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 日 上午 6:42

小熊电器水逆,该不该怪年轻人?


文 | 锌刻度,作者 |  陈邓新,编辑 |  黎文婕

年轻人,对精致生活越来越不感冒了。

曾几何时,信奉“ 悦人不如悦己” 的年轻人把小家电捧上神坛,空气炸锅、三明治机、便携榨汁机被誉为“ 幸福三小件”。

然而,随着流量褪去,小家电企业普遍遭遇了增长瓶颈。

作为小家电的典型代表,小熊电器试图通过拓宽边界以求突围:日前,小熊电器表示将深耕母婴产品线,推出更多受消费者喜欢的母婴小家电产品。

问题在于,打法依然换汤不换药。

厨房小家电卖不动了

成立至今已十九年的小熊电器,堪称一个时代的缩影。

2006 年,大家电拥有无可争议的话语权,格力、美的、海尔等国产品牌与松下、日立、三星等国外品牌分庭抗礼。

彼时,小家电渗透率低不说,品类还局限于豆浆机、榨汁机等传统范畴。

小熊电器抓住这一契机,以酸奶机起家,满足年轻人“ 自制健康酸奶” 的需求,从而迅速拥有了一席之地。

尽管如此,小熊电器真正站上“ 风口”,还要等到悦己经济爆发

由于众所周知的缘由,2020 年大众下厨频次陡增,小家电成为行业的“ 宠儿”,不断涌现风靡市场的爆款。

随之而来的,则是“ 房子是租来的,生活是自己的” 成为年轻人的共识。

早餐要用三明治机、破壁机,午餐要用电蒸锅、果蔬净化器,晚餐要用空气炸锅、电炖锅…… 不同年轻人,有着同一种生活态度。

好景不长,悦己经济逐渐显露了疲态

“ 全球财说” 表示:“ 小家电尤其是很多网红小家电过去几年爆火,有其特殊的市场背景。现在,年轻人能够花在烹饪上的时间减少,需求确实会发生很大变迁。”

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3 年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为 549.3 亿元,同比下降 9.6%;而 2024 年为 609 亿元,同比下降 0.8%,其中空气炸锅、台式电烤箱等西式烘焙料理类小家电品类零售额下滑。

相较行业,小熊电器的表现更为不堪。

2024 年,小熊电器厨房小家电业务的营业收入为 32.76 亿元,同比下滑 10.10%,远超行业整体水平。

由于厨房小家电业务的权重高达 68.84%,拖累 2024 年净利润下滑 35.37%,到了 2025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又下滑了 13.96%。

图源:同花顺

净利润之外,滞销风险也不容忽视

小熊电器 2024 年的产量为 5057.57 万台,销量为 4598.04 万台,产量远超销量,令库存从 857.26 万台增至 1211.91 万台,增速高达 41.37%。

与之相对的是,存货金额也不断走高。

小熊电器 2019 年的存货账面价值为 4.32 亿元,到了 2024 年增至 9.24 亿元,增速高达 113.89%,明显没有以前好卖了。

更为糟糕的是,品控问题有待加强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初,有关小熊电器的投诉超 1200 条,涉及风扇抖动、电饭煲爆炸、养生壶破裂、热水壶喷溅等质量问题。

图源:黑猫投诉

须知,产品力的底座是品控力

如若品控力不足,导致产品质量频频出问题,不但损害了用户的正当权益,也会损害企业的品牌力。

此背景下,资本市场用脚投票。

小熊电器在 2020 年创下 162.1 元的历史高点之后,股价一路下滑,跌了五六年之久,曾一度跌破上市开盘价,令人唏嘘不已。

在此过程中,数位创始股东轮番减持,甚至实际控制人也未例外。

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永新县吉顺资产管理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将持股数从 702 万降至 596.7 万,而实际控制人李一峰持有前者 5.6% 的股权。

