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期货市场
  • 外汇动态
  • 股票行情
歼十之路

歼十之路

2025 年 5 月 12 日
供需基本面有一定压力 螺纹钢短期或窄幅调整运行

「抛售美国」 仍在继续!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减持美国资产

2025 年 9 月 10 日
9月1日金市早评:现货黄金现上下拉锯 市场继续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

A 股成交额连续 20 个交易日超 2 万亿元,关注 A500ETF 易方达 (159361)、沪深 300ETF 易方达 (510310) 等表现

2025 年 9 月 10 日
消费力狂飙的东南亚,正成为商家「出海」的首站

消费力狂飙的东南亚,正成为商家 「出海」 的首站

2025 年 9 月 10 日
债市日报:9月3日

金大福珠宝铂金多少钱一克 (2025 年 09 月 05 日) 参考价格

2025 年 9 月 10 日
【读财报】QDII基金8月表现:平均回报2.84% 摩根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产品业绩领跑

【读财报】QDII 基金 8 月表现:平均回报 2.84% 摩根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产品业绩领跑

2025 年 9 月 10 日
A股、港股重磅!重要指数即将调整!

14 只科创债 ETF 打响发行 「闪电战」:9 月 12 日集中亮相

2025 年 9 月 10 日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跌1.64% 电气设备股表现活跃

告别小妞电影之后,她们真的上桌了

2025 年 9 月 10 日
「万机之母」工业母机ETF(159667)连续3日净流入超1.6亿元,政策助力,工业母机板块利好频传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一天两发射,吉利星座 05 组卫星发射成功后,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取得成功;我国 15 项人形机器人国标正在研制

2025 年 9 月 10 日
18K金回收价格多少钱一克(2025年09月01日)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09-09)

2025 年 9 月 10 日
苹果秋季发布会新品汇总:史上最薄iPhone Air亮相,全系iPhone迈入高刷时代

苹果秋季发布会新品汇总:史上最薄 iPhone Air 亮相,全系 iPhone 迈入高刷时代

2025 年 9 月 10 日
港股IPO早播报:健康160开始招股 9月17日上市

港股 IPO 早播报:健康 160 开始招股 9 月 17 日上市

2025 年 9 月 10 日
AI午后迅速翻红,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放量冲高涨逾3%

机构建议坚守科技主线,关注科创综指 ETF 易方达 (589800)、科创板 50ETF(588080) 等配置机会

2025 年 9 月 10 日
禾湖财经
  • 登录
  • 首页
  • 24 小时
  • 行业新闻
  • 股票行情
  • 基金快讯
  • 期货市场
  • 禾湖观察
  • 期货研报
  • 国际金融
  • 外汇动态
  • 贵金属
2025 年 9 月 10 日 星期三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行业新闻
  • 股票行情
  • 基金快讯
  • 期货市场
  • 禾湖观察
  • 期货研报
  • 国际金融
  • 外汇动态
  • 贵金属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禾湖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首页 行业新闻

歼十之路

4 月 之前
在 行业新闻
阅读时间: 6 mins read
0 0
A A
歼十之路

猜您喜欢

六福内地铂金多少钱一克(2025年06月27日)

一场应对 「苏军压境、美军封海」 的备战,重塑了中国工业命脉

3 周 之前
0
员工淡定,散户疯抢!这家椰子水母公司暗盘火爆,钟睒睒秒赚500万港元?

小鹏增程下放至 G7、MONA 等,多新车迎战零跑、比亚迪

2 月 之前
0


一

1981 年年底,邓小平看到了办公桌上的一份请示报告。

报告来自时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邹家华,报告的内容是:

申请研发中国的下一代新型歼击机,预计初步投入是 5 亿元人民币。

邹家华的这份报告,递交得小心翼翼:当时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大幕,邓小平一再强调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以经济建设大局为重。

从研发经费来讲,国外研发一代新机型,至少要投入 100 亿美元以上,所以 5 亿人民币的经费看上去似乎并不多。

但是,那一年中国的全年财政收入,还不到 1000 亿人民币。

但邹家华又认为,这份报告,已经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了。

因为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已经落后太多了。

中国的自研战机之路,是从歼-5 开始的——这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模仿对象是苏联的米格-17。

歼-5 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高亚音速飞机,1959 年 5 月停产,共生产 767 架。

