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数读社,作者 | 卢 梭,编辑 | 王金晓
在否认预制菜的时候,西贝悄悄承认了贾国龙的第九次失败。
罗永浩晒出西贝堂食使用的预制食材包装,标明了“ 堂食袋装”“ 非直接提供消费者” 字样。
为此,西贝方面的回应是,这是老板旗下有另一个品牌“ 贾国龙小锅牛腩 (肉)”“ 现在那个品牌已经关闭了。”
这只是贾国龙众多尝试的一个缩影,过去几年间经常如此,风风火火,又迅速推倒重来。
这样的失败出现了 9 次,本应让贾国龙重新思考西贝的症结所在,但直到罗永浩发文吐槽那一刻,他依然困在自己的梦中。
9 次梦碎
Business Data Analysis
2023 年 11 月,“ 贾国龙小锅牛肉” 开始出现在街头。
彼时,据媒体报道,这是西贝最新打造的餐饮品牌,客单价在 60—80 元,定位中段价格带。西贝将其视为出海的试验品牌。
这个品牌迅速在北京多个核心商圈开出店铺。
然而,到 2024 年 6 月,小锅牛肉面临策略调整,门店更名为西贝小牛焖饭与拌面,据媒体报道,土豆胡萝卜牛肉焖饭原价为 45 元,折后价为 36.9 元,其他焖饭每份折后价在 36—38.9 元左右。
虽然价格大幅度降低,可依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目前相关店铺已经歇业。北京仅有的一家小牛焖饭与拌面已经暂停营业。
可以说,贾国龙的这一轮试水又失败了。
这当然不是第一次失败,2022 年 11 月,贾国龙在北京开出了第一家空气馍店,并以自己名字命名为贾国龙空气馍。
字里行间透露着这名餐饮大佬的野心,行动上也确实如此。5 个月后,贾国龙将空气馍更名为一个更霸气的名字—— 贾国龙中国堡,开始一路狂奔。
不到 1 年间,贾国龙中国堡位于北京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 53 家。新开门店数量甚至一度超越主品牌西贝莜面村。按照彼时规划,贾国龙中国堡全国门店要快速做到 300 至 500 家。
然而,2024 年,贾国龙空气堡急转直下。
当时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贾国龙中国堡历史在营门店 53 家,均位于北京,现已无在营门店。
与小锅牛肉一样,贾国龙中国堡的品牌周期不足 1 年。
自 2016 年至今,贾国龙已先后推出了 9 个副线品牌,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西贝燕麦面:2016 年推出,当年宣布暂停
麦香村:2017 年推出,当年宣布暂停
满满元气枣糕:2017 年推出,曾获经纬中国 300 万美元融资,官网已无该品牌
超级肉夹馍:2018 年推出,2020 年暂停
酸奶屋:2019 年推出,2021 年悄悄停业
弓长张:2020 年推出,未如期开业
贾国龙· 功夫菜:2020 年推出,被临时叫停
贾国龙· 中国堡:2022 年推出,2024 年一线城市门店关闭
贾国龙· 小锅牛肉:2023 年推出,门店歇业
这些品牌,从最初的轰轰烈烈,到草草收场,几乎都是悲剧结局。而对于这一切,贾国龙并没有意识到问题。
“ 上去踹一脚”
Business Data Analysis
贾国龙出生在内蒙古临河的一个农村,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走夜路不可避免。母亲从小就叮嘱他,“ 神鬼怕恶人”,走夜路碰见害怕的东西一定不要跑,停下来上去踹一脚,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是贾国龙童年的第一个印记,这句话贯穿他创业的始终,“ 遇到困境,我要上去看看这个难题有多难,能不能解决,不会被难题吓跑。”
贾国龙的第一次创业开始于大学时期,考上大连水产学院后,他每年都会把大连一种叫“ 大重九” 的香烟批发到内蒙古去卖,以此赚取差价。
第一次折腾,也是在大学时期,上学两年后,他选择辍学,拿着家里的 5000 元钱开始创业。
最初的创业就是在不停地“ 踹”,贾国龙当过小商贩,开过咖啡店,盘下即将倒闭的面馆改造成酒吧,又将咖啡馆和酒吧改造成风味小吃馆和砂锅面片馆。
最终贾国龙踹出了一条路—— 餐饮。1993 年,贾国龙成功注册西贝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往全国发展。
餐饮的道路最初也是充满挫折。贾国龙的第一站是深圳,他接手一家海鲜酒楼,开业 9 个月就亏损了上百万,贾国龙随即关掉酒楼,并发誓绝不会再亏 100 万。第二站选在北京,1999 年,不信邪的贾国龙再一次选择海鲜,开业不到 4 个月又亏损 100 多万。
两次惨痛的失败后,在顾客的启发下,贾国龙意识到,内蒙古人在北京做海鲜本身就很荒诞。
莜面和内蒙古的特产成为贾国龙坚定的方向。这是西贝成功的开始,2002 年末,西贝莜面村的营业额已经高达 1 个亿。到 2023 年 10 月,西贝在全国 24 个省 57 个城市共有 408 家门店。整个 2023 年,西贝营收创历史新高,达 62 亿元。
这一年,贾国龙两个宏大的目标:一个是 2026 年完成 IPO、成为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一个是 2030 年实现营收超千亿。
千亿营收,能够匹敌的只有麦当劳等全球品牌。
