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 月 27 日讯 近日,微软、康宁 (Corning)、贺利氏 (Heraeus) 宣布合作,旨在共同推动空芯光纤 (Hollow-Core Fiber,简称 HCF) 的规模化生产。具体而言,三方将分别负责如下事项:
微软:为其云计算平台 Azure 部署标准化的空芯光纤解决方案,配备端到端系统与组件,并确保与现有石英光纤的互操作性。
康宁:作为创立于 19 世纪的玻璃材料 「老大哥」,将利用其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光纤和光缆制造工厂生产空芯光纤,从而帮助微软扩大全球光纤生产和网络部署。
贺利氏:该集团成立于 1960 年,致力于为半导体、光子和电信行业提供石英产品。此次合作将提供人造石英制造和加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利用其位于欧洲和美国的生产基地参与制造。
微软表示,此次合作将提升客户对其云和 AI 工作负载性能与可靠性的期望。空芯光纤将凭借其增强的数据传输功能,为现在和未来解决 AI 的延迟和扩展需求开辟新的可能性。
以时间线来看,此次合作并非一时兴起。早在 2024 年 11 月,微软就在年度旗舰大会上宣布,将在未来 24 个月在 Azure 全球网络中部署 1.5 万公里空芯光纤,重点支撑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场景下的低延迟、大带宽需求。
在本月初,微软旗下 Lumenisity 在 《自然•光子学》 上宣布重大技术突破,其研发的新型空芯光纤在 1550 纳米波长下实现了 0.091dB/km 的衰减水平,打破了当前最先进的石英光纤 0.14dB/km 的物理极限,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低的信号衰减水平。
▌为什么是空芯光纤?
在科技巨头积极推动 AI 网络 「scale-up」 的当下,传统光纤光缆消费已然呈量价齐升之态势。根据 CRU(英国商品研究所) 数据,2024 年 AI 应用的光缆消费增长了 138%,2025 年则有望进一步增长接近 80%。
当传统光纤增量市场尚未消耗殆尽,空芯光纤要如何打开市场缺口?
其特别之处在于,使用空气/惰性气体/真空代替实体纤芯。如此相较于传统光纤的石英玻璃纤芯,光信号在空气中传播,传播速度将会实现较大提升,从而达成大幅降低通信时延的效果。根据微软研究团队所提供数据,空芯光纤不仅能提升 45% 传输速度,还能在不牺牲带宽的前提下实现更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在当前数据中心能耗逐步提升,集群规模逐步扩大的趋势下,空芯光纤可有效的降低跨区域数据中心时延,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的跨区域部署,有望成为全球光通信领域竞争布局的下一代传输媒介。
国内方面,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取得进展较为显著。2025 年 7 月 29 日,中国移动于广东开通我国首个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该线路部署后平均损耗刷新了全球商用纪录。此外,中国电信也已启动空芯光纤集采。从供应端来看,长飞光纤、长盈通、亨通光电等上市公司均有所布局。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当前空芯光纤虽然距离大批量量产仍旧存在如预制棒制备、拉丝工艺以及涂层优化等一系列技术提升空间。不过,在长距离数据传输以及对可靠性/时延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下,空芯光纤量产后的需求端增长将会较为可观。据 QY Research 数据,预计 2030 年全球空芯光纤市场规模将达 1.05 亿美元。
中泰证券则提醒道,鉴于空芯光纤这一细分领域市场刚起步,未来竞争格局或将仍由头部企业主导,但初创企业结合头部云服务大厂仍有一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