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期货市场
  • 外汇动态
  • 股票行情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稳守31万亿,将打破半年末「缩水」魔咒?存款搬家立功,估值整改影响有限

融资≠续命,AI 公司靠什么活下来?

2025 年 7 月 25 日
中际旭创市值首超东方财富,「光」含量超50% 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涨超3%

大电池救得了增程车吗?

2025 年 9 月 11 日
收评:创业板指涨近1% 两市成交额缩量逾5000亿元

运行平稳 产业企业积极参与

2025 年 9 月 11 日
9月1日金市早评:现货黄金现上下拉锯 市场继续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

水贝铂金多少钱一克 (2025 年 09 月 05 日) 参考价格

2025 年 9 月 11 日
收评:创业板指涨近1% 两市成交额缩量逾5000亿元

摩根大通 CEO:「特朗普冲击」 仍未完全显现,美联储降息作用不大!

2025 年 9 月 11 日
六个月建仓期接近尾声,徐彦新基仍没动静,投资者:我在这基金里躲牛市

六个月建仓期接近尾声,徐彦新基仍没动静,投资者:我在这基金里躲牛市

2025 年 9 月 11 日
从市值60亿到不足1亿:车车科技遭遇现实困境与规模增长挑战

报告显示我国能源和产业转型成效显著

2025 年 9 月 11 日
新华财经晚报:8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07.9万辆

新华财经晚报:针对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六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2025 年 9 月 11 日
电动自行车新规喜忧参半

水贝金条价格今天多少一克 (2025 年 09 月 05 日)

2025 年 9 月 11 日
大股东所持29% 股权流拍 二股东宣布减持 *ST万方二拍压力与退市风险叠加

年内股价涨超 30%,A 股公司宣布:减持回购股份,负债率超 85%,连续多年亏损总和已超募资额

2025 年 9 月 11 日
债市日报:9月3日

iPhone Air 有新意没爆点?华尔街的真实反应远比发布会冷静

2025 年 9 月 11 日
尿素基本面支撑偏弱 玻璃盘面延续阶段性底部盘整趋势

20cm 速递|20cm 高弹性+0.2% 低费率,创业板新能源 ETF(159368) 乘固态电池政策东风迎布局窗口

2025 年 9 月 10 日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62285.html

公募名将卸任潮继续,刘格菘卸任已管近 7 年产品,周智硕独管

2025 年 9 月 10 日
禾湖财经
  • 登录
  • 首页
  • 24 小时
  • 行业新闻
  • 股票行情
  • 基金快讯
  • 期货市场
  • 禾湖观察
  • 期货研报
  • 国际金融
  • 外汇动态
  • 贵金属
2025 年 9 月 11 日 星期四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行业新闻
  • 股票行情
  • 基金快讯
  • 期货市场
  • 禾湖观察
  • 期货研报
  • 国际金融
  • 外汇动态
  • 贵金属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禾湖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首页 行业新闻

融资≠续命,AI 公司靠什么活下来?

2 月 之前
在 行业新闻
阅读时间: 5 mins read
0 0
A A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稳守31万亿,将打破半年末「缩水」魔咒?存款搬家立功,估值整改影响有限

猜您喜欢

杀疯了,中国车企狂攻日系腹地,最后堡垒要被击穿

杀疯了,中国车企狂攻日系腹地,最后堡垒要被击穿

4 月 之前
0
Trump Dismisses EU's Offer of Zero-for-Zero Tariff on Cars and Industrial Goods

Trump Dismisses EU's Offer of Zero-for-Zero Tariff on Cars and Industrial Goods

5 月 之前
0


AI 创业的黄金时代,也是尸横遍野的修罗场,别让你的梦想死于现金流断裂。

技术再炫酷,拿不到融资是等死,拿到了乱烧钱是找死。

风口之下,99% 的 AI 创业者,都倒在了没算清这本 「账」 上。

一、什么是 「估值生意」?

