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系 AI 生成)
在有色行情带动下股价接近翻倍的白银有色(601212.SH),突遇 「黑天鹅」。
9 月 10 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 《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9 月 11 日,投资者 「用脚投票」,公司股票 「一字板」 跌停开盘。截至收盘,报 3.82 元,跌 9.91%。
观察君注意到,此次公告虽未明确信披违法违规的具体事项,但在此前上交所对公司 2024 年报信披监管问询函中,前者曾追问公司连续两年发生员工串通舞弊事件、信披不及时、会计差错等诸多事项,反映公司内控存在较大问题。
内控问题频出
最近几年,白银有色近可谓多事之秋。
公告显示,2023 年 11 月 27 日,白银有色全资子公司上海红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上海红鹭」) 发现石家庄显赫贸易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显赫公司」)、河北省国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国和公司」)、上海宽玉贸易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宽玉公司」) 三家客户锌锭发货量与实付货款出现严重不符的事实,差额约为 3.88 亿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润的比值为 466.91%。
根据此前说法,系公司营销中心风控部和营销中心销售部个别业务人员在显赫公司、宽玉公司开展业务时收受贿赂,导致公司多发出锌锭产品。
白银市纪委监委在调查公司销售部门违规发出商品事件时,又发现白银有色原营销中心销售部员工、铜业公司员工与外单位人员通过伪造销售单据等方式侵占公司阴极铜产品,涉嫌刑事犯罪。
经公安机关查明,系公司员工徐某与河北众帮德耀物流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众帮德耀」) 广川库库管员杜某串通,在没有接到公司发货指令的情况下,将 990 吨锌锭产品盗出,案件涉及金额 1.57 亿元。目前,案件仍在审理过程中。
(来源:白银有色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白银有色连续两年因类似原因导致内控审计意见带强调事项段,且上述事项未在 2023 年年报中予以披露,上交所问询函中追问公司未及时信披的原因。
公司解释,两事件均涉嫌刑事犯罪,调查期间对相关情况需要保密。直到 2024 年报中才披露了锌锭事件,且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于阴极铜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 8587.92 万元,以及锌锭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 2323.64 万元,进行会计处理并计入 2024 年度损益。
两事件发生后,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实现各环节信息的实时沟通,避免上述事情再次发生,白银有色 2024 年上线了 SAP 信息系统,但截止审计报告出具日公司尚未开展信息系统的验收测试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公司还公告,今年上半年,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稽查局对白银有色下属子公司白银有色西北铜加工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白银有色红鹭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 「双随机」 税务稽查,认为上述单位需要缴纳税款及滞纳金。截止目前税款及滞纳金已经全部缴纳,共计 898.48 万元。
上半年亏损 2.17 亿元
资料显示,白银有色的主业为铜、锌、铅、金、银等多种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的采选、冶炼、加工及贸易,涉及国内、国外等多个地区,是具有深厚行业积淀并初步形成国际布局的大型有色金属及贵金属企业。中报披露,目前公司在国内铜、铅、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2.68%、0.36% 和 6.08%。
时间拉长来看,白银有色营收一直比较稳定,2021 年以来基本维持在 800 亿元左右,但归母净利润相对波动较大,连年在增长和下滑之间切换。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对最近几年的业绩进行过更正,2024 年报显示,因在编制前期报表时未能合理预计预付款减值情况,公司对子公司上海红鹭三家供应商预付款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差错更正,并对公司 2019 年度至 2023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公司会计差错更正导致公司 2019 年-2021 年度归母净利润分别调减 41.04%、65.29%、58.28%,2023 年度归母净利润调增 30.00%。
数据显示,2019 年-2024 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2532.68 万元、3410.08 万元、3330.92 万元、1.08 亿元、8079.17 万元。
到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变动更加剧烈。上半年,白银有色实现营收 445.59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5.28%;归母净利润-2.17 亿元,同比变动-1859.82%;扣非净利润-1117.25 万元,同比变动-180.19%。
(白银有色业绩变动情况)
公司解释,营收减少主要是有色金属贸易量减少,业绩的大幅亏损则主要是非经常性损益。公司披露,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下属上海红鹭与南储仓储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仓储合同纠纷案和海石榕公司及九龙仓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根据案件进展情况,对未决诉讼分别确认预计负债 31,391.97 万元、334.20 万元,合计减少公司利润 31,726.18 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上述的两起员工串通舞弊事件及会计差错更正,上交所在 2024 年报问询函中反复追问公司内控是否存在缺陷并要求公司说明整改措施。(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苏启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