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期货市场
  • 外汇动态
  • 股票行情
美国无法拒绝「进口家电」

美国无法拒绝 「进口家电」

2025 年 4 月 7 日
江苏通报1例霍乱病例

江苏通报 1 例霍乱病例

2025 年 9 月 10 日
供需基本面有一定压力 螺纹钢短期或窄幅调整运行

「抛售美国」 仍在继续!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减持美国资产

2025 年 9 月 10 日
9月1日金市早评:现货黄金现上下拉锯 市场继续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

A 股成交额连续 20 个交易日超 2 万亿元,关注 A500ETF 易方达 (159361)、沪深 300ETF 易方达 (510310) 等表现

2025 年 9 月 10 日
消费力狂飙的东南亚,正成为商家「出海」的首站

消费力狂飙的东南亚,正成为商家 「出海」 的首站

2025 年 9 月 10 日
债市日报:9月3日

金大福珠宝铂金多少钱一克 (2025 年 09 月 05 日) 参考价格

2025 年 9 月 10 日
【读财报】QDII基金8月表现:平均回报2.84% 摩根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产品业绩领跑

【读财报】QDII 基金 8 月表现:平均回报 2.84% 摩根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产品业绩领跑

2025 年 9 月 10 日
A股、港股重磅!重要指数即将调整!

14 只科创债 ETF 打响发行 「闪电战」:9 月 12 日集中亮相

2025 年 9 月 10 日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跌1.64% 电气设备股表现活跃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2025 年 9 月 10 日
「万机之母」工业母机ETF(159667)连续3日净流入超1.6亿元,政策助力,工业母机板块利好频传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一天两发射,吉利星座 05 组卫星发射成功后,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取得成功;我国 15 项人形机器人国标正在研制

2025 年 9 月 10 日
18K金回收价格多少钱一克(2025年09月01日)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09-09)

2025 年 9 月 10 日
苹果秋季发布会新品汇总:史上最薄iPhone Air亮相,全系iPhone迈入高刷时代

苹果秋季发布会新品汇总:史上最薄 iPhone Air 亮相,全系 iPhone 迈入高刷时代

2025 年 9 月 10 日
港股IPO早播报:健康160开始招股 9月17日上市

港股 IPO 早播报:健康 160 开始招股 9 月 17 日上市

2025 年 9 月 10 日
禾湖财经
  • 登录
  • 首页
  • 24 小时
  • 行业新闻
  • 股票行情
  • 基金快讯
  • 期货市场
  • 禾湖观察
  • 期货研报
  • 国际金融
  • 外汇动态
  • 贵金属
2025 年 9 月 10 日 星期三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行业新闻
  • 股票行情
  • 基金快讯
  • 期货市场
  • 禾湖观察
  • 期货研报
  • 国际金融
  • 外汇动态
  • 贵金属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禾湖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首页 股票行情

美国无法拒绝 「进口家电」

5 月 之前
在 股票行情
阅读时间: 2 mins read
0 0
A A
美国无法拒绝「进口家电」

猜您喜欢

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全国首笔业务落地深圳;我国介入式脑机接口成功实现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投资早参》

3 月 之前
0
需求端存在走弱预期 PVC上涨或难持续

@2026 毕业生,牛市来了!中信建投打响券业秋招第一枪!有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3 周 之前
0

在今天谈论全球家电产业时,很少有人会将“ 美国制造” 与它画上等号。

说起来似乎有些讽刺,在现代家电产业诞生之初,美国曾是世界中心。从最早发明家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到吸尘器和微波炉的率先普及,再到美国的家电产品通过广告、媒体、影视等内容输出,逐渐成为被全球消费者认可的“ 现代生活方式” 标志。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1950 年,美国家庭中电冰箱的普及率就超过 80%,而洗衣机和吸尘器的普及率也在 70% 以上。与此同时,GE、惠而浦、Maytag、胡佛 (Hoover) 等品牌在早期的全球市场也享有很高知名度。在欧洲、亚洲也有着广泛的技术授权与市场存在,美国家电产品的外销额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一度占据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

但在短短几十年间,美国逐步失去了在这一产业中的主导权。如今,从品牌、产量、出口,到关键技术、产业链深度,几乎所有家电核心指标的全球第一,都已属于中国。

为了加速产业回流,4 月初,美国政府再次宣布对多个贸易伙伴加征 10% 及以上的“ 对等关税”,希望借此刺激“ 美国制造” 的回归。笔者认为,面对已经缺失的供应链体系、技术根基与产业集群,这种做法更像是一种象征姿态,而非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谁能想到,一个曾经定义全球家电标准的国家,如今却试图靠提高关税维持本土制造的尊严,这一转变,既是全球产业分工变化的结果,也映射出美国制造业衰退背后更深层的结构性失能。

美国如何成为家电工业的起点?

