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7 月 18 日电 (记者唐诗凝、韩佳诺) 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有哪些新亮点?国新办 18 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回应关切。
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
「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步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4%,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展现出较强韧性,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25.7%,基本保持稳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
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工业大省 「挑大梁」 作用突出,31 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并全部实现同比增长,8 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动能不断积蓄。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延续较好增势,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35.5%。
以 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 3.4 个百分点。持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超过 20%,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加大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支持 1241 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高质量发展。连续 5 年组织开展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上半年,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过 360 万家,促成交易订单金额近 82 亿元,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超过 86 亿元。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和数据集落地运营,开源 550 多万条训练数据,加快在多领域下应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35.6% 和 25.5%。」 谢少锋表示,以融合促创新、促发展,正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更加壮大,上半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近 41 万件,成交额超过 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2%;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截至 6 月底,已建成 33 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制造业中试平台是输出中试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制造业中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谢少锋表示,当前,聚焦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技术等 6 个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打造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促进中试资源的互联互通。
「我们已将 2400 余家中试平台纳入储备库,并从中遴选产生 241 家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力争在今年底,培育 5 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谢少锋说。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端产业发展。谢少锋介绍,上半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5%,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 23.3%。
与此同时,数字化赋能加快推进。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6 月底,5G 基站总数达到 455 万个,目前,5G 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 97 个大类中的 86 个,「5G+工业互联网」 项目建设超过 1.85 万个。
软件产业的稳健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业 「智改数转」 的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1 至 5 月,软件业务收入 55788 亿元,同比增长 11.2%,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 5855 亿元,同比增长 11.2%。截至 6 月底,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产品种类超 1200 款,总量超 11.9 亿台。
谢少锋表示,将扎实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市场化思维、法治化理念加强行业治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