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太平洋科技
有多少人记得,iPhone 的外观已经几年没变了吗?
答案是 5 年!
从 iPhone 12 系列一直到 iPhone 16 系列,新款 iPhone 的外观基本都长得一个样,除了 iPhone 14 系列把刘海屏换成了灵动岛,以及每年例行公事地新增几个外壳颜色,过去 5 年 iPhone 的外观几乎没有明显变化。
如果不标注机型,有多少人能分清 iPhone12-iPhone 16 的区别?
从时尚先锋到一尘不变
事实上,苹果在工业设计领域长期被奉为行业风向标,反而近年来的保守才是例外。
2007 年的初代 iPhone 用大直板、全触控革新了智能手机设计,用乔布斯的话来说,苹果 「重新发明了智能手机」。
2010 年 iPhone 4 的双面玻璃 + 金属中框奠定了 iPhone 的高端质感;2014 年 iPhone 6 的圆润机身开启大屏时代;2017 年 iPhone X 全面迈向全面屏;2020 年 iPhone 12 的直角边框从圆润回归硬朗风格。
iPhone 4
可以看到,这一过程中,iPhone 的设计语言经历了四次重大迭代。然而自 iPhone X 发布后的 8 年间,苹果仿佛陷入了设计惯性。
从 iPhone XR 到 iPhone 16,尽管处理器从 A12 升级至 A18,摄像头从单摄进化到四摄,但正面始终保留刘海或灵动岛设计,背部镜头模组仅在排列方式和尺寸上微调。
这种 「微创新」 策略在维持品牌识别度的同时,也导致用户审美疲劳。长期以来,iPhone 用户的换机周期一直在延长,而设计同质化被认为是重要诱因之一。
也是因此,每年的新款 iPhone 都会在颜色上作出区分,以至于有不少网友吐槽:「科技以换壳为本」「不换新颜色,别人怎么知道我用的是新 iPhone」
但其实换壳也并非易事,去年 iPhone 16 系列上市时,「苹果配色好丑」 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二,其阅读量高达 1 亿,甚至盖过了 iPhone 16 的其他讨论。网友吐槽 iPhone 16 的新配色为 「秋裤」 色,将其称之为 「苹果历史上最差的设计之一」。
可能是意识到用户对 iPhone 的外观已经审美疲劳,又或许是因为苹果想要作出改变,总之,目前的爆料表明,未来几年的 iPhone 外观确实要迎来大变了。
屏下摄像头、真全面屏都要来了
近日,博主 @数码闲聊站爆料称,据供应链信息,iPhone 未来三年的外观 ID 都将有大幅变化:
2025 年 (iPhone 17 系列):背部大变,采用横向大矩阵镜头 DECO;
2026 年 (iPhone 18 系列):正面大变,搭载屏下 Face ID,采用单挖孔屏形态;
2027 年 (iPhone 19 系列):全面大变,升级为真全面屏形态,搭载屏下 Face ID+屏下前摄。
具体来说,今年下半年即将发布的 iPhone 17 系列将在后摄模组、产品线、机身材质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例如,iPhone 17 Pro 系列将采用横向大矩阵模组 (尺寸占背板 1/3),三摄呈对称三角排列,闪光灯与 LiDAR 移至右侧竖列。该设计被网友调侃为 「小米 11 Ultra 与谷歌 Pixel 的混合体」。
iPhone 17 系列机模爆料 图片源自网络
据悉,iPhone 17 Pro 系列正在测试玻璃+金属拼接背板,用以提升裸机手感的同时降低信号衰减。
此外,iPhone 17 系列还将新增 iPhone 17 Air,其采用轻薄设计,机身仅 5.5mm 厚,重 146g,可能会取代销量低迷的 Plus 机型。并且,iPhone 17 Air 将采用 7000 系铝合金框架与硅碳电池技术,增强机身强度和续航能力。
据供应链消息,2026 年的 iPhone 18 系列将实现两大突破屏下 Face ID 和轻量化。
其中,屏下 Face ID 将通过微棱镜阵列提升红外光穿透率,彻底移除灵动岛区域。不过,前置摄像头仍将保留。也就是说 iPhone 18 系列将成为单挖孔屏。
iPhone 18 系列假想图 图片源自网络
轻量化方面,iPhone 18 系列将采用航空级钛铝复合中框,在强度不变前提下减重 15%。对于目前重量普遍超过 250g 的 Pro 系列而言,终于有机会将重量降至半斤以内了。
当然,最重磅的变化无疑将是 iPhone 19 系列。2027 年是 iPhone 发布 20 周年,上一次 10 周年时,苹果推出 iPhone X,正式开启了全面屏时代。但时至今日,刘海屏和灵动岛的存在证明 「全面屏」 还是一个需要打上引号的词。
终于,2027 年,迎来 20 周年的 iPhone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了。
根据爆料,苹果通过自由曲面光学镜头和硅基 OLED 技术,将前置摄像头和 Face ID 组件完全隐藏于屏幕下方,实现无开孔的完整显示区域。其屏幕峰值亮度也将突破 3000 尼特,同时解决屏下摄像头在低光环境下的画质衰减问题。
iPhone 19 系列假想图 图片源自网络
为了准备 iPhone 20 周年的 「惊喜」,苹果在屏下技术领域已持续投入近 10 年,累计申请专利超过 200 项。最近几年取得的关键突破包括,通过微透镜阵列将红外光散射率降低至 3% 以下;开发出动态子像素补偿算法,使屏下区域的显示均匀性误差小于 2% 等等。
此外,iPhone 19 系列的机身一体化也很可能将迎来突破。iPhone 19 系列的边框宽度也将缩减至 1.2mm,让真全面屏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更强。
iPhone 19 Pro Max 则可能采用玻璃-金属 Unibody 设计,通过纳米注塑工艺将中框与背板无缝衔接,支持 IP78 级防水。
综合来看,苹果未来三年对 iPhone 外观 ID 的改变是基于多方面因素考虑的结果。在技术层面,不断投入研发资源,突破如屏下 Face ID、屏下前摄等关键技术,为外观设计的变革提供技术支持;在市场层面,通过外观创新满足消费者对于新鲜感和个性化的需求,提升产品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当然,华为、三星、小米等也不会坐以待毙,届时竞争对手完全有可能在苹果之前就推出更轻薄的设计,乃至真正的全面屏,提前抢夺用户目光。就像 iPhone X 发布前,真正开启全面屏时代的手机是小米 MIX 那样。
但不管怎么说,好消息是对 iPhone 用户来说,终于有机会摆脱 「万年不变」 的外观了。
如果今年 iPhone 17 外观大变,你会考虑入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