1960 年投入生产的歼-6,之后成为了中国空军装备最多的飞机。

歼-6 是中国根据前苏联米格-19 仿制和发展的制空战斗机,1958 年初开始研制,1960 年投入批生产,1964 年首批歼-6 战斗机交付中国空军使用,到 1983 年停产,共生产了 5205 架。

1966 年投入生产的歼-7 因为遭遇了十年文革,生产数量很少,而 1969 年首飞成功的歼-8 光定型就花了 10 年时间,等到要投产的时候,以美国 F16、法国 「幻影」2000、苏联苏 27 为代表的主战战斗机已发展到了第四代。

(注:战斗机代际划分原来有西方四代分类和俄罗斯五代分类两种,现在国际标准逐渐统一为五代分类,本文取最新标准)

1981 年 6 月 7 日,以色列空军发动了一次空中突袭,出动 14 架飞机,其中 8 架 F-16 执行轰炸任务,6 架 F-15A 担任护航任务。这 14 架四代机用超低空波浪式飞行骗过沿途雷达,从西奈半岛长途奔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往返 2000 公里,在 2 分钟内投下 16 枚炸弹,完成目标后安然返航。

人们认知中的 「二战式」 的空战,完全被颠覆。

而此时中国人民空军除了少量三代机歼-7 和歼-8 之外,列装最多的,还是数以千计的歼-6——那是强国们早就已经淘汰的二代机。

战斗机领先一代,足以对上一代打出碾压式的优势,更何况要领先两代?

空军上将刘亚洲曾用一句话点评上世纪 80 年代初的中国空军:

「中国停下来,世界却在飞。」

所以,在 1981 年的年底,邓小平最终在邹家华的那份请示报告上批了这样的字:

「新歼 (馒头注:新型歼击机)项目较为重要,前期投资 5 亿左右,目前花钱也不多,拟同意。」

砸锅卖铁,也要自己造。

二

1982 年的 2 月 11 日,宋文骢接到了一个从成都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说,要他立即前往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会议由国务院国防工办和航空工业部联合召开,会上要召开新歼项目的方案论证会,需要他去提提建议。

宋文骢当时是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611 所)的副所长和总设计师,先后参与过 「东风」113 号机、歼-7、歼-8、歼-9 和歼-7C 的设计研发工作,他提出的双发方案曾是歼-8 研制成功的重要保障。

歼-8 战斗机。歼-8 原型机于 1969 年 7 月 5 日首飞成功,1979 年完成设计定型,1980 年开始服役。2001 年 4 月 1 日,在南海被美机撞击坠海的中国飞行员王伟,驾驶的就是歼-8 II 型战斗机。

宋文骢当时正在贵州为歼-7III 型试制做技术交接工作,听到电话后,表示会立即出发。他同时也了解了一下这次会议的背景:

国家已经决定,要研发新的一代歼击机,这一代飞机不仅性能上要超过现在的歼-8,也要超过苏联当时的米格-23,要争取接近美国 F-16 战斗机的水平。

当时有两个方案。

一个方案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601 所)提出的:在歼-13(1971 年提出设计方案,但研发一直不顺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性能,争取能制造出能达到 F16 早期机型的一代飞机。

另一个方案是南昌的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605 所)提出的:在强-6(强击机)的基础上,模仿苏联的米格 23 进行改款。

由于强-6 的构造和使用感受一直都有争议,且又是仿制当时已经不算先进的米格 23,所以南昌 605 所的方案在会议前就不被看好。

而沈阳 601 所被视为中国飞机制造界 「共和国的长子」,规模大,科研力量强,主导了之前 「歼」 系列的所有飞机的研发,经验丰富,所以他们提出的这个方案,基本上已经是被认定了。

召开会议,其实就是请各路专家再论证和补充一下这个方案。

所以宋文骢接到的任务,就是带几个同事,去 「参谋」 和 「完善」 一下。

不过,宋文骢在准备行李的时候,想了想,还是把歼-9 的资料全都带上了。

说起来,歼-9 是成都 611 所难忘的一个伤痛——这是他们曾牵头研发的一个新一代歼击机机型。

从设计方案上看,歼-9 的纸面数据已经具备了和当时 F14 等早期四代机全面抗衡的能力,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底子太薄,以及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歼-9 的研制始终无法取得关键性进展,最终因为技术条件要求过高,在 1980 年被取消了计划。