「估值生意」 的本质,说白了就是一场关于 「未来梦想」 的大型拍卖会。

创业者站在台上,激情描绘着一个技术颠覆世界、用户蜂拥而至、最终垄断市场的宏伟蓝图。投资者们则竞相出价,赌的就是这个描绘中的未来能成真,而且能成得特别大、特别快。

支撑这个梦想的核心逻辑,在于追求那种 「赢家通吃」 的网络效应——用户越多产品越好用,产品越好用用户就越多,最终形成难以撼动的垄断地位;或者押注于某种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一举改变行业规则。

但这场美梦有个残酷的前提:它需要源源不断的巨额资金来喂养。

在 AI 这个领域,这场 「估值游戏」 的门槛高得吓人,训练强大的 AI 模型就像养一只吞金兽,算力 (那些贵得要命的显卡和服务器)、海量的数据、以及顶尖人才的薪水,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

而且,AI 不是一锤子买卖,模型需要像手机系统一样不断升级迭代,这又是个无底洞。

尤其在像 ChatGPT 那种 「基础大模型」 的层面,规则更残酷,只有最顶尖的少数玩家能活下来并通吃大部分利益,其他人连汤都喝不上热乎的。

所以,看似光鲜亮丽的 「估值」 之路,对多数创业者而言,其实是非常容易掉进去的深坑。

第一个大坑叫 「技术迷魂汤」。

很多团队容易陶醉在自己的技术有多牛、参数有多高、论文有多炫上,觉得 「酒香不怕巷子深」。

结果呢?实验室里的宝贝,用户根本不会用、不想用,或者压根没解决他们真正的痛点。技术是发动机,但车造得不符合路况、没人愿意买票上车,再强的发动机也只能在原地轰鸣,烧干油箱 (也就是资金)。

忽略了产品怎么做得让普通人爱不释手,忽略了市场到底在哪、客户到底要什么,更忽略了实实在在怎么赚钱回血,技术再领先也可能变成一场昂贵的自嗨。

第二个要命的陷阱是 「融资续命瘾」。

这种模式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飙车,但油箱 (资金)必须不停地有服务站 (下一轮融资)接力加油。公司的估值和生存,完全绑死在能否按时拿到新钱上。

一旦遇到经济寒冬,投资人捂紧了钱包,或者你自身的用户增长、收入数据没达到讲给投资人听的 「故事」 水平,麻烦就大了。融不到资,工资发不出,服务器欠费,关键项目停摆,团队人心惶惶甚至分崩离析……

这就陷入了一个恐怖的 「死亡螺旋」:数据不好看 -> 融不到资 -> 砍项目裁员 -> 数据更差 -> 彻底融不到资 -> 关门大吉。命脉捏在别人手里,滋味可不好受。

第三个陷阱有点反直觉,叫 「规模不经济悖论」。

按常理,用户越多,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成本应该越低,利润就越高,对吧?但在很多 AI 应用,尤其是面向海量普通用户 (ToC)的场景里,这个逻辑可能失效。

用户暴增确实能摊薄一些基础成本,但 AI 模型的 「胃口」 也在变大——为了服务更多用户、提供更好体验,你得不断投入巨资训练更大更强的模型,这成本蹭蹭往上涨。

同时,用户多了,合规压力 (比如数据隐私、内容审核)像紧箍咒一样越收越紧,合规成本飙升;客服需求爆炸性增长,养一个庞大的客服团队又是沉重负担。

算下来,新增用户带来的那点边际收益,可能还盖不住模型升级、合规和客服新增的巨额开支,规模越大,亏得反而可能越狠。

最后一个陷阱是 「护城河变沙滩」。 尤其在 AI 应用层,很多创业公司的产品是建立在别人的地基 (比如开源的 AI 模型或者大厂提供的 API)之上的,就像用乐高积木搭房子。

这确实降低了起步门槛,能快速推出产品。

但坏处是,你能搭,别人也能搭,而且可能搭得更快、更便宜、更好看。

你引以为傲的 「技术壁垒」,很可能几个月就被竞争对手复制甚至超越了。

当你的产品没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比如独特的数据、极致的用户体验、深厚的行业理解),仅仅靠 「我也能用 AI 做这个」,那么支撑你高估值的逻辑就非常脆弱。

投资人一旦发现你的 「独门秘籍」 其实谁都能学,热情会迅速冷却,估值就可能像沙滩上的城堡一样,潮水 (竞争)一来就垮掉。

「估值生意」 玩的是心跳,赌的是未来。

它可能催生巨头,但路途险象环生,对创业者的战略定力、融资能力和风险承受力都是极致考验。

尤其在烧钱如流水的 AI 战场,没有金刚钻 (真正深厚的技术壁垒或清晰的商业化路径),真别轻易揽这瓷器活。

理解这些陷阱,不是为了吓退创业者,而是为了更清醒地上路,知道哪里可能有坑,提前备好拐杖 (比如现金流)或者选择绕行。

活着,才有资格谈论未来。

二、关于现金流生意

相比于 「估值生意」,「现金流形式的生意」 干的则是更实在的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卖的是用户此刻就能摸得着、用得上的价值。

