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 年 9 月 8 日 星期一|
NO.1 李乐成主持召开工业和信息化 「十五五」 规划部分省区市座谈会
9 月 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李乐成在辽宁省沈阳市主持召开 「十五五」 规划部分省区市座谈会。李乐成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深入研究 「十五五」 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任务举措。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促进国内产业有序梯度转移。加快培育优质企业,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NO.2 外汇局:8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 33222 亿美元,较 7 月末上升 299 亿美元
9 月 7 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 33222 亿美元,较 7 月末上升 299 亿美元,升幅为 0.91%。2025 年 8 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NO.3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号 03 组卫星
据央视新闻,北京时间 2025 年 9 月 7 日 00 时 34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 03 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NO.4 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 「人工智能+」 同频共振
9 月 6 日,2025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把深化数据要素赋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作为数据领域的重点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和体系化布局,持续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 「人工智能+」 同频共振,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为产业创新和升级提供新动能。
NO.5 第三届深空探测 (天都) 国际会议在合肥召开,规划撞击小行星
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9 月 4 日-5 日,一场以 「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利用」 为主题的国际会议——第三届深空探测 (天都) 国际会议在合肥召开。来自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 400 余人汇聚合肥,共同研讨小行星探测、防御及地外资源开发利用等国际前沿问题。据大会消息,我国将开展小行星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首家落户合肥的国际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NO.6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建设有序推进
9 月 6 日,据新华社报道,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主要建设三号、四号发射工位,加注库区、火箭厂房、卫星厂房、测控站等,占地面积共 1100 余亩。二期项目于 2025 年 1 月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三号、四号发射工位导流槽开挖,以及加注库区土建配套项目等施工,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提升海南商业航天发射能力,推动 「航天+」 产业高质量发展。
NO.7「深空经济」 概念框架出炉,全球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
9 月 6 日,首届深空经济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此次大会首次提出 「深空经济」 概念框架,同时系统梳理了深空经济十大产业方向,并预计 2040 年全球深空经济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中科宇航董事长杨毅强认为,未来 1-5 年,航天产业将完成大规模低轨互联网、导航增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星座组网,为公众提供便捷、精准、稳定的空间应用服务。
NO.8 国内首个 AI 计算开放架构发布
9 月 6 日,在 2025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科曙光协同 AI 整机、大模型等 20 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 AI 计算开放架构,推出 AI 超集群系统,开放多项技术能力,并宣布依托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启动 「AI 计算开放架构联合实验室」 建设。
NO.9 中星 9C 卫星正式投用,中国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实现全面国产化
9 月 4 日晚至 5 日凌晨,中星 9C 完成接替中星 9 号直播卫星广播电视业务工作。中星 9C 卫星是广播电视专用直播卫星,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卫星平台,配置有全国波束、海域波束、西部波束及可移动波束,整体性能全面优化,载荷容量和功率大幅增加,业务承载能力、国土边缘及领海覆盖能力有效提升。中星 9C 卫星的波束和频段设计灵活多样,可满足未来直播卫星和广播电视协同发展的需求。
NO.10 西工大实现航天器柔性传感系统首次在轨验证
据西安发布,北京时间 2025 年 9 月 5 日 19 时 39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将 「基于柔性传感的卫星关键折展部件状态实时监测系统」 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系统是我国首次实现柔性电子传感技术在航天器关键部件状态监测中的在轨应用验证。目前,柔性实时监测系统已稳定运行并开始回传在轨数据,研究团队正进行持续监测与深入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