歼-9 曾经的四种设计方案

但是,歼-9 的研发过程也提供了很多经验和启发。

所以,宋文骢带所有歼-9 的数据,是希望届时能给大家提供一些补充思路。

他当时完全没想到,自己这个标准的配角,后来成了主角。

三

1982 年 2 月 15 日晚,王若松忽然敲开了宋文骢宾馆房间的门。

这是正式会议的前一天,大家刚刚开了预备会,第二天准备开正式会议。

王若松是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他到宋文骢房间的目的是:「你们有什么方案要汇报吗?」

宋文骢吓了一跳:「没说过要我们带方案来啊!」

而王若松的意见很明确:这次来了 100 多位各方面的专家,你们也要谈谈你们的想法,哪怕临时给你们加点时间,也要发表意见。

宋文骢想了想,最终要了 15 分钟发言时间。

随后,宋文骢和一起来的三个同事搞了一个通宵:他们从带来的资料里摘录了一些重要数据,徒手画了一些视图和性能表,重点准备介绍下宋文骢最推崇的 「鸭式布局」。

所谓 「鸭式布局」,简单来说,就是把战斗机的水平尾翼移到了机翼之前,位于飞机前部,从飞机正面看像鸭子,故而得名。

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利用涡流,增加操控性,但这个布局在当时是非常前卫和大胆的,且会大大增加操作的复杂程度。

会议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主持人宣布了一项临时加出来的议程:

请成都 611 所副所长、总工宋文骢发言。

事实上,经过前三天的会,宋文骢听下来已经有些担心了:虽然南昌 605 所的方案缺点比较多,但沈阳 601 所的那个方案尽管论证得很详细,也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却还是给他一种感觉:

等这架飞机最终造出来,肯定已经落后其他国家的飞机了。

他认为,既然大家在 80 年代初要讨论 20 年后可以适用的主力战斗机机型,那么思路一定要再放开,胆子一定要更大。

于是,宋文骢走上台后,并没有讲解飞机,而是一上来就给大家描绘了他想象中的未来空战:

进一步的超视距 (空战双方在彼此视线之外),中距拦截,电子对抗,子母弹……

宋文骢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新一代战机达不到这些指标,那么研发它,还有什么意义?」

随后,他又谈了自己对目前飞机空中格斗能力的现状认识,拦射火控系统的发展,以及他一直想实践的 「鸭式布局」。

短短 15 分钟的发言完毕后,会场寂静无声。

过了一会,开始有一些窃窃私语,之后,忽然有一个人鼓起了掌,最终,满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大家鼓掌,不仅仅是因为有人给他们详细勾勒了未来空战的格局,而是告诉他们:我们国家也可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那次会议开了 10 天,最终的结论是:暂不公布结论。

按照原先的计划,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是要按照沈阳 601 所的方案推进的。

但最终的结论是:两个所再做一轮方案,三个月后再论证!

宋文骢代表的 611 所的那个方案,取代了南昌 605 所的方案,进入了考察视线。

四

1982 年 6 月 21 日,葛文墉完成了 「幻影 2000」 的第四次试飞。

葛文墉是新中国第一代试飞员,时任空军第八研究所所长。他从 6 月 16 日到 21 日期间,在法国完成了 「幻影 2000」 的四次试飞。

从飞机上下来,葛文墉感慨地说了一句话:「如果将来和他们的飞机对抗,除非是人家犯了错误,否则我们绝对不可能把他们打下来。」

他在回国后给飞机设计师们讲课时,进一步说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现在飞远航,飞行员必须把地图放在膝盖上,按速度表的读数和时钟记的时间估算里程,按罗盘在地图上定出当时的位置。

但 『幻影 2000』 已经计算机化了。它有平显,飞行员只要将指示标识对准地面目标,就飞到了,用不着飞行员去心算,这样又快又准。」

法国的 「幻影 2000」 是四代机,当时中国主要配备的还是二代机歼-6。

那么葛文墉为什么要去试飞 「幻影 2000」,法国人为什么又愿意让他试飞?

因为当时中国的空军除了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战机外,还有一个选择:买外国人的新飞机。

这样的好处大家都知道,除了列装快之外,人家的飞机还比我们自己的要先进得多。

但缺点也很明显:空军曾内部组织研讨了一个月,发现所有的采购费用加一起,只够买 24 架 「幻影 2000」,加上其他各种配套,前后得花上几百亿元。

最关键的是:技术还是人家的!