它的核心逻辑异常清晰朴素:我的产品能立刻解决你的问题,你觉得值,就掏钱;我收上来的钱,覆盖掉成本还有盈余,就能养活团队、持续改进产品、继续发展壮大。

不靠画大饼融资续命,自己就能造血奔跑。

听起来有点传统?但在烧钱成风的 AI 江湖里,这种 「自力更生」 的模式,尤其是在面向具体应用场景的层面 (应用层),正散发出越来越耀眼的智慧光芒,而 Midjourney 算是这条路上面颇具参考价值的案例之一。

为什么 AI 应用特别适合玩转 「现金流」?

关键就在于它能把 「虚」 的技术变成 「实」 的体验和账单。

好比 Midjourney,你付了订阅费,敲几个字进去,几秒钟后一张精美的图片就蹦出来了,魔法般的价值瞬间兑现,童叟无欺。用户觉得这钱花得值,下次还会续费。

这种即时可感的价值交付,是建立稳定收入流的基石。

而且,AI 服务天生就长着一副 「订阅制」 的脸——用户每次使用都要消耗算力 (电费、服务器租金)、调用模型能力、享受持续更新的新功能。

按月或按年收费,既符合用户按需使用的习惯,又能给创业者带来稳定、可预测的经常性收入,就像开通了一条现金流的小溪,涓涓不断。

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只要你的技术架构够高效 (比如服务器调度更聪明、代码优化得更好),服务单个用户的平均成本是有机会被摊薄的,这就是边际成本可控的魅力。

更妙的是,那些真金白银付费的用户,才是产品最好的老师。

他们抱怨哪里不好用、渴望什么新功能、实际怎么使用产品,这些反馈比任何市场调研都精准。

创业者根据这些反馈快速改进产品,产品更好用了,就能吸引和留住更多付费用户,收入继续增长...... 这就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 「赚钱-改进-赚更多钱」 的黄金闭环,生生不息。

Midjourney 的成功,不是偶然撞大运,而是把 「现金流生意」 的精髓玩到了极致,处处透着独到的一股 「狠」 劲。

它没有盲目跟风去烧钱训练包罗万象的 「通用大模型」,而是心无旁骛地死磕 「文生图」 这一个垂直领域,把生成图片的速度、质量、操作的易用性打磨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用户要的就是又快又好的图片,它精准地给到,绝不拖泥带水,产品力就是它最硬的拳头。

它也没砸巨资投广告,而是扎根在 Discord 这个平台,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作者大本营。

用户在这里晒图、交流心得、学习技巧、互相激发灵感。

这种强互动不仅带来了惊人的归属感和粘性 (用户来了就不想走),更产生了强大的网络效应——精彩的创作吸引新用户,新用户加入又产生更多精彩创作。国内的即梦,也是差不多类似的模式。

结果就是获客成本 (CAC)被压到极低,几乎靠用户口口相传和社区吸引力自然增长;同时用户因为深度参与和获得价值,愿意长期订阅,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LTV)被拉得很高。

一低一高,利润空间自然就出来了。

它的订阅制也简单得让人舒服,多少钱对应多少生成次数、什么功能,明码标价,层级分明,想用就买,不用签复杂合同,没有漫长的销售扯皮,用户决策成本低,公司运营效率高。

虽然具体技术细节是黑箱,但业内公认它在技术架构和成本控制上极其高效。

在算力就是金钱的 AI 世界,能把每分钱算力都榨出最大价值,毛利率自然好看,这是它盈利能力的坚实底座。

而另一个最令人佩服的是创始团队的定力。

在 AI 融资狂潮中,面对动辄数亿、数十亿美金的诱惑,他们硬是顶住了压力,在一定期间内,坚持不拿外部风投。

这意味着他们不必为了迎合资本对 「规模」 和 「速度」 的疯狂追求而扭曲产品、烧钱换增长,也不必被资本意志左右方向。

他们只对一件事负责:做出用户爱不释手、愿意持续付费的好产品。这份对商业本质 (产品、用户、收入)的极致专注和战略定力,在浮躁的 AI 圈堪称一股清流,也是其独立盈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所以说,Midjourney 的范式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在 AI 的世界里,技术固然炫目,但能活得好、活得久的,往往是那些能清晰定义当下价值、并高效地将价值转化为现金流的玩家。