西贝只有 62 亿,做到千亿,贾国龙迫切需要在西贝莜面之外找到第二、甚至第三增长曲线。
从 2015 年开始,贾国龙就一直在寻找这些曲线,此前的从西贝燕麦工坊,到西贝燕麦面,再到麦香村、超级肉夹馍、西贝酸奶屋、弓长张、中国堡… 再到小锅牛肉。
做大营收需要做大规模,需要工业化、标准化、流程化,餐馆非标品不是答案。
21 元馒头
Business Data Analysis
预制、快餐才是唯一解。
贾国龙曾表示,“ 只有做快餐才能把西贝推成国际大牌”。
中国堡原本寄托了重要使命,贾国龙接受采访时表示,“ 汉堡类的产品外带方便,单手吃也没问题,但米饭、面条就不太适合规模最大化。”
中国汉堡的理念并不新鲜,塔斯汀就是非常成功的品牌,只用了 5 年,塔斯汀就从 100 家店做到了近 5000 家。
但贾国龙的中国堡很快铩羽而归。贵是消费者的普遍吐槽。
对比当时中国堡与麦当劳,麦当劳经典麦辣鸡腿汉堡套餐大约 24 元,仅一个黄牛肉空气馍就要 23 元。
预制菜曾经是贾国龙寄予厚望的业务。2020 年 10 月,西贝推出“ 贾国龙到家功夫菜”,在采访中贾国龙也放出豪言:“ 功夫菜 10 年要做到 1000 亿”。
“ 贾国龙· 功夫菜” 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其推动下,2023 年,西贝零售端收入超 3.4 亿。但彼时已经有不少消费者吐槽功夫菜“ 价格太贵”、“ 方便食品”、“ 像飞机餐”、“ 收智商税” 等。
过往舆论对于西贝的指责,已经集中到“ 贵” 以及抵制“ 预制” 两个层面,原本应当引起贾国龙的重视。
但贾国龙并没有真正改正。这也为如今的舆情危机埋下了雷。
2021 年,西贝因“ 一个馒头售价 21 元的价格” 登上热搜,消费者们表达了对西贝定价的不满。贾国龙曾坦承:“ 馒头我们确实定贵了,个别餐厅定价的时候不够慎重,遭骂是应该的。只要改正就好。”
然而如今,在与罗永浩的争执中,21 元馒头再一次被罗永浩提及。
这一年,西贝涨价,引起了轩然大波,西贝前任副总裁楚学友转发了一条“ 月薪 5000 元以下不该吃西贝” 的博文,引发网友广泛吐槽。
相似的舆情问题在 2023 年再度出现。贾国龙的关于 996 的评论引发了大众不满,他表示“ 经常是每周工作 7 天,每天工作 15 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总开会。奋斗就应该是喜悦的、自愿的。”
直到如今的舆情危机,贾国龙依然没有学会与公众沟通。
这种表现与贾国龙热衷于组织管理的风格相去甚远。
仰望胖东来
Business Data Analysis
在致歉中,贾国龙表示,“ 西贝从今以后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彻底底向胖东来学。”
后者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员工、顾客、企业的三方共赢,这是组织管理的理想状态。
长期以来,贾国龙对于组织管理非常热衷。
西贝内部“ 裁判制” 的管理方式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所谓“ 裁判制”,是一个店选出一个裁判,其职位仅低于店长,裁判要时时观察店员的表现并进行打分,获得两个 A+的店员可以获得一张开店牌照,拥有了牌照你就可以自己开店,自己盈利。
贾国龙确实愿意分钱给员工。2017 年贾国龙给员工分了 7000 万元,2018 年的分红更是高达 1.2 亿元。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到现在也只有一套房子,我的钱只投西贝从不买房。”
在西贝的案例中,有不少店员变店长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
在舆情危机后,贾国龙给员工发了补贴。
据媒体报道,9 月 12 日晚,西贝连夜召开“1.8 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 全员大会。此次“ 全员大会” 目标主要是鼓舞员工,加油鼓气,扛住压力,服务好顾客。
为此,西贝宣布向一线员工发放 500 元补贴。同时,西贝正在商讨进一步提升一线员工薪酬计划。
但问题在于,如此大力度的补贴员工,西贝的服务远未达到胖东来的水准,也没有达到海底捞的水平。
哪怕在舆情应对上,贾国龙也没有从海底捞的多次成功案例中吸取经验。
依赖着对西北菜生态位的“ 霸占”,贾国龙依然有资本折腾,但西贝的困境已经非常明显。
贾国龙曾向媒体透露,截至 2025 年 5 月,西贝营收处于下滑区间。
下滑是行业共性,2025 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同比下滑 3.7% 至 207.03 亿元。同期,九毛九营收同比下滑 10.1% 至 27.53 亿元;呷哺呷哺营收同比下滑 18.9% 至 19.42 亿元。
激化与消费者的矛盾,无疑让西贝雪上加霜。贾国龙对外透露,9 月 10 日和 9 月 11 日所有门店加起来,日营业额分别掉了 100 万元。
从价格,到预制菜,再到应对舆情,西贝实际上一直在重复过去的教训,贾国龙的千亿梦,以这样的犯错方式,注定难以达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