那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自己的战机要争气。

就在葛文墉去法国试飞的两个月前,在北京的空军招待所,又开了一场关于新歼的方案讨论会。

这一次,宋文骢带着成都 611 所 20 多名骨干参会,详细介绍和论证了他们基于 「鸭式布局」 制造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想法和方案,并且回答了各路专家的疑问和顾虑。

在会议结束后,航空部的一位副部长找到宋文骢,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你可能已经听说了,空军提出要买 『幻影 2000』 飞机,如果我们研制的把握不大,就让他们去买吧。」

宋文骢的回答是:「空军买不买飞机,那是他们的事,方案既然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我们肯定是要坚持做下去的。」

副部长就问宋文骢,他们还要做多久工作可以基本确定?宋文骢表示,还要做三轮风洞实验,一般要三年,但可以缩短到一年半。

副部长说:「一年半啊,那黄花菜都凉了啊……」

宋文骢当即承诺:「一年,就给我一年!」

果然,一年之内,宋文骢和团队完成了三期风洞实验,拿到了极为珍贵的实验数据,而 「鸭式布局」 也形成了完整的论证报告。

而他们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一个大国的新一代战斗机,从方案到列装,要经得起全方位的检验。

在之后的几年里,宋文骢和团队一起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和论证,修改了无数遍的方案,一步步勾勒出了中国新一代战机的大体轮廓。

1986 年 7 月 14 日,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准新一代的战斗机立项制造。

新一代的战机,被命名为 「歼-10」。

而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就是宋文骢——因为用的就是他当年提出的那套方案。

这一年,宋文骢已经 56 岁了。

但他义无反顾。

五

1992 年 2 月 27 日,宋文骢通过新闻得知了海湾战争停火的消息。

这场由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高科技打击,震惊了全世界:现代战争,已经可以这样打了?

而中国领导人和军方同样被震撼了:

未来的战争,别说小米加步枪,就算大炮加装甲也没用了——如果没有飞机和导弹这些空中优势,一场战争根本就不用打了。

在短短 42 天的海湾战争 「沙漠风暴」 行动中,美国领衔的多国部队,通过压倒性的空中优势打击,造成伊拉克军队 10 万人伤亡 (其中 2 万人死亡),8.6 万人被俘,损失飞机 324 架,坦克 3847 辆,装甲车 1450 辆,火炮 2917 门,舰艇 143 艘。

而美军只阵亡 148 人,多国部队阵亡 192 人。

好在令人宽慰的是,也就是在这一年,歼-10 已经完成了全金属样机的制造。

从 1986 年立项,到 1992 年完成第一架金属样机,过去了整整六年。

这六年,宋文骢和他的团队,披星戴月,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

要知道,一架战斗机,由 10 多个大系统近 100 个子系统组成,光涉及的部委就 10 多个。而且按照国际惯例,一架飞机上研制的新产品绝对不能超过 30%。超过 30%,飞机研制成功的可能性将大打折扣。

歼-10 的研发过程中采用了非常多的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率超过 60%——有人就下过断言: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宋文骢和他的团队,确实遭遇过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比如一个小小的起落架。

歼-10 的起落架要求是 「外八字」,倾斜角接近 18 度,当时国内没有办法制造,于是想到了外包。

但当时外国专家开出的价格是:265 万美元。

这还只是评估费,另外还有 1100 万美元的设计费。

看到宋文骢犹豫,外国专家表示:「你们的技术不行,你们的方案不行,你们的人员不行。这样的起落架你们是搞不出来的!你们肯定干不了的,等你们干不了的时候,随时可以再来找我们。但那时的价钱我们只能再协商了。」

歼-10 的起落架实验

这话把宋文骢听得火气上来了。

他想起当初苏联专家撤走时,他所在的试飞车间里,无论组装好的还是没组装好的飞机,全都成了钢铁垃圾。

他告诉同事:「啃别人的冷馒头,只能是乞丐。不要等,不要靠,也不要指望外国人会帮我们,我们要让歼-10 的起落架流我们自己的血液!」

之后,经过 200 多次实验,我们自主研发的起落架终于通过了验收。

给国家省了钱,但宋文骢和他的团队,却一直很清贫。

90 年代是商品经济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时代,那句 「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 从某种意义上倒也不算说错——宋文骢当时的月工资,也就是 1000 元左右。

