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0 日 10 时 30 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相关预警显示,预计 4 月11 日(本周五)17 时,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开始出现大风天气,20 时前后影响城区,夜间阵风逐渐增大至 8、9 级;12 日(本周六)6 时至 22 时(包含了整个白天活动时段)为风力最强时段,全市平均风可达 6 级,平原地区阵风 9 级-11 级,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怀柔、平谷、密云等区的部分地区阵风 11 级-13 级,山区局地阵风可达 13 级以上,并伴有沙尘和强降温天气。
当日上午,16 个市辖区也相继发布了大风橙色预警。
12 时许,河北省气象台也发布了大风橙色预警信号。再加上此前天津连续发布的陆地大风橙色预警信号和海上大风橙色预警信号,京津冀均已进行了橙色预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发布等平台均强调,这是北京近 10 年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
钛媒体 APP 查询发现,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的预警信息栏目中,目前最早可追溯信息是 2016 年,期间确无大风橙色预警或红色预警出现。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网站目前不可查,但在其其他账号中也确实未出现近十年北京的大风橙色预警或红色预警。而即使是 2015 年之前,也几乎未在报刊、资料中看到北京大风橙色预警、红色预警相关信息。
实际上,北京市气象局自 2002 年初启动系统化的气象灾害预警工作,随着 2007 年中国气象局颁布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明确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等级预警 (蓝色=一般;黄色=较重;橙色=严重;红色=特别严重),北京也进入了气象灾害预警试运行阶段,而 2012 年至今,则被普遍认为是相关机制正式运行并逐步发展完善的阶段。
在此期间,虽然有关大风的预警占比可能是最多的 (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王昊宇一项依据 2018-2020 年间数据的研究显示,北京大风预警占市总气象预警 41%,其次是雷电、暴雨),但基本都集中在蓝色 (一般) 级别。检索国家应急广播的预警信息可发现,今年以来北京市及各辖区发布大风预警 390 余条 (包括连续发布、市与区各自发布),但其中 360 余条均是蓝色预警,其余 30 余条为黄色预警。同期北京发布过的橙色预警是 2 月初至 4 月初的 4 次森林火险橙色预警。
而从 2021 年至今数据来看,北京及各区的红色预警基本集中在暴雨、高温,共计不到 50 条。橙色预警实际上较多,包括暴雨、大雾、高温、暴雪、道路结冰、森林火险、洪水。在这其中,往往是出现次数越少的气象灾害,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典型就是 2023 年 7 月的洪水,这是近 4 年来北京唯有的洪水橙色预警。当时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 30 余人死亡,有关保险赔付、灾后重建等话题也持续引发讨论,当时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称之为“ 一场超过认知经验的洪水”。
越是罕见,就越难以应对。北京此次橙色预警属提前发布,在以往的气象灾害预警中,包括暴雨、雾霾都有提前发布、首次发布的先例可以参照。比如 2012 年的北京“721” 大雨,是北京历史首次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也有一定的提前量,但这场大雨造成的灾情依然让人痛心,根据当年 8 月 6 日北京政府的通报,受灾人数超过 160 万,79 人因此次暴雨死亡,经济损失 116.4 亿元。2013 年 1 月 13 日,北京发布历史首个雾霾橙色预警 (雾霾分橙、黄两级,当时是最高级),也首次实施了极重污染日应急措施,启动停止户外活动的应急预案。那次雾霾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深远,此后北京即全面监测大气中 PM2.5 浓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布,雾霾橙色预警的提前发布也成了常态。
一次气象灾害会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但对于生活、社会的平稳运行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预先准备。
参照以往,2004 年 3 月、2012 年 3 月、2020 年 3 月,北京都出现过被称为“ 最强大风”“ 历史级大风” 的天气,但并无橙色预警。不过也出现不少吹倒行人、吹掉墙皮、吹折大树、地铁车站顶棚被掀等事例。尤其是 2012 年的大风,曾造成 40 多人受伤,部分建筑倒塌,还逼停了京沪高铁。当年的春季大风也侵袭过我国多地,曾在新疆、浙江等地出现过致死悲剧,也列入过那一年的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备选事件中。
据了解,10 级大风就可能吹到大树、平房,普通人在其中很难保持站立姿势,而 10 级以上大风更是罕见。
北京市应急办也对大风橙色预警信号期间的安全事项进行了提示:1、停止户外有组织的体育或集会活动,中小学、幼儿园、相关培训机构停止户外活动;2、公众避免露天活动,严禁一切室外用火行为;3、非必要不出行,车辆和人员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4、停止一切室外施工作业和游乐活动。
大风橙色预警期间,尤其是周六的飞机航班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具体交通出行,包括飞机、高铁乃至地铁、道路交通,都需关注进一步通知。此外,京津冀地区周末的马拉松等活动,也都会受到影响,需关注主办方后续通知。据了解,原定于本周六举办的清华大学校园马拉松已经确定将延期。(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