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9 月 18 日电 (安娜、江宇娟) 在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当下,天然气作为传统化石能源中的清洁能源,应如何把握能源转型带来的机遇?未来天然气产业是否还能再迎 「黄金期」?
在 9 月 18 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主办的 2025 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 (秋季) 上,与会专家深入交流当下天然气领域热点问题,思想碰撞交汇,勾勒出产业发展的未来。
图为 2025 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 (秋季) 现场 (蒋文摄)
「在可再生能源飞速发展的今天,天然气以其清洁、灵活、稳定的特性,依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潘海平在会上表示,天然气不仅是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 「关键桥梁」,更是风光水电大规模消纳的 「可靠伙伴」。
从全球能源的总盘子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人工智能等用能产业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加。
国际燃气联盟副主席李雅兰在会上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达 4.21 万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当前全球能源需求增势明显,天然气领涨化石能源消费。」 她说,在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天然气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继续占据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与会专家认为,国际天然气供需将趋于宽松,为我国资源引进提供有利条件。
「今年四季度,乃至未来五年的天然气价格有望进入新的下行通道中。」 国家管网集团市场部总经理田中山说,我国作为天然气进口大国,用能成本有望大幅降低,更好支撑国内经济发展。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资源与市场部副总经理沈悦预计,「十五五」 期间,随着国产气持续增储上产,进口管道气增量可观,叠加低价液化天然气供应快速增长,2030 年全国可供资源量或在 5700 亿立方米以上。资源成本下降将进一步激活国内天然气需求。
潘海平认为,「十五五」 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仍将保持稳健增长,尤其在清洁发电、绿色航运、氢能耦合等领域前景广阔,有望绘出 「二次成长曲线」。
天然气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能源。历经多年发展,天然气在城市居民生活、商业等领域快速普及,逐步取代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成为我国城市燃气领域的主体能源。
「未来我国城市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将继续扩大,用气人口有望稳步提升至 8 亿人以上。」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谋远认为,我国南方采暖需求将逐步增长,天然气在城市燃气领域的利用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在清洁发电方面,「燃气发电兼具保障性电源和灵活性电源优势,是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现实选择。」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说,我国燃气发电总装机容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受国内天然气资源禀赋、气价体系等因素影响,装机和发电量占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未来随着天然气供应的增加、管网及储气调峰设施的完善,各地发电 『气代煤』 的条件将更加成熟,为气电发展打开更广阔空间。」 李雅兰认为,可再生能源越发展,越需要稳定可靠的燃气电厂。
此外,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在我国 「双碳」 目标引领下,终端用能加快向电力转移。为适应产业生态变化,城燃企业主动求变,正积极拓展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以北京燃气集团为例,「我们正积极融入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布局 『气、热、电』 等多种能源业务,推动氢能、分布式光伏、充换电设施、储能等业务发展,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北京燃气集团总经理许彤说。
与会专家预计,天然气在我国能源转型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未来 5 到 15 年都将处于稳定增长的黄金机遇期。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