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海克财经,作者 | 范东成
近期热搜将网友目光引至玄学领域。
议论源于星座博主陶白白官宣离婚,相关词条登上新浪微博、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热搜。
陶白白 2016 年成为星座博主后很快走红,继而始终处于星座领域头部位置。截至目前,陶白白官方账号 「陶白白 Sensei」 在新浪微博拥有 1907.1 万粉丝,官方认证为 「最具影响力星座大 V」;抖音、快手、小红书平台粉丝数量分别为 1993.2 万、442.1 万、381.1 万,就连剪辑其内容拆分成不同星座而衍生出的十几个 「课代表」 账号都有几万至几十万粉丝不等。
这种追捧源于用户对陶白白星座情感分析精准性的高度认可。他常以自身经历剖析情感问题,通过深入讲解不同星座的性格特质与情感处理模式来帮助用户解决情感问题。离婚事件凸显了 「医者不能自医」 的反差感,由此推高了相关话题热度,网友随即将讨论延伸至星座等玄学是否值得相信等问题。
追捧与讨论本身已能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玄学的心理接纳。玄学原本指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想,在互联网时代则成为与命运、占卜相关的非科学领域统称,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八卦、风水及西方文化中的星座、塔罗等。
流行语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颇能形容人们相信玄学的精神状态。就连 AI 大模型等科技产品也逃不过与玄学 「捆绑」 的命运。DeepSeek 年初走红后不久,各平台就诞生了 「年轻人用 DeepSeek 算命」 等热门词条。
据调研机构艾媒咨询 2025 年 8 月 1 日发布的 《2025-2029 年中国情绪经济消费趋势洞察报告》,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4 年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达 23077.67 亿元,预计 2029 年将突破 4.5 万亿元;玄学已成为国内消费者情绪消费的重要偏好之一,目前有 18.29% 喜爱玄学与好运经济消费,甚至高于 16.86% 的虚拟情感陪伴。
生命的不确定性使玄学作为人类精神需求始终存在,绵延不绝。而互联网,特别是 AI 的发展正为玄学带来新的载体、机遇和形态,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跟随科技迭代
AI 浪潮的涟漪仍在传导。
原本不关注玄学的 00 后小刘是在微信群聊时 「入坑」 的。小刘刚刚大学毕业,日常会使用 DeepSeek 等大模型,但从未将大模型与 「算命」 联系起来。不久前,小刘看到朋友在微信群中分享自己使用的 Prompt 和算命结果,才开始尝试用大模型算命。
所谓 Prompt,就是给 AI 的指令。在大模型算命走红以后,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着很多 Prompt 模板,小刘微信群中的也来源于此。该 Prompt 让大模型扮演熟读 《穷通宝典》《三命通会》《滴天髓》《子平真诠》 等书籍的中国传统八字命理专业研究人员,然后根据用户给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时等信息来测算用户的五行、八字、流年运势,测算结果涵盖工作、生活、情感等多个方面。
据小刘向海克财经展示的群聊记录,在约 50 人的微信群中,超过半数用户参与了关于算命的讨论,有十几位晒出了部分测算结果截图,内容包括 「年时双透戊土比肩,易被朋友分财,忌合伙投资」「日支子水正财逢时支午火冲,35 岁以后需防冲动消费」 等。尽管大家并不理解 「戊土比肩」「午火冲」 等命理专业术语的含义,却仍愿意相信后半句的提示。
至于测算的准确性,群内有人表示可以让不同大模型反复测算,比如 DeepSeek 算完以后再交给豆包验算。
