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期货市场
  • 外汇动态
  • 股票行情
AI时代的知识观:重塑问题边界

AI 时代的知识观:重塑问题边界

2025 年 6 月 12 日
支付宝发布AI就业助手「晓叶」  已有1200 万岗位接入AI匹配功能

支付宝发布 AI 就业助手 「晓叶」 已有 1200 万岗位接入 AI 匹配功能

2025 年 9 月 10 日
调降销售环节费率!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顺利收官

历史新高!A 股两融余额突破 2.3 万亿元,与 2015 年大不同,如何选股,如何避坑,操作建议来了→

2025 年 9 月 10 日
重新定义牛奶?这杯细菌产的牛奶,你会尝试吗?

规模再创新高,航空航天 ETF(159227) 连续 8 日获资金净流入

2025 年 9 月 10 日
当历史新高又被刷新 投资者又该如何配置黄金?

当历史新高又被刷新 投资者又该如何配置黄金?

2025 年 9 月 10 日
28家上市券商「发红包」:拟中期分红188亿元;投研老将徐志敏告别中泰资管 | 券商基金早参

9 月 5 日百泰黄金 1013 元/克 铂金 278.8 元/克

2025 年 9 月 10 日
28家上市券商「发红包」:拟中期分红188亿元;投研老将徐志敏告别中泰资管 | 券商基金早参

老款电动自行车抢疯

2025 年 9 月 10 日
化工龙头ETF(516220)连续4日净流入,资金积极布局,机构:看好化工龙头和新材料成长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国新办发布会聚焦 「十四五」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 年 9 月 10 日
天辰生物陷经营双重压力:产品未商业化,累亏超3亿,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大失血」|IPO观察

天辰生物陷经营双重压力:产品未商业化,累亏超 3 亿,经营性现金流持续 「大失血」|IPO 观察

2025 年 9 月 10 日
企业级AI管理平台:知识利用率提升60%,开发周期压缩50% | 创新场景

美联储 9 月会议在即,米兰可能赶不上 「末班车」!

2025 年 9 月 10 日
圣火科技:上市前夕惊现「清仓式」分红,一口气将11年沉淀的利润「清空」|IPO观察

圣火科技:上市前夕惊现 「清仓式」 分红,一口气将 11 年沉淀的利润 「清空」|IPO 观察

2025 年 9 月 10 日
9月9日投资避雷针:9连板人气股公告 收购方资金未到位且暂无资产注入计划

9 月 9 日投资避雷针:9 连板人气股公告 收购方资金未到位且暂无资产注入计划

2025 年 9 月 10 日
铱回购一克多少钱(2025年09月01日)

政策技术共振催化,新能源汽车板块进入修复周期,新能源车 ETF(515030) 小幅调整

2025 年 9 月 10 日
禾湖财经
  • 登录
  • 首页
  • 24 小时
  • 行业新闻
  • 股票行情
  • 基金快讯
  • 期货市场
  • 禾湖观察
  • 期货研报
  • 国际金融
  • 外汇动态
  • 贵金属
2025 年 9 月 10 日 星期三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行业新闻
  • 股票行情
  • 基金快讯
  • 期货市场
  • 禾湖观察
  • 期货研报
  • 国际金融
  • 外汇动态
  • 贵金属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禾湖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首页 行业新闻

AI 时代的知识观:重塑问题边界

3 月 之前
在 行业新闻
阅读时间: 1 mins read
0 0
A A
AI时代的知识观:重塑问题边界

猜您喜欢

说好的消费降级,为何小米YU7 3分钟卖掉20万台?

说好的消费降级,为何小米 YU7 3 分钟卖掉 20 万台?

2 月 之前
0
Review of New Audi Q Series Cars

Review of New Audi Q Series Cars

7 年 之前
0


文 | 沈素明

在一个连中学老师都开始用 AI 备课的时代,我们竟然还在重复 「知识是力量」「知识是智慧的起点」 这类陈词滥调。最可怕的,不是说这话的人太落后,而是说这话的人正握着话筒、坐在主讲台中央、被视为知识本身的代言人。他们用哲学引用包装空洞的感性,以人文怀旧掩盖结构性真相,在人工智能正改写人类知识边界的当口,仍喋喋不休于 「柏拉图对知识的定义」、「怀特海的浪漫阶段」,仿佛 AI 不过是一次教材升级,而不是一次文明颠覆。

这种知识观的问题不在于 「错」,而在于它已经不构成问题。

它所讲述的不是世界的运行方式,而是一个温室里的回忆录。在那些复述中,知识仍是一种 「人类意志下的结构性积累」,仍是可以凭借 「阅读、分析、沉淀」 而通往智慧的线性过程。但真正的 AI 时代,知识早已不再是一条由人类主导的河流,而成为一个由模型、算法、数据结构、接口调用构成的巨型认知装置。你不再是 「知识的拥有者」,甚至不是 「学习的主人」,你只是整个知识机制中被定义、被引导、被反馈的一个用户。

这才是我们真正应当追问的——AI 时代,知识到底还属于谁?问题还能由人类提出吗?答案真的重要吗?

