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7 月 1 日电 (马萌伟)2025 年上半年,受美国关税政策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拖累,以及特朗普干预美联储利率政策引发了市场对于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全球投资者正逐步降低美元资产配置,美元指数几乎呈现 「自由落体式」 下跌,上半年累计下跌 10.8%,创 1973 年以来最差同期表现。
与此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呈现先跌后涨走势。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上涨 298 个基点,涨幅为 0.41%;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 1332 个基点,涨逾 1.8%;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 1805 个基点,涨幅约 2.5%。
归因来看,美元指数的趋势性走弱、国内基本面托底和政策发力、央行稳汇率操作更加灵活、客盘结汇需求释放等成为人民币汇率韧性的重要来源。
美元遭遇半世纪以来最差开局
在美联储独立性受到威胁之际,美元指数延续第一季度的弱势行情。6 月 30 日 (第二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美元指数跌破 97 关口,为连续第六个月收跌;美元指数上半年累计下跌 10.8%,创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最差开局。
6 月 30 日,特朗普在其自创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帖文,对鲍威尔施加压力,并晒出一张自己写给鲍威尔的便条,旁边附有一份全球各央行利率列表,显示美国当前利率高于多数国家。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还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展示了这张便条。
美元指数走势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一季度,美国股汇 「双杀」,主要是因为特朗普的关税、移民和政府部门改革等政策导致了市场混乱,特朗普交易逆转为特朗普衰退预期。标志性的事件是,亚特兰大联储的 GDPnow 模型自 2 月底起持续预测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负增长。
二季度,美国股债汇 「三杀」,主要是因为特朗普新政引爆美元信用危机。4 月初,特朗普政府推出对等关税措施,加剧了全球贸易局势紧张。之后,特朗普干预美联储利率政策,甚至一度酝酿提前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引发了市场对于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再则,关于美国拟对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征税的传闻 (如海湖庄园协议) 不胫而走,又加重了市场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疑虑。4 月份,美指下跌 4.4%,单月跌幅就超过了上季季度总跌幅。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频繁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其尽快降息。而美联储内部对于 「何时降息」 存在巨大的分歧,官员们多次就利率前景密集发声。
6 月 30 日,高盛突然调整对美联储降息时间的预测,目前预计该央行将在 9 月而非 12 月启动降息。该行认为,关税带来的通胀影响 「比预期稍弱」。最新预测显示,美联储将在 9 月、10 月和 12 月会议上各降息 25 个基点,并将终端利率预期从原先的 3.5%-3.75% 下调至 3%-3.25%。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称,美联储在未来两次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仍然不大。市场对 7 月降息的可能性从 8% 上升到 20%,9 月降息的可能性从 60% 升至 90%。但分析师表示,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支持鲍威尔的谨慎立场,不太可能很快支持降息息。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元未来可能继续走弱。美国政府政策反复无常,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
在一项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最新发布的调查中,经济学家们纷纷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 「令人瞠目的财政政策过度」 和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攻击,可能削弱美元资产过往作为外国投资者眼中终极避风港的地位。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经济学家对未来 5 至 10 年美元计价资产的避风港角色表示 「有些担忧」 或 「非常担忧」。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发布的报告预计,在未来 12 个月内,美元仍将延续疲软态势。比预期更严厉的美国关税措施削弱了市场对 「美国例外论」 的信心,美元作为传统 「避险资产」 的角色正面临挑战。
高盛集团全球回购交易主管理查德·钱伯斯认为,美元当下的颓势很可能还将进一步延续,因为外国投资者正在增加他们的货币对冲。
摩根大通预计,未来 12 个月内美元指数将继续下跌 5.7%。该机构认为,当前数据已经表露出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迹象,而未来预计将进一步放缓,且放缓幅度超过其他发达市场经济体,同时其经济增速也低于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
道明证券分析指出,美元在 2025 年下半年可能会经历进一步的贬值,预计跌幅约为 4%。尽管如此,相比年初的跌势,下半年的下降速度将会有所减缓。美元在第三季度可能同时面临来自结构性因素的压力以及技术面的支持。
人民币保持温和升值幅度
2025 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先跌后涨走势,目前已创近七个月新高。具体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上涨 298 个基点报 7.1586;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 1332 个基点报 7.1656;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 1805 个基点报 7.1574。
4 月 9 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超 800 点,跌破 7.35 关口,刷新年内低点。6 月 30 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 7.16 关口,刷新日内高点至 7.1537。
人民币汇率走势
分析称,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强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计未来或保持温和升值幅度。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强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因素看,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和美元阶段性走弱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从内部因素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工业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等经济新动能表现突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为汇率走势提供了较强支撑。此外,近期中国资本市场表现较好,跨境资本加速流入增持人民币资产,也对汇率走势形成利好。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指出,美元指数的趋势性走弱、国内基本面托底和政策发力、人民银行稳汇率操作更加灵活、客盘结汇需求释放等成为人民币汇率韧性的重要来源。我国经济基本面继续对人民币汇率起到托底作用,人民币汇率对于国内政策发力或保持较高敏感度。4 月以来,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走升客盘结汇需求增加,银行代客结售汇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逆差状态,远期结汇履约额的结汇率也出现明显抬升。
6 月 18 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等货币当局官员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颁出更多与外汇领域相关的金融政策。具体来看,潘功胜表示将会同中国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在 「稳汇率」 政策方面,朱鹤新同时强调了将加强外汇市场 「宏观审慎+微观监管」 两位一体管理,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继续 「坚决防范外部冲击风险」。这与此前稳汇率政策的基调一致。
6 月 23 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2025 年第二季度例会在谈及人民币汇率时指出,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相较一季度例会,表述边际宽松。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往后看,美国对华存量关税对于出口的压力仍不可忽视,但对于汇率而言更为关键的在于国内消费等政策的对冲力度、以及中美关税缓和期过后的中美经贸磋商进度。在央行灵活的稳汇率政策操作下,预计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延续低波状态。
中信期货表示,下半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与节奏或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外部美元指数方向性演绎以及亚系货币波动对人民币的影响;二是内部来看,财政政策边际变化;三是企业结售汇行为与央行中间价调控,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或呈稳中有升局面,运行区间或在 7.05-7.25,贬值空间有限,关注其升值机会。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往后看,在美元偏弱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将保持温和的升值幅度。稳汇率政策将避免人民币汇率的较快升值,以维持较为宽松的金融条件。近期美元延续了偏弱下跌的势头,稳汇率政策也因此适时发力,避免人民币汇率的较快升值,形成踩踏式升值风险。另一方面,衍生品市场如 RR 等指标也显示人民币当前汇率预期较为稳固,因此汇率仍有望延续适度上涨、整体偏稳的趋势。
编辑:王姝睿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