20 世纪初,随着美国社会的电气化进程,家用电器逐渐走入普通家庭,并开始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这一时期,诸多创新产品相继问世,成为现代家电产业的奠基石。1911 年,通用电气公司 (GE) 推出了全球首款家用电冰箱原型机,让制冷技术在家庭中的应用迈出了第一步。

与此同时,于 1916 年成立的 Kelvinator,则专注于电冰箱的研发,并在 1923 年占据了美国电冰箱市场 80% 的份额,但想必很多消费者都会对这个品牌感到陌生,因为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Kelvinator 已经几经转手,最终被伊莱克斯收购。

其他电器的普及速度上,美国也领先同时期的其他地区,1907 年,Maytag 宣布入局洗衣机市场,两年后便推出了第一台动力洗衣机,并在随后的十年间成为美国中西部家庭的“ 必备电器”。到 1927 年,其位于艾奥瓦州牛顿的工厂已生产了第 100 万台洗衣机。

吸尘器方面,胡佛 (Hoover) 公司在 1908 年推出了第一款便携式电动吸尘器,除了发明吸尘器,如今电商平台仍在推行的“ 七天免费试用” 服务,其最早推行者也是胡佛。当时,为了推广吸尘器,其在 《星期六晚邮报》 上刊登广告,提供为期十天的免费试用。

在笔者看来,20 世纪初的电气化浪潮不仅改变了家庭,也重塑了许多工作场景。例如,洗衣机替代了人工洗衣,让工薪阶层的周末真正变成了休息日;电冰箱减少了人们食物的采买频率;微波炉则让“ 速食” 乃至今天的“ 预制菜” 成为现代餐饮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间段,美国率先完成了家电产品的商业普及与产业化,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在当时的推广方式,也在同步塑造一个新产业—— 通过电视广告、分期付款、超市摆展等销售渠道,家电首次被当作“ 面向大众市场的耐用消费品” 来推广,这一切,为后续几十年全球家电产业的商业模式定下基调。

经历了初期的产品、市场探索与技术积累后,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家电产业进入真正的黄金期,在技术能力持续进化的同时,美国家电产品也开始承担起更重要的角色,即作为“ 美式生活方式” 的产品化代表,向全世界输出。

美国在这一时期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家电技术,从制冷系统、压缩机、自动清洁系统到变频电机,绝大多数关键技术都出自美国企业的研发实验室。惠而浦、GE、Maytag 等品牌,不仅在北美拥有工厂网络,也开始通过授权、合资或出口的方式,向欧洲、南美、亚洲等地区输送产品与技术。

根据当时 《财富》 杂志的数据,1965 年惠而浦的年营收已超过 13 亿美元,占据北美洗衣机市场的 35%,其营收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其他家电品牌。同一时期,GE 的家电业务部门也已成为集团盈利主力。

笔者还注意到,家电在这一时期也成为“ 美式中产生活” 的视觉符号。一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布局、电器组合甚至是使用方式,被许多新兴市场家庭所模仿。在七十年代的美国电器海报中,就能窥见如今“ 嵌入式家电” 的雏形,像是厨房一体柜的流行,到烤箱+微波炉的组合,再到家庭洗衣烘干分离设计,这些都成为家电产品之外的“ 消费认知资产”。

不过,在这一时期,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其家电产业也开始从“ 引进+模仿” 逐步迈向自主研发。

以中国家电企业为例,很多都起步于国营工厂,如青岛电冰箱厂 (海尔前身)、青岛电视机厂 (海信前身)、顺电工艺厂‌(美的前身)、合肥洗衣机厂 (后来的荣事达) 等,基本都是在 6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逐步开始引入国外技术、引进设备,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逐步完成了从仿制到国产化改良的技术积累过程。

日本的松下、东芝、夏普的崛起路径也类似,最早都是以 OEM 和模仿美国技术起家,但很快就开始在电视、空调、电饭煲等品类上实现本地化优化与自有技术积累。韩国品牌如三星、LG 在 70 年代后期开始进入白色家电制造领域,尽管仍处于追赶阶段,但已经展现出快速学习与成本控制能力的潜力。

