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高盛、汇丰等多家海外大行近期发布研报称,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意愿增强。一些国际机构维持对 A 股的 「超配」 建议,一些机构做多中国资产。
外资持续 「唱多」「做多」 中国资产
近期,外资持续 「唱多」「做多」 中国资产。
汇丰环球投资研究最新发布的 「新兴市场投资意向调查」 显示,在众多新兴市场中,中国股市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的首选。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看好 A 股市场前景,远高于今年 6 月调查时约 1/3 的比例,这反映出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高盛策略师称,在宏观利好、仓位趋势和有利的季节性因素推动下,新兴市场股票和货币年底前将上涨。高盛将 MSCI 新兴市场指数 12 个月目标位从 1370 点上调至 1480 点,意味着有约 10% 的上涨空间。同时,高盛明确表示,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及政策改革的驱动下,将对中国资产维持超配立场。
多组数据印证,在 「唱多」 的同时,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意愿增强。
截至二季度末,北向资金整体持股市值达到 2.29 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超 2%。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 101 亿美元,尤其是 5 月、6 月,净增持规模达到 188 亿美元。这说明全球资本配置中国境内股市意愿增强。
「今年以来,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的整体信心持续增强。」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说,在全球分散投资的资产配置大趋势下,海外投资者对非美元资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逐步提升。
多因素提振投资信心
国际机构对中国股市投下 「信任票」,背后是政策支持与经济基本面向好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支撑。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依然稳固。当前,中国产业升级加速推进,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强势崛起,为实体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新动能。
毕马威在 《2025 年宏观经济十大趋势展望》 中表示,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仍然吸引着大量外资维持并深化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长期资金入市也是外资看好中国资产的重要逻辑。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认为,近期 A 股市场流动性不仅得到保险、养老金、公募基金等国内机构的支撑,还吸引了新兴市场及亚太地区共同基金的参与,这使得当前流动性增强更具韧性。随着美元持续走弱,资金将进一步流入亚洲市场。
情绪面上,投资者对 A 股市场的兴趣显著提升。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 (CIO) 发表机构观点称,在中国,流动性充裕和科技创新加速使得投资者情绪高涨。股市涨势尚未达到巅峰,随着家庭大量额外储蓄 (占 GDP 的 5%) 逐渐流入市场,机器人等创新板块的估值或迎来进一步重估。
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有望加快推进
外资加码投资中国资产,离不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
证监会近期表示,将加快落实 2025 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包括发布 QFII 制度优化方案,进一步优化准入管理、投资运作等安排。
证监会主席吴清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源头活水,努力让更多全球资本投资中国、共享成长。
市场人士分析,从政策传递的信号看,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有望加快推进。进一步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性,进一步优化准入管理、投资运作等举措值得期待,外资机构有望向中国市场投出更多 「信任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看好 A 股!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责任编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