它证明了,即使不玩 「估值」 的资本游戏,不依赖一轮又一轮的输血,单凭极致的产品、聪明的运营、健康的商业模式和对用户价值的坚守,AI 创业公司一样可以蓬勃发展,甚至成为闷声发大财的行业标杆。

这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一种更稳健、更可持续、也更考验真功夫的成功路径。

它给所有在 AI 应用层耕耘的创业者指明了一条金光大道,与其沉迷于描绘遥不可及的万亿蓝图,不如先想想,明天怎么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为你今天的成果买单。

三、「双轨制」 的生存策略

但如果是新手或者资金本就不是特别充足的人去搞 AI 创业,就有个两难选择:只盯着未来巨大的梦想 (高估值),可能钱烧光了还没做成;但只顾眼前做点小生意赚快钱 (现金流),又可能永远做不大,失去真正的机会。

那怎么办?

答案我会推荐大家用 「双轨制」 去构建你的资金模式。

也就是一边做点能马上赚钱的实在小功能,养活团队;另一边,同时投入资源去追求那个真正的大梦想。

为什么非得这么干? 其实就是为了既不会中途饿死,又能坚持走向伟大的目标。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 「双轨制」 怎么玩。

「双轨制」 不是让你左右摇摆,而是教你如何在 「仰望星空」 描绘未来估值故事的同时,更要 「脚踏实地」 确保今天就能赚到活命的钱。

在筹谋你的创业时,你必须要问几个问题:

你的价值内核究竟是什么? 

你提供的 AI 解决方案,是真真切切解决了用户夜不能寐的 「痛点」(比如用 AI 自动化节省企业 80% 的重复人力),还是仅仅是个锦上添花的 「痒点」(比如一个可有可无的趣味小工具)?

用户用了你的东西,价值是立竿见影就能感受到、愿意立刻掏钱 (如 Midjourney 秒出美图),还是需要你花几年时间教育市场、培育用户习惯?

你的核心壁垒,是拥有颠覆性的独家黑科技,还是在于你比别人更懂某个细分行业的门道、能把技术产品化得极其易用、或者掌握着别人难以复制的独特数据源?

想不清楚这个 「我是谁、我能提供什么独特价值」 的根本问题,后面的路全是空中楼阁。

行动上,哪怕你梦想着成为下一个 AI 巨头,也要逼自己在早期就设计出一个 「最小可行商业化单元」(MVC)—— 一个最简化但能直接向用户收钱的核心功能或服务包。

哪怕只找到 10 个、100 个愿意付费的早期用户,其意义也远胜于百万免费用户。这是对你价值假设最残酷也最真实的验证场,能救命。

千万别把 「现金流」 仅仅当作融资失败后的备胎!它是你呼吸的氧气、谈判的筹码、试错的底气,是你作为创业者的生命线,必须将 「正向现金流」 提升到战略核心目标的高度。

如何构建这条生命线?

路径很多,关键要匹配你的价值内核。

「订阅制」 是条黄金大道, 特别适合提供持续性价值的服务 (如 AI 助手、分析工具)。

重点在于设计巧妙的分层——找到用户最愿意持续付费的核心价值点是什么?是生成次数、高级功能、优先响应还是专属数据?分层定价,精准收割。

「API 货币化」 则是技术实力的高效变现器。 把你的核心 AI 能力封装成简单易用的接口,卖给其他开发者或企业,让他们集成到自己的产品里。

你专注技术,他们开拓市场,双赢。

对于调用量波动大、资源消耗明显的场景 (如 AI 绘图、视频生成),「效果付费」 或 「消耗制」(按生成次数/计算时长收费)可能更公平且灵活。

而 「Freemium」(免费增值)模式玩好了是引流神器,玩砸了就是成本黑洞。

精髓在于设计那把锋利的 「价值剪刀差」——免费版足以吸引人、教育市场、收集宝贵数据,但必须巧妙地让用户感受到付费版的核心价值诱惑 (比如解锁关键功能、去除烦人限制、获得质的提升), 让他们心痒难耐,心甘情愿升级。

记住,现金流的目的是让你活下来并持续进化,不是为了做账面上的虚假繁荣。

至于 「估值」,最大的误区就是把融资当成了创业的终极目标,让整个公司战略围着 「融资故事」 转。

这是本末倒置,极易翻车。

融资,永远只是服务于你核心战略的一个工具和加速器,绝不是战略本身。

什么时候才该主动去按下这个加速键?关键在于 「择时与择势」,要么是你的技术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关键突破,足以拉开代际差距;要么是市场突然爆发,出现了必须快速抢占的窗口期 (比如某个法规变化带来新需求);要么是出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你需要快速融资构筑护城河 (比如收购关键数据源、锁定顶尖人才)。

