大涨,关注人工智能 ETF(159819)、科创人工智能 ETF(588730) 投资价值
今日 CPO、半导体等概念集体爆发,带动人工智能板块上涨。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 6.8%,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 3.9%,人工智能 ETF(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