一、知识早已 「脱人化」:我们还在说理,它已经开始算计

在 AI 的语境下,知识早已完成 「脱人化」,变成了一个没有主体、只有结构的系统性分发过程。GPT 训练的每一次迭代,不再依赖个体的智慧积累,而是依靠千亿级别的语料输入与模型反馈;B 站一个 30 万播放的视频,其内容走红与否,不取决于它的知识含量,而是标题点击率与推荐算法权重。

这不是知识的退化,而是知识生产机制的转向:

在这个结构中,「真理」 已不是知识的核心目标,「被使用」 才是;「理解」 不再是知识价值的验证,「调用效率」 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 「知识塑造人格」「思想提升灵魂」 的说法,放在 AI 主导的知识场中,只是一种浪漫的遗物,甚至是一种集体自欺。

但遗憾的是,今日大量知识工作者仍沉醉在 「整理世界」 的幻觉里,他们以为我们要面对的是 「AI 对知识人的挑战」,但真正的问题是:AI 正在取消 「知识人」 这个角色本身。

这不是 「角色互换」 的时代,这是话语权置换的时代。你以为你还在阅读,实际上你在 「被推荐」;你以为你在提问,实际上你在完成系统预设好的 「问题菜单」;你以为你拥有知识,其实你只是那一刻的访问权。

如果你不能定义问题,就注定只能被定义。

这一切的核心,不在于你是否会用 AI,而在于你是否还能提出 「有原创性的问题」。知识真正的力量,不是 「回答正确」,而是 「定义问题」。

AI 不是老师,它是答案之海,但真正能定义答案价值的,只有问题的设定者。

而我们正处在一个 「问题权力」 正在转移的时代。

这是一次彻底的 「问题边界塌陷」 过程。原本的提问权,是智者的凭证;如今的提问系统,是平台的产物。

知识的此岸,是个体创造问题;彼岸,则是算法布设答案。

因此,真正的知识转型,不是 「学用 AI」,而是 「重构提问的结构与权限」。

这一点,才是我倡导的 「AI 时代知识观」 的真正起点。

二、AI 时代的知识观:必须从 「四重转变」 重新出发

过去,我们认为知识的演进是 「经验—逻辑—体系—智慧」 的进程,每一代人都通过学习累积前人的思想,站上时间的阶梯。而如今,AI 的加入打破了这个线性结构,知识不再是 「积累」,而是 「生成」;不再是 「内化」,而是 「调用」;不再是 「理解」,而是 「预测」。它不是传统知识观的延续,而是范式的更替。

我们需要从四个层面理解知识观的彻底变革。

传统认知中,谁读得多、记得牢、理解深,谁就拥有 「知识」。知识是一种储存在脑中的静态资源。

但 AI 时代,知识的核心在于 「你是否有权限调用」。谁拥有模型、谁定义接口、谁设计使用路径,谁才是真正的知识控制者。

这意味着,未来不再是 「有知识的人更强」,而是 「懂路径的人更快」。

我们曾相信,理解是知识的终极价值:你思考、你沉淀、你反复体悟,这是成为智慧之人的路径。

但 AI 不是在 「理解」,而是在 「压缩」:

换句话说,AI 用非人类的认知机制重构知识。它不是思考出来的,是 「权重」 训练出来的。它所 「知道的」,是概率/密度最高的表达方式。

因此,人类如果还抱着 「理解万物」 的线性幻想,终将陷入一种极端焦虑:你永远比不过一个不懂你但比你懂你的系统。

大多数教育、管理与研究系统仍然以 「标准答案」 为价值锚点,这本质是工业时代的知识观:高效、可复制、可验证。

但 AI 时代,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不是 「一个对的结论」,而是 「一个能持续引导生成的模型」。

这背后的观念转移极为关键:

也就是说,未来的知识不是封闭的终点,而是系统性的起点。

最致命的一点是——传统知识观依赖于权威认证:论文、出版物、讲座、职称、头衔。这些机制曾是社会构建信任的基石。

但 AI 时代,信息爆炸使得 「权威」 崩解,「张力」 成为新的判断机制:

这其实已经可以从绝大多数媒体的内容分发逻辑中看到:只有制造认知偏差与对抗,才有流量和反馈。

那么,一个真正的知识人,在这个时代必须具备的是:构造张力、引爆反馈、操盘共识的能力,而非只是 「积累知识」。

「沈素明式知识观」(抱歉我目前想不出更好的命名方式) 的核心命题是:

重构提问的边界,重塑知识的作用机制,在以上四重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我想提出 AI 时代的知识观,不再从 「知识本体」 出发,而是从 「提问权结构」 切入。

这不是技术焦虑的反应,也不是怀旧人文主义的姿态,而是一次战略性回应:

所以,真正的认知能力,不是记得多、懂得多,而是:

这才是 AI 时代的 「智慧」。

传统知识观 vs AI 知识观切换路径图

三、新知识观的落地场:组织如何重建,个体如何突围

重塑知识观不是一场形而上的哲学游戏,而是一次对生存机制的更新换代。它决定了组织是否还能学习、个体是否还能进化、产业是否还能演化。接下来,我们必须分别回答:在新的知识范式下,组织、个体、产业究竟该如何行动?