大模型还会依据五行评判用户命格并给出建议。针对小刘的 Prompt,DeepSeek 给出的结果是金旺而缺木,建议小刘发展艺术爱好、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来补充所缺之木,依据是木主仁,能够调和金旺的刚硬。还有所谓流年,DeepSeek 认为小刘有 「犯太岁」 的可能性,建议佩戴三合护禄红绳或者白水晶辟邪。看完结论,小刘很快从电商平台下单了一条价格约 60 元的三合护禄红绳手串。
横空出世的 ChatGPT 早已催生过一波 AI 算命热潮。只是初期受制于中文能力,ChatGPT 的玄学应用多集中于占星、塔罗等领域。随着 DeepSeek 的崛起及其在中文领域的强劲表现,大模型的八卦、风水、命理等本土化玄学应用流行起来。
如今综合型 AI 助手会为用户解答多种领域的问题,赛博算命也不例外。调研机构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2025 年 6 月,综合助手是月活跃用户规模排行第二的 AI 应用领域,MAU(月活跃用户数) 为 6.12 亿,仅次于 MAU 为 6.86 亿的搜索引擎。
玄学实则很早就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比如 20 世纪 90 年代的 「短信算命」,即发送姓名至某号码测试缘分,还有电脑算命软件等。Soul 等社交 APP 中也会植入星座、塔罗等玄学测试作为游戏内容。这些早期测试的本质是预设规则随机匹配,与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相去甚远。
大模型进入大众视野后,依托大模型的玄学应用逐渐增多,比如参天 AI、问真八字排盘等。这些应用号称在大模型的基础上做了深度微调,融合了传统命理知识典籍,大多宣称其测试结果较 DeepSeek、ChatGPT 等大模型更加精准。
但玄学应用的整体曝光量仍远逊于 DeepSeek、豆包等通用大模型。玄学应用一般为基础功能免费加高级解读付费的增值服务模式,而国内头部大模型大多免费提供服务,且除玄学分析外还能覆盖更多综合知识领域。零门槛、多功能的特性甚至促使玄学爱好者多平台交叉比较验证。有小红书用户专门对 ChatGPT 4o、Gemini、Claude、DeepSeek 等大模型的玄学能力进行测评,相关笔记点赞量现已超过 1700。笔记下方有不少用户评论说,AI 已经可以取代水平一般的命理师。
引流极具套路
相较于 AI,人工玄学测试在情感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短暂沉迷过塔罗的 95 后女生小骆即是一例。小骆并无宗教信仰,也没接触过玄学,只是某天深夜在 B 站刷视频时被一个塔罗视频吸引。彼时小骆和一位心仪男生处于暧昧阶段,她摸不清对方是否对她也有好感,正好看到标题为 「TA 对你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的视频,下意识就点了进去。
起源于欧洲的塔罗牌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占卜方式之一。在 78 张各不相同的卡牌中,占卜师会通过洗牌、切牌后抽取特定数量的牌形成牌阵,再依据牌面图像内容、图像正逆以及牌阵位置关系来解读其中蕴含的象征隐喻与能量趋势,以此回答询问者的提问。
能够发布视频的社交媒体平台流行以后,塔罗牌测试由占卜师和询问者一对一转为视频中的一对多,也就是大众测试。成为博主的占卜师会在标题给出一个范围较大且能吸引眼球的问题,然后依据相关问题多次抽牌并拍摄视频,由进入视频页面的用户自行选择对应哪个牌组,再转到相应解读视频听取测试结果。小骆观看的测试视频即属此类。
尽管标题之问各不相同,这类视频的形式却高度同质化。大部分视频背景音均为轻柔女声,博主本人完全不出镜或仅有手出镜,镜头对准的是桌面的塔罗牌。视频开头,博主往往会引导用户静心默念问题,以此增强能量连接,然后让用户从代表不同牌阵的 3-4 个指示物中凭第一感觉进行选择,再按照指示物跳转到具体的牌阵解读视频。
一般来说,一组牌阵会包含 3-8 张塔罗牌,牌阵整体解读加上每张牌单独解读的时长多在 10 分钟以上,包含 3-4 组牌阵的整体测试视频累计时长往往超过 30 分钟。因时长关系,这类视频主要集中于 B 站和小红书。在小红书,用户需根据视频下方的时间轴手动查找并跳转至对应牌阵解析。B 站则通过互动视频功能提供更便捷的体验,用户直接点击选项即可跳转。由于互动设计为每次最多 4 个选项,B 站塔罗视频普遍采取四选一模式,也就是让用户从 4 组牌阵中进行选择。
