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小米汽车
自 4 月初小米 SU7 开始交付以来,小米集团首次在财报中披露了小米汽车的业绩。
8 月 21 日晚,小米集团公布了 Q2 业绩报告。在这份财报中,小米首次披露了汽车业绩。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收入 64 亿元,其中仅卖车一项业务收入 62 亿元。二季度,小米 SU7 完成交付 27,307 辆,单车平均销售金额 (ASP) 为 228,644 元。
但遗憾的是,小米汽车交出的首个季度业绩仍以亏损结尾,这在意料之中。二季度,小米汽车亏损 18 亿元,算下来每卖一辆亏损超 6 万元,但好在毛利率表现超预期。小米汽车二季度销售成本为 54 亿元,算下来汽车业务二季度毛利率为 15.4%,已经好于很多汽车公司。
二季度业绩发布后,#小米卖一辆车亏 6 万多 #冲上微博热搜。对此,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回应表示,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并表示 「小米汽车还在投入阶段,希望大家理解」。
在 8 月 22 日的自驾直播中,雷军也再次对小米汽车在二季度财报中的表现作了回应。他认为,小米汽车首份财报业绩 「非常不错」,肯定是挤上了拍桌。
「小米汽车到了一定规模,很容易打平,所以大家不需要替我们焦虑。」 雷军在直播中强调说道。
交付 3 个月,亏了 18 亿
从营收、亏损以及毛利率这三个指标来看,小米汽车的首个季度业绩在汽车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前几日,小鹏、极氪和零跑也公布了二季度财报。其中小鹏二季度营收 81.1 亿元,净亏损 12.8 亿元,毛利率 14%,小鹏二季度交付新车 30207 辆;极氪二季度交付车辆 54811 辆,营收超 200 亿,毛利率达 17.2%,净亏损 18 亿元;零跑二季度交付新车 5.33 万辆,总收入为 53.6 亿元,二季度毛利率 2.8%。
头部造车新势力蔚来和理想还未公布二季度财报。参考一季度,蔚来交付新车 30,053 辆,实现收入 99 亿元,净亏损 49 亿元,毛利率为 4.9%;理想一季度交付新车 80,400 辆,实现收入 256 亿元,净利润为 13 亿元,毛利率 20.6%。
对比下来可以发现,在新势力领域,小米汽车季度收入处于中游水平,仅高于零跑汽车,但毛利率已经处在中上水平,仅落后于理想和极氪。
对此,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兼国际业务部总裁卢伟冰在 Q2 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小米汽车 15.4% 的毛利率,让投资人、分析师以及媒体都认为是一个不错的毛利率水平。卢伟冰指出,参考很多汽车同行的毛利率水平,他们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维持着一个非常低的毛利率水平。
至于首个交付季度的 18 亿亏损,卢伟冰也给出了解释。他认为造成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交付规模还比较小,而汽车又是一个典型的依赖规模效应的业务,没有足够的规模支撑,就会很难;二是小米在一辆车上的投入较大,此前雷军透露过对 SU7 的投入一定要拿出 10 倍投入。而这些投入的消化还需要一些时间。
财报数据显示,整个小米集团二季度的研发开支由去年同期的 46 亿元上涨至 55 亿元,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汽车业务的研发开支增加。不过,小米的 「腰包」 还非常鼓,其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的现金储备高达 1410 亿元。
不过,首份财报还是反映了小米汽车的主要三个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智能制造能力以及传递给供应商的信心。
小米的汽车业务还是取得了超预期的发展。「我们的订单非常稳定。新增订单也表现乐观。我们对实现全年销量目标非常有信心,也对全年的成本控制以及毛利润的不断提升有信心。」 卢伟冰表示。
全年冲刺 12 万辆
当然,小米高管对汽车业务的信心主要来自小米 SU7 的交付表现。
数据显示,自 4 月份启动交付以来,SU7 的月交付量已挤进细分市场前三。其 4 月交付首月实现交付 7058 辆,位居中大型轿车销量第六;5 月交付 8646 辆,排名中大型车第五;6 月交付 14296 辆,排名中大型轿车市场第三;7 月交付 13120 辆,排名第二,仅落后于奔驰 E 级轿车。
据车 fans 创始人孙少军微博透露,小米 7 月累计锁单 1.35 万辆,与 7 月交付量处于同一水平。但小米目前仍在交付库存订单,新增订单的交付周期还较长。
小米汽车 App 显示,现在下单 SU7 标准版,等车周期达 24-27 周。SU7 Pro 版锁单后的交付周期为 19-22 周。而 SU7 Max 版的交付周期则为 22-25 周。可以看到,SU7 现在最短等车时长也超过了 4 个月。
卢伟冰也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SU7 Max 的交付周期已经缩短了 5 到 6 周,接下来将继续应对产能爬坡。
据悉,小米汽车工厂已于 2024 年 6 月开启双班生产,并于 2024 年 7 月进行了产线调优维护,以持续扩充产能。对此,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的交付量,以后每个月应该都会有持续的提升。
在财报中,小米仍旧重申小米 SU7 将于 2024 年 11 月提前完成累计交付 10 万辆的目标,并将在 2024 年冲刺全年交付 12 万辆新车的目标。
在 8 月 22 日的直播中,雷军进一步表示,小米 SU7 8 月份也能过万,他相信年底甚至有机会过 2 万。「所以我们现在拼命提拉产能,推动我们所有供应商一起改善,争取让大家订的爱车早一点抵达,确保高质量完成。」
因此,在不愁需求的前提下,产能建设和门店扩张是小米 SU7 冲刺全年新目标的保障。小米在财报中指出,在销售服务网络建设方面,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小米已经在国内 30 个城市开业了 87 家汽车销售门店。值得指出的是,SU7 7 月最后一周完成锁单 3700 辆,其中就与新增门店有主要关系。
小米认为,凭借着人车家全场景战略的正式闭环,其汽车业务未来还有非常多的潜力可挖。「汽车跟手机的联动才刚刚开始。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用着小米手机,开着小米汽车,家里一堆小米产品的全家桶,这样的场景会越来越多。」 卢伟冰表示。(本文首发于禾湖财经 App,作者|王瑞昊,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