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 对等关税”,对世界各国、各行业都造成了巨大冲击。
在能源领域,新能源产业链的出口、出海持续承压,股市中光伏、锂电板块遭遇重创,也凸显出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而在进口方面,随着我国陆续出台反制措施,LNG(液化天然气) 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
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但目前,化石燃料仍支撑着社会、经济的运转。从资源禀赋来说,我国“ 富煤缺油少气”,石油、天然气高度依赖进口。美国作为油气生产大国,以往也有很多油气产品流向我国。不过,近年来受贸易争端、地缘局势、美国自身政治变化等因素影响,在占大头的原油贸易中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年进口额占进口贸易总额超过 12%),去年来自美国的进口量同比暴跌了 46%,作为进口来源地,美国也跌出了 TOP10。
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推动 LNG 重卡、燃气发电等相对清洁的化石燃料应用,对 LNG 的需求持续增长,2021 年也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 LNG 进口国。
而美国在实现 LNG 产能大扩张后,也已是全球最大 LNG 出口国,壳牌甚至预测再过 5 年左右,美国的 LNG 出口量将占全球供应量的 1/3。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自美国进口的 LNG 也出现明显增长。钛媒体 APP 梳理分析了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4 年全年,我国自美国共进口 425 万吨 LNG,同比大幅增长 48.3%,进口额达到 171.5 亿元人民币,占总进口额约 5.5%,美国也超越了印度尼西亚成为我国 LNG 的第五大供应国。
但特朗普的上台,彻底打乱了良好的贸易势头。
虽然特朗普一直宣称将扩大美国油气出口,LNG 也是其中重要一环。但与此同时,四处加征关税的举措,也引起了各国的反感和反击,这显然对美国各领域的出口形成压力。
实际上,早在“ 对等关税” 宣布前的 2 月 1 日,特朗普就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 10% 关税,我国也立即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其中即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 LNG 加征 15% 关税。
通过海关总署今年 1-2 月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在进口来源国中降至第 7,虽然在此期间我国天然气进口整体走低 (受天气、需求和价格等综合影响),但前六大进口国的进口量同比降幅约 16%,进口额同比降幅不到 19%,而美国的进口量、进口额均同比暴跌超过 43%。而仅仅只是这些数据,可能还无法体现“ 关税冲击” 的威力 (海关总署还未更新 3 月进出口数据),隆众资讯此前曾研判称,即使只考虑 15% 的进口加税,美国 LNG 的平均价格就已超过国内接收站出货价格,随着关税持续增加,预计更多油气企业将放弃从美国的直接进口。
此前,彭博社即有报道称,中国的油气商愈发倾向将已签订合同的美国进口 LNG 转售至欧洲等地区。
而根据路透社 4 月 8 日发布的报道,多个平台数据显示,中国 3 月份没有进口任何美国 LNG,大宗商品信息服务商安迅思的分析师 Alex Siow 称,由于关税持续增长,中国进口商的心态和决策已从“ 我们要尝试将美国 LNG 转售到欧洲” 变成了“ 我们必须转售所有的美国 LNG”。另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进口商转售美国 LNG 的数量已达到了去年全年的 7 成左右。
不过,根据金联创的分析,加征关税对我国 LNG 市场的长期、综合影响有限,我国油气巨头也已积极调整策略,未来可能会加大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亚太地区或卡塔尔等中东地区的进口。
此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规划所副所长侯明扬曾撰文指出,考虑到当前复杂的国际市场走势和美国 LNG 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建议我国能源企业持续提升 LNG 进口来源的多元化,用市场化手段保障安全供给和经济效率,并加大 LNG 长约与现货进口配比关系的研究力度,做好 LNG 长期合同签订相关工作。与此同时,也需进一步加大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并加速推动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