而且出于需要,宋文骢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保密。在他 「人间蒸发」 的那些年里,他的弟弟到他家有事,看到他的书架上放了几本关于牙科的书,从此就一直相信——「我的哥哥去做牙医了」。

但这一切,在宋文骢和他的团队看来,都是值得的。

他们为之奋斗的那一刻,终于就要到来了。

六

1998 年 3 月 23 日下午 4 点,雷强终于等到了指令。

这一天,是歼-10 首次试飞的日子。但天公不作美,从早上 9 点等到下午 4 点,天气才勉强达到了试飞标准。

而雷强,就是歼-10 的首位试飞员。

要想试飞歼-10,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于宋文骢要求试飞员要全程参与飞机的设计与制造,所以空军早早就在全军范围内开始了选拔:先是抽调了 24 人,然后层层淘汰,最终圈定了 5 人试飞小组,而雷强凭借出色的技术和年轻,成为了首席试飞员。

那一天,是试飞大队的政委陪雷强走到了飞机边。政委发现,这个身经百战的小伙子脸色通红,像喝醉酒一样——当然,试飞前他是不可能喝酒的。

政委给雷强测了个脉搏:每分钟 152 跳!

经历过空中数十次险情都化险为夷的雷强,此时此刻确实是非常紧张——这是自己祖国最新一代战机的首次试飞,承载着多少人的期待!

雷强进入驾驶座舱,放下座舱盖,向飞机旁的人挥了挥手,他发现试飞局的局长在流泪。

雷强后来回忆说,这是他印象中,第一次有人在他试飞前流泪,还是他的领导。

其实他那时候已经忘了自己的危险:

试飞员本来就是一个高危职业,而他要试驾的是一架新品率超过 60% 的四代测试机,和他以前试飞过的飞机完全不同。之前就有外国专家下过断言:「就算中国造得出四代机,也培养不出四代机的飞行员。」

而国外的四代机飞行实验,都出现过摔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但雷强当时完全没有考虑 「不复还」 的问题,他登机前说的话是:「今天只要飞机不爆炸,就是缺胳膊断腿,我雷强也一定要把飞机给弄回来!」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雷强关闭了座舱盖,点火、滑出、加速、拉杆——飞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

全场的人顿时欢呼雀跃,不少人已经泪洒当场。

在按计划完成绕场三圈的飞行并完成各项测试动作后,雷强发现油表还有剩余,就向地面请示多飞了一圈,随后才驾驶飞机,稳稳地落在了跑道上。

在蜂拥赶来的人中,雷强看到了一个略显蹒跚的身影——他是已经 68 岁的宋文骢。

雷强紧紧地抱住了总设计师宋文骢:「宋总,这才叫真正的飞机啊!」

两个人都泪流满面。

七

2003 年 3 月,宋文骢在一个仪式上发表了一段讲话。

那是一个交付仪式——首批生产出的歼-10,交付中国空军率先试用。

在交付的仪式上,宋文骢说了一句让在座所有人都动容的话:「歼-10 到今年,已经 18 岁了,终于可以参军了。」

之后的时间表,似乎都顺理成章了:

2003 年 12 月,歼-10 双座型号原型机研制成功;

2004 年,中国空军开始大规模列装歼-10 战机;

2005 年,公开报道中首次出现了带有空中加油探头的歼-10 战机。

2008 年 11 月 5 日,歼-10 战机在中国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并且宣布:战机衍生出单座及双座型号,航电系统基本都由国内研发生产;

2022 年 3 月 11 日,巴基斯坦空军在卡姆拉举行首批 6 架歼-10CE 接装仪式——这是歼-10 这一代航空主战装备首次成体系、成建制出口。

而在之前六年,被称为 「歼十之父」 的宋文骢已经去世,享年 86 岁。

从 1998 年那年开始,他就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 3 月 23 日。

馒头说

1998 年的那个夏天,我和几个同学去黄山毕业旅行,途经安徽的芜湖。

一个同学爸爸的战友,是那里空军基地的领导。我们就住在了基地里的空军招待所,然后他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特别节目:参观 SU-27。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 SU-27,而且我们还被允许爬上机舱盖,每人拍了一张照。

