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尽管有许多预测估计世界很快将充斥着石油,但这并能打压原油价格。
各大银行、能源机构和分析师几乎普遍预测,供应过剩可能会在明年将全球原油价格推向每桶 50 美元或更低。但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仍交投于每桶约 67 美元,与 6 月底的水平相差无几,而期货市场也并未指向即将到来的供应过剩。
麦格理的全球能源策略师 Vikas Dwivedi 说,「这里有点神秘,整个市场都在预期巨大的过剩,但价格却没有崩溃。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价格不是每桶 47 美元,而是 67 美元呢?」
国际能源署 (IEA) 的最新预测暗示,2026 年将出现创纪录的每日 330 万桶的过剩。同样,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上周预测,今年下半年将有每日 210 万桶的过剩,明年则为每日 170 万桶。
这些机构并非个例。投资银行麦格理预测,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的石油过剩量约为每日 300 万桶,而咨询公司雷斯塔能源 (Rystad) 则预计明年的过剩量将平均为每日 220 万桶。
这些预测意味着,除非生产或消费发生变化,否则明年的供应过剩将比 2020 年时更严重,当时新冠疫情摧毁了需求,油价平均为每桶 42 美元,WTI 原油价格曾短暂跌入负值。
即使在欧佩克+已迅速增加产量的情况下,今年原油价格仍然保持坚挺。与此同时,主要基准原油一直处于所谓的 「现货溢价」 状态,即即期交割的石油比远期交割的石油更贵。这通常预示着市场紧张,而非即将到来的供应过剩。
据 Dwivedi 称,这种脱节现象可以部分解释为今年的过剩石油已被储存在亚洲或海上浮仓中,而不是在像美国的库欣或欧洲的鹿特丹这样受到更密切监控的仓储区域。「要想产生影响,这些石油库存必须要在高度可见的区域增加,」 他说。
中国似乎是当前油市的 「定海神针」,并一直在积极购买原油。据国际能源署石油工业与市场部门主管 Toril Bosoni 称,尽管世界其他地方的此类囤积通常会被视为供应超过需求的看跌信号,但交易员们一直将中国的囤积行为视为代表着消费的增加。
国际能源署分析的核心是,预测明年全球石油消费将仅增加 70 万桶/日,至 1.046 亿桶/日,这将是自 2009 年以来除疫情期间外最慢的需求增长。该机构预计,今年产量将增加 270 万桶/日,明年将增加 210 万桶/日,达到创纪录的 1.079 亿桶/日。然而,即使是国际能源署也不认为明年全球库存会增加 330 万桶/日。
「总得有东西让步,」Bosoni 说。「如果供应方不采取行动,供需平衡将指向一个供应严重过剩的市场,市场最终会做出反应。」
一些分析师,包括 Energy Aspects 的创始人 Amrita Sen 认为,过剩的规模最终会更小,对油价的影响也不会那么严重。尽管该咨询公司的数据也暗示明年将有每日 200 万桶的过剩,但 Sen 表示,一旦欧佩克+的增产未能达到先前公布的规模,该公司可能会削减其对过剩的估计。
自 4 月以来,欧佩克+已将其生产配额提高了 250 万桶/日,但大多数专家认为,鉴于该卡特尔的几个成员国已达到最大产能,实际产量增幅将低于 150 万桶/日。
「是的,油价会面临下行压力,我只是不相信我们会看到 40 美元的油价,」Sen 说。「只要中国的买盘还在,并且欧佩克+的闲置产能受限,下行空间就会受到保护。」
相比之下,麦格理则预计油价将出现 「相当迅速的」 崩溃。「如果这些过剩真的像宣传的那么大……在某个时候,你将不得不在世界可见的地方看到库存的增加,」Dwivedi 说。在那个阶段,实物交易商应该会开始说 「石油太多了」,市场应该会 「崩溃」。
但他补充说,当太多交易员对某件事达成一致时,它往往不会实现。「问题是,熊市需要有意外的元素,而这一次却毫无意外可言,」Dwivedi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