观看了第一个塔罗视频后,B 站就开始为小骆推送了各种塔罗测试视频。后续几天,小骆都观看这些视频直到深夜两三点。小骆表示,她不敢直接询问心仪的男生,看这些视频时觉得似乎真有一位占卜师在劝慰自己,说对方对自己也有好感,只是碍于个性,不便开口,这让她在患得患失中有找到依据的感觉。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塔罗视频风格更为简单直接,比如在几十秒内亮出某张卡牌说明其寓意,直指哪张牌寓意好或不好,一两句话就简述完卡牌对事物发展的预示。还有教授简单牌阵的视频,比如可以了解对方内心想法的 「监视牌阵」,抽取的 3 张牌分别代表对方是否想你、对方对你的看法和对方的潜意识,整个视频时长仅 16 秒。
为了获得更多用户的信任,塔罗博主会尽可能让话术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据海克财经观察,部分博主会在每个牌阵具体讲解前划分对应人群,描述用户的星座、地域、职业等;每个牌阵说 3 个星座,4 个牌阵正好囊括 12 星座,但被对应到的用户会认为博主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更强。
变现方式多样
无论是星座、塔罗还是五行、八卦,年轻人都未将之视为迷信,而是调侃 「算命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心理咨询」。
以塔罗占卜为例,付费模式已较为成熟,博主引流至私域流量后进行一对一咨询,按牌阵收费或按时长收费。比如 3-5 张牌的简单牌阵,单次收费几十至几百元不等。不过,不同资历的占卜师收费档次差距极大,抖音、快手许多塔罗视频下方都有占卜师免费抽取用户测算,有的占卜师收费仅几元。而头部博主,比如 B 站拥有 152.2 万粉丝的 「龙女塔罗」,单次咨询费高达 1000 元。
由此,塔罗也开始成为年轻人青睐的副业。原本从事酒店服务行业的 95 后小章即是如此。自学数月塔罗知识后,小章开始在抖音发布相关视频,并将一对一咨询定为每次解读 3 张塔罗牌,价格 59 元。在抖音和朋友圈晒出的微信咨询记录中,小章基于塔罗牌面解读的部分对话占比并不算高,更多的是对方向她倾诉具体问题和她针对具体问题的开解、分析和建议。
小章的做法并非个例。北京关于塔罗的线下门店有超过 40 家,其中不少都将塔罗和心理疏导、疗愈等关键词并提。在各平台上,许多塔罗占卜师给出的资质也包含认证催眠师、生命教练等头衔。
玄学变现的另一路径是兜售 「能量商品」,比如水晶。头部博主如在抖音拥有 299.3 万粉丝的左岩,强调高能量、正念、磁场净化等概念,所售水晶手链价格几千至几万元不等,比如其中一款打着高能量标签的 「紫气东来」 水晶手串售价为 2850 元。
购买这些商品的本质多为获取心理慰藉,只是用户的信任天平正向 AI 倾斜——DeepSeek 算命形成热潮后,部分嗅觉敏锐的水晶商家迅速借势,将商品标注为 「DeepSeek 私人定制」 专款,有的爆款单品销量甚至超过万件。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相信玄学主要源于巴纳姆效应和自我实现预言。所谓巴纳姆效应,指的是个体容易将模糊普适的描述视为量身定制的精准剖析,自觉对号入座。比如 「虽然你性格中有一些缺陷,但你正在努力改善」,实际上放之四海而皆准,却常被用户认为 「很准」。所谓自我实现预言,则是个体接受后无意识调整行为以契合预期,从而强化 「占卜应验」 的错觉。
玄学提供的确定性假象能够缓解不确定性为人们带来的决策焦虑,这是赛博算命的核心驱动力。而各大视频平台和大模型平台亦就此标注了警示声明,提示相关内容仅供娱乐,切勿轻信。
于清醒的年轻人而言,赛博算命是增添生活趣味性的重要部分。从事音乐相关行业的 90 后小周常常使用 DeepSeek 来为自己挑选饰品,会让 DeepSeek 根据她的生辰八字、流年运势来给出参考。如果 DeepSeek 给出了负面或她不满意的结论,她就会一直追问,直到大模型给出的结果和首饰类型是她喜欢的为止。
前述沉迷过观看塔罗视频的小骆也很快摆脱了负面情绪。塔罗视频中她相信的那些内容并未被现实验证,她与心仪男生很快渐行渐远。与对方断了联系后,小骆转向使用 DeepSeek,不是算命而是寻求心理咨询,希望提升自己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
当代年轻人将玄学作为娱乐和社交的方式,也用以安放内心和寄托希望,就像诸多塔罗视频的开头会有 「领取好运」 的弹幕批量划过。他们更具体的彷徨与渴望,比如职场的迷茫、前任的未解心结和对未来的困惑,也藏在赛博算命内容的角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