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7 日 下午 5:38

当 AI 具备 「望、闻、问、切」,3 分钟完成问诊


近年来,在全球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和 AI 技术落地的双轮驱动下,中医人工智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医 AI 市场规模从 2020 年的 20 亿元猛增至 2025 年的 15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50%。据预测,到 2027 年,中国中医 AI 市场规模将突破 1400 亿元,一个技术赋能传统医学的新生态正加速形成。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上,智慧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砭石 AI 中医四诊仪。砭石 AI 中医四诊仪将中医经典“ 望、闻、问、切” 四诊中的关键环节—— 舌诊、面诊、脉诊、问诊进行智能化集成与融合分析 (“ 多诊合参”),并依托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与海量中医临床数据库,实现了 3 分钟快速完成体质辨识、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生成及全流程诊疗辅助服务,为中医诊断的效率革新与普惠化推广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AI 赋能中医诊断精准化展示了四个方面的能力。智能舌诊:  搭载 2000 万像素广角摄像头,精准捕捉舌象细节。AI 系统自动识别舌形、舌色、舌质等关键信息,深度分析用户湿热、气虚、血瘀等体质倾向,即时生成数字化舌诊报告;3D 面诊:  运用高精度 3D 结构光摄像头,全面捕捉面部色泽、光泽度、斑点分布及纹理特征。AI 算法将面部信息与脏腑健康状态智能关联,输出专业、可视化的面诊分析报告;高精脉诊:  配备 96 通道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阵列,精准模拟中医师“ 举、按、寻” 等指法。可智能测量并识别浮、沉、迟、数等 16 种经典脉象,提供客观、量化的脉诊分析报告;智能问诊:  通过智能语音交互,结合患者主诉信息,AI 算法主动构建针对性问题链,深度挖掘症状信息。支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多维度中医辨证体系分析,全面评估证候群。

智慧眼董事长邱建华介绍,砭石 AI 四诊仪不仅能高效率、高精度、毫秒级响应的脉诊仪与高清影像设备,瞬间捕捉人体微特征变化。内置融合海量中医专家经验的知识图谱模型,支持超过 300 种精细化体质分类,综合诊断准确率高达 95%。而且操作便捷,  操作人员仅需 2 小时培训即可独立上岗,显著降低人工依赖与操作复杂度,提升服务效率。

目前,砭石中医四诊仪能为线下健康服务应用场景 (如连锁药店、健康管理中心及基础医疗机构) 提供强大的辅助诊疗能力,有力支持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与持续性跟踪服务。

在 WAIC 智慧眼展区,砭石四诊仪也成为人气焦点,用户争相体验这一中医与科技融合的“ 黑科技”。一位来自四川的基层医生现场体验后表示:“ 从舌象扫描到脉象采集全流程不到 3 分钟,系统生成的体质报告指出我属于‘ 脾虚湿困’,并推荐了药食同源方案,操作简单却能“ 快、准、稳” 给出精准的辅助诊疗方案,是解决基层中医人才短缺的利器。”

此次,砭石 AI 中医四诊仪在 WAIC 的亮相,邱建华表示,“ 我们致力于用科技创新打破传统中医诊断的时空壁垒,推动其向标准化、个性化、普及化方向发展,让中医智能诊断技术惠及更广泛人群,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张申宇,编辑丨盖虹达)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