这一阶段的中日韩家电企业,尚未构成对美国的正面冲击,但已悄然埋下全球家电势力重构的种子。

转折初现,家电产业迁移与技术停滞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末,美国家电产业逐渐显露出“ 结构性疲软” 的迹象,这并非个别企业的短期低谷,而是从产品设计、制造体系到资本投入的全面放缓。

笔者分析认为,美国家电产业由盛转衰的过程经历了两个显著转折,首先是在制造端。随着美国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税负、环保等要素价格持续攀升,GE、惠而浦、Maytag 等企业先后将部分产线外包至墨西哥、巴西,以及后来的东南亚和中国大陆。虽然短期内带来了成本优势,但也意味着美国在核心制造环节的技术迭代速度变慢、产业工人流失严重、制造工艺与供应链逐渐脱钩。

第二个问题是技术更新的“ 动力失速”。美国家电企业在上世纪 50 至 70 年代大量依赖军工和高科技实验室溢出的技术红利 (如压缩机控制、电机结构等),但在进入 80 年代之后,这一“ 外部输血机制” 被削弱,企业本身的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创新趋于保守。

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是 GE 在 80 年代推出的冷藏柜,其内部仍使用几十年前的模块结构,缺乏针对能耗、噪音和智能化的系统性优化。

在美国产业步入转折点的同时,其他地区的家电产业则处于迅猛发展时期,日本企业以“ 节能、高效、紧凑” 为导向,在小型化压缩机、变频电机、节能系统等方面迅速突围;韩国企业开始借助成本优势迅速渗透中低端市场,并通过与美国品牌合资代工积累制造经验;中国企业则借助政策扶持与市场扩容,从代工走向自主品牌化,逐步掌握供应链核心资源。

1987 年,《纽约时报》 一篇题为 《美国正在失去其家电优势吗?》 的专栏文章指出:“ 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的厨房已经装满了日本制造的微波炉与电饭锅。” 这不仅反映了产品上的失守,也标志着美国消费者开始对本土品牌失去“ 绝对信任”。

而在产业资本层面,私募基金和控股集团对美国家电品牌的频繁并购与整合,也进一步打断了长期技术规划与品牌积累路径。短线财报压力取代了产品迭代周期,导致不少企业在面对日韩中“ 技术+成本” 的双重压力时,选择了战略性收缩。

这也导致到了 90 年代初,曾经全球领先的美国家电体系,从“ 制造主力” 衰退为“ 品牌空壳”。

美国家电现状:品牌流失、产业已散

进入 21 世纪,美国家电产业进入根本性改变的阶段。多个美国家电品牌陆续被海外企业收购:除了前文提到的 Kelvinator 几经转手被伊莱克斯收购以外,2006 年,Maytag 被惠而浦并购;2016 年,通用电气家电业务被海尔以 54 亿美元收购,后者成为全球最大白色家电企业之一。这些品牌依然在北美零售渠道占据不少份额,但实际上其研发、制造、供应链体系早已转向海外主导。

笔者认为,品牌在,但产业不在,就是当下美国家电业的真实写照。这种“ 表面繁荣” 也掩盖了美国在核心零部件和系统集成上的退步。以压缩机、电机、逆变控制系统为例,中国和日韩企业已经形成垂直整合能力,而美方更多依赖从亚洲采购成品或半成品。

此外,美国家电企业的创新意愿持续低迷。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如海尔、美的、格力等在 2000 年代后迅速完成全球扩张,并通过智能控制、IoT 平台、自研控制芯片等方式切入高附加值领域,让美国进一步丧失了“ 家电创新” 的话语权。

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0 年美国本土家电制造业就业人数约为 17 万人,较 1990 年代峰值几乎腰斩。而中国家电产业直接相关就业已超过 300 万人,全球市场份额超 40%。这种产业的丧失,最终导致了标准、人才和产业话语权的丧失。

尽管美国家电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早已不复存在,但也要指出,在某些特殊细分领域,美国仍保留着一部分小众家电品牌,只不过其主要聚焦在高端定制化市场,如 Sub-Zero(专业制冷)、Wolf(高端厨电)、Viking(烤箱灶具) 等。