这里有个关键认知:健康的 「现金流」 业务,不是 「估值」 的敌人,反而是它最强大的盟友和基石。

当你带着实实在在的收入、稳定的用户增长、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去谈判时,你面对投资人的腰杆是硬的。

你的估值不再仅仅基于 PPT 上描绘的虚幻未来,而是建立在扎实的业务表现上 (比如你的毛利率、用户留存率、单位经济模型)。

这样的故事更可信,更能吸引那些着眼长期价值的 「聪明钱」,而不是追逐风口的赌徒。

融资拿到钱之后,更要头脑清醒,这笔巨款必须用于 「加速」 已经被验证有效的增长飞轮, 比如把已验证成功的模式复制到新市场、投入研发深化你本就领先的技术护城河、或者挖来能带来质变的关键人才。

绝对!不能!用于填补无底洞式的亏损,或者盲目扩张到未经考验的新领域!

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刀刃就是能带来更多收入和更强壁垒的地方。

这样的 「双轨制」 的精妙,在于 「现金流」 与 「估值」 两条轨道并非平行,而是能动态交织、互相赋能,形成一种更高阶的协同艺术。

最经典的打法就是 「现金流养估值」,像 Midjourney 那样,早期完全不靠融资,靠扎实的订阅收入养活团队、打磨产品、积累起庞大的忠实用户群和宝贵的使用数据。

当根基打牢,产品价值被市场充分验证,用户口碑爆棚时,这时如果你需要或选择融资,你的故事将无比性感且可信,估值自然水涨船高。

反过来,在合适的时机引入融资,也能 「估值加速现金流」,比如利用融到的钱,快速扩充销售团队抢占关键大客户,加大品牌投放提升行业影响力,或者高薪引进牛人优化产品,这些动作能显著加速你核心现金流业务的规模和效率,让收入增长曲线变得更陡峭。

在业务布局上,也可以考虑 「核心+探索」 的组合,让主力产品 (尤其是已被验证的)坚定不移地走现金流路线,保证公司生存和基本盘稳固;同时,用一部分资源 (甚至利用融资来的钱)去孵化更具颠覆性、风险更高但潜在回报巨大的探索性项目,冲击 「估值」 高峰。

这样即使探索失败,也不至于动摇根基。

而贯穿这一切的,是必须融入团队骨髓的 「组织心智与文化」,无论是否拿了融资,都要在公司内部根植成本意识、效率至上和对用户价值的极致敬畏。

融资成功了,又会很容易滋生 「烧钱文化」——大手大脚、追求表面光鲜、忽视单位经济模型,这是慢性毒药,要警惕,保持创业初期那种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专注解决用户真问题的务实作风。

我建议创业者学习 Midjourney,不只是学它的订阅制,更要领悟其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

社区,是他们筑起的无形却最坚固的护城河。

在 Discord 里,用户创作、分享、互助、反馈,形成了强大的归属感和网络效应。这不仅极大降低了获客成本 (CAC),更因为深度参与和高度粘性,显著提升了用户的终身价值 (LTV)和品牌忠诚度,这是砸钱买流量永远达不到的境界。

效率,是他们在算力绞肉机中生存下来的硬核竞争力。 虽然技术细节保密,但其架构在成本控制上的高效是公认的。

在 AI 世界,模型迭代和推理的算力消耗是天文数字,你的技术是否足够 「抠门」?代码是否足够优化?运维是否足够智能?这直接决定了你是盈利还是流血不止。

持续优化效率,就是持续提升生存概率。

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现金流与估值的双轮驱动,在合适的时机踩下合适的油门,同时永葆对效率的极致追求和对用户价值的虔诚敬畏,你才能在 AI 创业这场充满不确定性的长跑中,不仅活下来,而且活得健康,最终跑赢对手。

现金流是氧气,估值是助燃剂;没有氧气,再猛的燃料也会瞬间熄灭;而用好助燃剂,则能让你的火焰燃烧得更久、更亮。 Midjourney 已经照亮了一条路,证明不靠疯狂融资也能在 AI 领域成就伟大。

四、最后有几点启示

我亲历过多次行业起伏,也发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不是所有能收到钱的方式都叫健康现金流!