多数企业的知识管理,仍停留在 「流程标准化」 与 「知识库建设」 阶段。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它假定 「正确答案」 是存在的,而组织要做的是 「传承」。

但 AI 已让所有标准答案贬值——你只需问 ChatGPT,就能得到行业最佳实践的摘要、SOP、分析框架。

所以,企业要转型为真正的 「智慧型组织」,必须做两件事:

·构建提问机制:设立 「系统性提问者」 岗位 (如战略假设官、认知验证官),专门负责构造挑战性问题,推动组织思考。

·建立问题追踪系统:如 「未解问题池」,记录每次战略会议或执行落地中的关键疑问,并在 AI 工具辅助下持续迭代。

AI 已经打破了知识不对称,也颠覆了 「名校—高薪—安全」 的路径依赖。未来的个体竞争,不在于你学了什么,而在于你能否设计出新的认知场域。

这意味着三件事:

我们真正需要培养的,不是更多的 「知识专家」,而是更多的 「认知建筑师」。

很多产业过去靠的是信息稀缺吃红利——谁掌握更多数据、信息、研究报告,谁就是赢家。但 AI 让信息无门槛暴露,「内容溢出」 成为新常态。

未来产业的知识竞争,将取决于谁能驾驭复杂性:

这背后不是信息的多少,而是知识观是否进化。那些仍靠 「行业经验+总结文档」 在做决策的企业,将在下一轮知识跃迁中彻底出局。

四、你还在找答案,而时代已经换了问题

我们今天之所以焦虑,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不够认真的学习,而是因为我们沿用了错误的知识地图,在一个早已不存在的地形上兜圈子。

真正的知识,不再是 「知道」,而是 「能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真正的教育,不再是 「教知识」,而是 「教如何质疑知识」。

真正的智慧,不是拥有答案,而是敢于走进无人回答的问题深处。

所以,最后只剩一个问题值得你带走:

这,才是你存在的价值。

相关 文章

支付宝发布AI就业助手「晓叶」  已有1200 万岗位接入AI匹配功能
贵金属

支付宝发布 AI 就业助手 「晓叶」 已有 1200 万岗位接入 AI 匹配功能

3 分 之前

【TechWeb】9 月 10 日消息,在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支付宝数字就业团队正式发布 AI 就业助手 「晓叶」,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数字人技术,进...

调降销售环节费率!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顺利收官
股票行情

历史新高!A 股两融余额突破 2.3 万亿元,与 2015 年大不同,如何选股,如何避坑,操作建议来了→

5 分 之前

历史新高!A 股两融余额突破 2.3 万亿元,与 2015 年大不同,如何选股,如何避坑,操作建议来了→

  • 热门
  • 评论
  • 最新
老凤祥回收黄金多少钱一克(2025年6月27日)

国海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胡国鹏:下半年 A 股牛途在望,配置核心在科技成长

2025 年 8 月 1 日
铑多少钱一克(2025年06月27日)

人工智能+行动重磅发布!资金借道软件 ETF(515230) 布局,连续两日吸金近 2 亿元

2025 年 8 月 1 日
郑州宝泉钱币周五(6月27日)银条价格8.79元/克

老凤祥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 (2025 年 07 月 30 日)

2025 年 8 月 1 日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uccess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5 Ways Animals Will Help You Get More Business

支付宝发布AI就业助手「晓叶」  已有1200 万岗位接入AI匹配功能

支付宝发布 AI 就业助手 「晓叶」 已有 1200 万岗位接入 AI 匹配功能

2025 年 9 月 10 日
调降销售环节费率!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顺利收官

历史新高!A 股两融余额突破 2.3 万亿元,与 2015 年大不同,如何选股,如何避坑,操作建议来了→

2025 年 9 月 10 日
重新定义牛奶?这杯细菌产的牛奶,你会尝试吗?

规模再创新高,航空航天 ETF(159227) 连续 8 日获资金净流入

2025 年 9 月 10 日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关于禾湖
联系我们:+86 15388934451

Copyright ©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湘 ICP 备 2023006560 号-2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Home
  • Tech

Copyright ©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湘 ICP 备 2023006560 号-2

欢迎回来!

在下面登录您的帐户

忘记密码?

重置您的密码

请输入您的用户名或电子邮件地址以重置密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