近年来,美国政府在芯片、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重新强调本土制造与供应链安全,这种趋势也辐射到家电领域。GE、惠而浦在肯塔基州、俄亥俄州等地保留了一定产能,并积极响应所谓的“ 制造业回流”,但从实际生产效率和全球竞争力来看,这更多是表达一种态度,而非真正的产业逆转。

回到开篇的问题,近期,美国政府于 4 月 2 日签署第 14256 号行政命令,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 10% 的“ 对等关税”,涵盖范围包括家电在内的多个消费品类。这一举措旨在缩小贸易逆差,保护本土制造业。然而,回顾过去几十年美国家电产业的演变,这种通过关税壁垒振兴产业的策略,很难获得实际成效。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家电制造业逐步外迁,导致本土生产能力和供应链的削弱。如今,美国市场对进口家电的依赖程度显著提高。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4 年 1 月至 2 月,美国冰箱和冷柜的进口量约为 336 万台,同比增长 23%。

与此同时,中国家电产业已经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稳固的主导地位,2024 年,中国家电行业出口额达到 112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再创历史新高。这得益于中国在家电领域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从上游研发、制造到消费者洞察,再到前沿创新,形成了深厚的竞争优势。

美国对进口家电产品加征关税,短期内可能会提高进口产品的价格,增加消费者的负担。有报道称,由于担忧物价上涨,一些美国消费者开始囤积日常用品。然而,关税并不能弥补美国在家电制造领域的空白,也无法重建已经外迁的产业链和技术优势。

今天的美国家电市场,只剩下“ 品牌壳” 与情怀消费,产业基础、技术突破、制造能力早已流失。而关税所带来的,仅是更高的终端售价、更大的通胀压力,以及对消费者的伤害。

更现实的是,美国消费者并不会因为关税而转向购买本土制造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在实际层面已难以满足性价比、性能和供货周期的基本要求。而对于全球头部家电品牌而言,美国市场的变化只会加速其本地化组装策略或价格结构重组,难以真正撼动现有的全球制造布局。

历史反复证明,失去产业链、人才和研发能力,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很难依靠“ 口号” 和“ 壁垒” 卷土重来。美国家电在数十年前一点一点地将生产外包、技术外移、研发下沉,一步步失去了主导地位,如今想通过行政命令快速扭转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产业规律的误判。

在全球供应链已深度交融的今天,制造力依然是国家竞争力的底层逻辑。(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 作者|  邓剑云 编辑|钟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美国无法拒绝进口家电

相关 文章

江苏通报1例霍乱病例
24 小时

江苏通报 1 例霍乱病例

3 分 之前

财联社 9 月 9 日讯,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 月 9 日上午通报:9 月 4 日 18 时,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告我区发生一例霍乱确诊病例,为二甲镇新市居人。患者经有效...

供需基本面有一定压力 螺纹钢短期或窄幅调整运行
禾湖观察

「抛售美国」 仍在继续!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减持美国资产

12 分 之前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澳大利亚规模达 2520 亿澳元 (约合 1660 亿美元) 的主权财富基金——未来基金 (...

  • 热门
  • 评论
  • 最新
老凤祥回收黄金多少钱一克(2025年6月27日)

国海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胡国鹏:下半年 A 股牛途在望,配置核心在科技成长

2025 年 8 月 1 日
铑多少钱一克(2025年06月27日)

人工智能+行动重磅发布!资金借道软件 ETF(515230) 布局,连续两日吸金近 2 亿元

2025 年 8 月 1 日
郑州宝泉钱币周五(6月27日)银条价格8.79元/克

老凤祥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 (2025 年 07 月 30 日)

2025 年 8 月 1 日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uccess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5 Ways Animals Will Help You Get More Business

江苏通报1例霍乱病例

江苏通报 1 例霍乱病例

2025 年 9 月 10 日
供需基本面有一定压力 螺纹钢短期或窄幅调整运行

「抛售美国」 仍在继续!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减持美国资产

2025 年 9 月 10 日
9月1日金市早评:现货黄金现上下拉锯 市场继续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

A 股成交额连续 20 个交易日超 2 万亿元,关注 A500ETF 易方达 (159361)、沪深 300ETF 易方达 (510310) 等表现

2025 年 9 月 10 日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关于禾湖
联系我们:+86 15388934451

Copyright ©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湘 ICP 备 2023006560 号-2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Home
  • Tech

Copyright ©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湘 ICP 备 2023006560 号-2

欢迎回来!

在下面登录您的帐户

忘记密码?

重置您的密码

请输入您的用户名或电子邮件地址以重置密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