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胶版印刷纸期货上市首日
9 月 10 日,胶版印刷纸期货在上期所挂牌交易。上市首日,主力 2601 合约收于 4208 元/吨,较 4218 元/吨的挂牌基准价下跌 10 元/吨,跌幅为 0.24%。次主力 2603 合约收于 4218 元/吨,较主力合约升水 10 元/吨。
据了解,胶版印刷纸下游消费占比 43% 的教辅教材需求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3—5 月和 9—11 月通常是传统消费旺季。因此,相较于主力 2601 合约,2603 合约有旺季需求改善预期的支撑,走势相对偏强。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0 日下午收盘,胶版印刷纸期货成交 2.19 万手 (单边,下同),成交金额 37.03 亿元,持仓 0.29 万手,成交持仓比 7.42。
上期所数据显示,多家企业参与胶版印刷纸期货首日交易。其中,生产企业包括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及联盛浆纸 (漳州) 有限公司;贸易企业包括厦门国贸纸业有限公司、物产中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基石化有限公司、嘉悦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万邦浆纸集团有限公司及广州市诚昌纸业有限公司等。此外,还有以苏州盛大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消费企业,以及以广发商贸、南华资本等为代表的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
南华研究院能源化工分析师宋霁鹏表示,期货品种上市初期,主力合约往往流动性较好、波动较大。胶版印刷纸期货上市首日吸引了市场各方的参与,如原本参与纸浆期货的交易者,由于对造纸产业链较为熟悉,也有意愿参与胶版印刷纸期货交易。同时,部分跨品种套利交易者开始关注胶版印刷纸期货与纸浆期货之间的价差关系,尝试构建套利组合。
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潘天倚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行业产能的不断增加、消费需求的增长放缓,生产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比价效应下,面对下游市场的 「高性价比」 诉求,部分企业不得不牺牲产品品质,而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毫无益处。「胶版印刷纸期货、期权上市后,结合已有的纸浆期货和新上市的纸浆期权,我们生产企业就有了锁定采销两头价格的可能。一旦采销价格能够提前锁定,生产企业的利润也将稳定下来,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潘天倚说。
作为首日参与交易的贸易公司之一,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东方表示,新品种上市后将逐步与相关期货品种形成互动。这对胶版印刷纸产业链企业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纸浆期权和胶版印刷纸期权的上市,不仅给市场提供了更具权威性的价格,在操作便利性上也远超场外期权,对贸易企业的一些操作将带来降本增效的效果。
目前胶版印刷纸产能过剩格局较为明确,行业开工率在 55% 左右。同时,下游消费增长偏缓,且需求主要是文化用纸,中长期影响需求的因素较多,包括电子化对纸质书籍的替代、出生人口下降对教辅教材需求的拖累等。另外,胶版印刷纸出口主要目的地为东南亚和日韩,近期部分企业反馈东南亚订单多为转口贸易,净出口小幅下滑。
宋霁鹏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胶版印刷纸生产成本的重要构成纸浆 (占比 65%~70%) 价格今年以来整体低位震荡,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造纸企业的成本压力,但胶版印刷纸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传导不畅,企业难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提升利润,行业整体利润空间被压缩,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边缘。
兴业期货分析师杨帆认为,在过剩格局下,行业利润整体不佳,企业开展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凸显,适度参与纸浆及胶版印刷纸期权,能够有效平衡期货头寸。例如买入期权保护或替代原有期货头寸以规避风险,或者卖出期权增加收益以修正基差或价差。通过构建期货与期权相结合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且灵活调整头寸的比例,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各类行情,最终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永安期货总经理兼永安资本董事长马志伟表示,随着 「浆—纸」 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的完善,期货公司可以提供 「期货+现货、境内+境外、场内+场外」 的组合服务,进而帮助产业企业实现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全链条风险管理。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韧性,也有助于提升我国相关产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而巩固我国造纸业在全球市场的龙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