我记得当时有一位干事和我们说:「你们知道吗?那时候,一架 SU-27,三班岗,每班 8 小时,全天 24 小时站岗。一个停机棚,就 20 万美元。」

我们几个中学生,听了直咋舌头。

后来从芜湖出来,我们几个人小声嘀咕,我对我那同学说:「你老爸那位战友,该不是泄露国家机密了吧?这种东西,是能给我们看的吗?还拍照?」

我那同学说他也不懂。反正我们几个小心翼翼,等照片洗出来了,也不敢给别人看,藏在家里,感觉是在为国家保守秘密一样。

后来有两个同学的照片找不到了,他们还猜测:「该不是国家有关部门派人来偷偷收走了吧?」

后来长大了,查了慢慢公开的资料才知道,我们是自作多情了:

我们国家 1990 年就签订了协议,1992 年就引进了 24 架 SU-7,1995 年基本完成了知识产权买断,启动了国产化。

我们去芜湖的那一年年底,基于 SU-27 的国产歼-11 已经总装完成了,1999 年就列装了。

所以我们才有参观 「原始股」 的机会。

后来每次从新闻、报纸或网上看到我们国家的战斗机画面和照片,我总会想起那一年的夏天,那架 SU-27。

我相信,后来我们国产的那些战斗机,应该都比 SU-27 要先进很多了。

其实我不能算是一个军迷,对各国各种战斗机的技术和迭代也不是很清楚。但我相信的是我们国家队科研力量,以及一代又一代人的钻研和奋斗。

那天在基地,我同学爸爸的那位战友伯伯请我们在食堂吃饭。

席间谈笑风生,然后有一位同学就说起了白天看到的那架 SU-27,说 「太酷啦!」

那位伯伯听到这句话,就放下筷子,非常严肃地对我们说:「SU-27 酷吧?但你们要相信,以后我们自己的战斗机,肯定比这个还要酷!」

那时候,我们自然不会知道,早在几个月前,我们的歼-10 已经首飞成功了。

但我一直记着这句话。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因为我们肯定能做到。

相关 文章

供需基本面有一定压力 螺纹钢短期或窄幅调整运行
禾湖观察

「抛售美国」 仍在继续!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减持美国资产

7 分 之前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澳大利亚规模达 2520 亿澳元 (约合 1660 亿美元) 的主权财富基金——未来基金 (...

9月1日金市早评:现货黄金现上下拉锯 市场继续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
基金快讯

A 股成交额连续 20 个交易日超 2 万亿元,关注 A500ETF 易方达 (159361)、沪深 300ETF 易方达 (510310) 等表现

15 分 之前

今日 A 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全市场成交额 21521 亿元,连续 20 个交易日超 2 万亿元。板块题材上,贵金属、房地产、影视院线、银行、电池板块涨幅居前,光刻机、半导体、...

  • 热门
  • 评论
  • 最新
老凤祥回收黄金多少钱一克(2025年6月27日)

国海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胡国鹏:下半年 A 股牛途在望,配置核心在科技成长

2025 年 8 月 1 日
铑多少钱一克(2025年06月27日)

人工智能+行动重磅发布!资金借道软件 ETF(515230) 布局,连续两日吸金近 2 亿元

2025 年 8 月 1 日
郑州宝泉钱币周五(6月27日)银条价格8.79元/克

老凤祥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 (2025 年 07 月 30 日)

2025 年 8 月 1 日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uccess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5 Ways Animals Will Help You Get More Business

供需基本面有一定压力 螺纹钢短期或窄幅调整运行

「抛售美国」 仍在继续!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减持美国资产

2025 年 9 月 10 日
9月1日金市早评:现货黄金现上下拉锯 市场继续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

A 股成交额连续 20 个交易日超 2 万亿元,关注 A500ETF 易方达 (159361)、沪深 300ETF 易方达 (510310) 等表现

2025 年 9 月 10 日
消费力狂飙的东南亚,正成为商家「出海」的首站

消费力狂飙的东南亚,正成为商家 「出海」 的首站

2025 年 9 月 10 日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关于禾湖
联系我们:+86 15388934451

Copyright ©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湘 ICP 备 2023006560 号-2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Home
  • Tech

Copyright ©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湘 ICP 备 2023006560 号-2

欢迎回来!

在下面登录您的帐户

忘记密码?

重置您的密码

请输入您的用户名或电子邮件地址以重置密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