治本需要迈过三道坎

从当红炸子鸡到门庭冷落,小熊电器暴露了三大问题。

首先,重营销轻研发。

相较传统电器的刚需特性,小家电依赖的是情绪消费,因而销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谁的花招更新、谁的营销触达更精准。

一名家电从业者告诉锌刻度:“ 目前小家电市场竞争高度白热化,企业们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各出奇招,甚至有企业急于在产品上搭载过多功能、从外观上下足猛药或者依赖 IP 联名起到的粉丝效应,但客观来说,这些小家电厂商手里并没有太多硬实力,技术的整合和嫁接固然能产生卖点,却很容易在长期发展中暴露出更多短板。”

关于此,从销售费用就可见一斑。

2022 年至 2024 年,小熊电器的净利润为 2.88 亿元、4.45 亿元、3.86 亿元,而销售费用分别为 7.3 亿元、8.72 亿元、8.64 亿元。

这意味着,小熊电器赚的钱,还远远不够覆盖销售费用。

销售净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更为不妙的是,小熊电器这三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1.37 亿元、1.43 亿元、1.95 亿元,重营销轻研发的势态肉眼可见。

问题在于,小家电企业纷纷讲述 AI 故事。

譬如,小熊电器的 AI 智能豆浆机宣传可以根据用户的口味偏好自动调整研磨时间与温度,强调 AI 可以赋予产品新的生命力。

可 AI 能力的强弱严重依赖研发投入,小熊电器的销售与研发投入失衡,其 AI 的成色似乎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 定焦” 表示:“AI 在小家电上的应用主要是帮助用户完成简单指令,实用程度和想象空间都不大,但会带来价格和成本的上升。相比之下,大家电在 AI 应用的产品矩阵、场景和数据生态上,比小家电更有优势。”

其次,功能单一容易替代。

小家电虽然爆款不断,但更多的是昙花一现,之所以如此与功能单一息息相关,难以长期维系用户的黏性。

“ 慢放” 表示:“ 小家电的原罪就是一句话:它们并非为了回应消费者的某个需求,而是为消费者‘ 发明’ 了一个需求场景,并通过社交网络灌输给了消费者,当消费者开始对滤镜式生活祛魅后,小家电的衰败就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遭遇了降维打击。

当下,大小家电一体化起势,头部家电品牌推出集成各种功能的新产品,以微蒸烤一体机为例,主流标配了高温脱脂空气炸功能,取代空气炸锅不在话下。

某品牌微蒸烤炸一体机

简而言之,一体化趋势与小家电的基本盘重叠了,存在替代效应。

如此一来,在高可替代性之下,小家电的劣势展露无遗,从吃香走向吃灰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年轻人又不是“ 冤大头” 的代名词。

再次,出海布局较晚。

近年来,家电企业逐渐发现“ 国内是存量市场,海外是增量市场”,纷纷出海谋求新的业绩增长极。

公开数据显示,2024 年小家电出口增长态势良好,其中厨房小家电累计出口金额 199 亿美元,同比增长 9.1%;个护小家电累计出口金额 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9%。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 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对小家电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企业通过代工模式和成本优势在这些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过,小熊电器姗姗来迟。

公开资料显示,小熊电器的出海始于 2019 年,而彼时“ 美九苏” 等国产小家电品牌在海外早已布局多年。

这么一来,小熊电器的海外业务的分量不足。

2024 年,小熊电器国内营业收入为 40.9 亿元,同比下滑 5.81%;国外销售 6.68 亿元,同比增长 80.81%,海外业务占比 14.04%,而主要竞争对手的占比几乎都在 20% 以上。

以上可见,加码母婴小家电产品只是治标,解决上述三大问题才能治本。

对此,美的电器董事长方洪波一针见血地指出小家电的天生不足:“ 小家电是美的犯的一个错误,这些产品更新迭代快、生命周期短,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一年两年就没了。”

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生活的追求从精致走向“ 九块九”,令小熊电器眼下的日子不好过,如何为业绩注入新的动能,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

不想成为时代的眼泪,“ 小熊电器们” 要拼命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