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5 月 30 日电 (可达) 身处舆论漩涡中的巨子生物,自 5 月 21 日开始,仅 7 个交易日股价便累计下跌 19.80%,市值蒸发近 180 亿港元。
资料显示,港股上市公司巨子生物从事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的专业皮肤护理行业。公司旗下护肤品牌可复美销售有多款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护肤产品,2024 年度可复美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达 87.04%。
从消息面来看,5 月 24 日,可复美遭美妆博主 「大嘴博士」 质疑,其公开发布检测报告,并称可复美的核心产品 「重组胶原蛋白精华」 的实际胶原蛋白含量仅为 0.0177%,且缺乏胶原蛋白的关键成分甘氨酸。这一检测结果与产品宣传不符。
当晚,巨子生物方面回应称指控 「严重失实」,并公布多批次自检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均超过 0.1%。公司强调,旗下产品均通过药监部门的严格审核备案,成分标注符合相关规定。同时,巨子生物表示已委托多家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测,最新检测报告将在出炉第一时间公布。
不过新华财经注意到,截至发稿,巨子生物方面仍未公布第三方检测结果。对此,巨子生物亦未回复新华财经相关提问。
据媒体公开报道,大嘴博士本名郝宇,拥有香港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及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
从双方披露的信息来看,郝宇团队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结合氨基酸定量法,并添加 18 种氨基酸内标校准。而巨子生物则使用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及医药行业标准 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 检测方法。
5 月 27 日,郝宇再度发文质疑,称巨子生物使用的检测方法陈旧,可复美相关产品含有 「聚谷氨酸钠」 肽类成分,而巨子生物使用的双缩脲会同时把聚谷氨酸钠也检测出来,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必然虚高。其要求巨子生物回应三个核心问题:是否添加重组胶原、为何检测不到甘氨酸、为何误导消费者。
据媒体报道,市场监管部门回应称:「已经关注到这个事情,目前业务部门正在核查。」
花旗研报指出,尽管巨子生物迅速否认指控,但此类负面宣传仍可能影响消费者情绪,进而损害可复美在即将到来的 618 促销活动中的表现。
尽管属于生物制品大类,但生物护肤品企业通常呈现高毛利率、重营销轻研发的特征,巨子生物也不例外。
2024 年年报显示,巨子生物的毛利率高达 82.09%,堪比一众白酒企业。在实现 55.39 亿元营收、20.62 亿元净利润的情况下,其研发支出仅为 1.07 亿元,仅占收入比例 1.9%。
编辑:胡晨曦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