关键是要警惕 「伪现金流」 模式—— 它就像裹着糖衣的毒药,短期好看,长期致命。

比如,靠疯狂烧钱补贴用户 (比如大额优惠券、远低于成本价的促销)堆起来的收入,一旦补贴停止,用户立刻流失,这虚假繁荣瞬间破灭。

或者,你的获客成本 (CAC)高得吓人 (比如依赖昂贵的广告投放或销售提成),而用户带来的长期价值 (LTV)却很低 (用户用几次就跑了、续费率差),算下来每获取一个用户都在亏钱,规模越大死得越快。

真正的健康现金流,核心在于可持续的单位经济模型:获取用户的成本可控,用户能持续贡献价值,收入能稳稳覆盖所有成本(包括那烧钱的 AI 研发和算力)且有合理利润。

对于那些需要天量资金投入才能起步的领域,「现金流优先」 这条路可能根本走不通,至少初期如此。

想想训练最前沿的 「基础大模型」: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训练成本,顶级人才的全球争夺战,这根本不是一家初创公司靠卖点订阅服务就能自给自足的,必须依赖资本市场的巨量输血,「估值」 几乎是唯一选择。再比如需要构建庞大物理基础设施的 AI 应用,比如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队、城市级部署的智能机器人网络,光是硬件投入就是个无底洞,远非早期现金流所能支撑。在这些领域,拥抱 「估值游戏」、寻求大额融资,仍是当前阶段启动和生存的主流路径。

未来 AI 创业的竞争格局和成功逻辑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对 「现金流」 和 「健康增长」 的重视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 AI 技术本身日益成熟和扩散 (开源模型的性能突飞猛进就是明证),技术的神秘感和独占性在下降,想靠 「我有一个很牛的 AI 想法」 就能轻松融到大钱的时代正在过去。

投资人不再轻易为 「画大饼」 买单,转而更关注实实在在的业务指标:你怎么赚钱?你的单位经济模型健康吗?用户真的离不开你并愿意付钱吗?毛利率是多少?现金流周转快不快?

这种背景下,「现金流优先」、「可持续增长」 的理念,将从边缘选择逐渐成为 AI 应用层创业的绝对主流共识。

那些能够清晰定义并高效交付用户当下价值、拥有经得起推敲的盈利模式、运营极度高效 (尤其在昂贵的算力利用上)、并真正建立起用户粘性和品牌忠诚度的公司,将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持久的竞争力。 它们不一定是最快膨胀的,但很可能是活得最久、穿越周期能力最强的,并最终在长跑中胜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针,作者:东叔

相关 文章

中际旭创市值首超东方财富,「光」含量超50% 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涨超3%
行业新闻

大电池救得了增程车吗?

15 分 之前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65361.html

收评:创业板指涨近1% 两市成交额缩量逾5000亿元
24 小时

运行平稳 产业企业积极参与

22 分 之前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胶版印刷纸期货上市首日 9 月 10 日,胶版印刷纸期货在上期所挂牌交易。上市首日,主力 2601 合约收于 4208 元/吨,较 4218 元/吨的挂牌基...

  • 热门
  • 评论
  • 最新
老凤祥回收黄金多少钱一克(2025年6月27日)

国海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胡国鹏:下半年 A 股牛途在望,配置核心在科技成长

2025 年 8 月 1 日
铑多少钱一克(2025年06月27日)

人工智能+行动重磅发布!资金借道软件 ETF(515230) 布局,连续两日吸金近 2 亿元

2025 年 8 月 1 日
郑州宝泉钱币周五(6月27日)银条价格8.79元/克

老凤祥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 (2025 年 07 月 30 日)

2025 年 8 月 1 日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uccess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5 Ways Animals Will Help You Get More Business

中际旭创市值首超东方财富,「光」含量超50% 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涨超3%

大电池救得了增程车吗?

2025 年 9 月 11 日
收评:创业板指涨近1% 两市成交额缩量逾5000亿元

运行平稳 产业企业积极参与

2025 年 9 月 11 日
9月1日金市早评:现货黄金现上下拉锯 市场继续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

水贝铂金多少钱一克 (2025 年 09 月 05 日) 参考价格

2025 年 9 月 11 日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关于禾湖
联系我们:+86 15388934451

Copyright ©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湘 ICP 备 2023006560 号-2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Home
  • Tech

Copyright ©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湘 ICP 备 2023006560 号-2

欢迎回来!

在下面登录您的帐户

忘记密码?

重置您的密码

请输入您的用户名或电子邮件地址以重置密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