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7 月 27 日电 (记者 安娜)6 月份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边际改善,特别是以装备工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进一步向市场传递了实体经济 「向新向好」 信号。
国家统计局 7 月 27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 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7155.8 亿元,同比下降 4.3%,降幅较 5 月份大幅收窄 4.8 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营收持续增长,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说,6 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增速与 5 月份持平。
从累计数据看,今年 1 至 6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5%;利润同比下降 1.8%,降幅虽较 1 至 5 月份有所扩大,但较 2024 年末收窄。
「上半年,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整体跌幅较 2024 年末收窄,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支持政策前置发力。」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说,但相比一季度,二季度外部环境的冲击以及结构转型对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修复产生一定拖累。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规上工业企业是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今年 5 月份以来,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连续两月出现负增长。「这主要受短期外部环境冲击、落后产能出清仍在进行中、PPI(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持续处于低位,以及国内有效需求尚待提振等综合因素影响。」 马泓进一步分析说。
从最新数据来看,我国工业企业效益有所好转,不只体现在利润的边际改善,应收账款系列指标也有向好迹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6 月末,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 69.8 天,较 5 月末减少 0.7 天,处于今年 2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企业回款速度加快。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分别为 55.6、67.6、79.4 和 70.7 天,较 5 月末分别下降 0.3、0.6、1.1 和 0.6 天。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于今年 6 月 1 日起施行,我国工业企业整体回款效率得到提升。私营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期缩短,表明政策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提升资金周转效率。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回款力度亦同步加强,整体资金回笼加快,有助于提升工业体系运行效率与抗风险能力。」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分行业来看,6 月份,我国制造业企业效益改善明显,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由 5 月份下降 4.1% 转为增长 1.4%。其中,在 「两重」「两新」 政策推动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利润增长较快。
据于卫宁介绍,6 月份,我国规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由 5 月份下降 2.9% 转为增长 9.6%,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3.8 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支撑作用突出。
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6 月份,在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飞机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68.1%、19.0%、17.8%;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 40.9%、12.5%;在绿色制造领域,锂离子电池制造、生物质能发电、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72.8%、24.5%、22.2%。
而随着电子、家电、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6 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增速甚至分别达到 160.0%、97.2% 的高水平。
展望后期,马泓认为,三季度,鉴于中美贸易谈判逐渐转暖,国内 「反内卷」 政策陆续出台,短期内焦煤、钢材等商品价格快速反弹,有助于行业去库存节奏加快,内需和工业部门物价水平有望边际改善,工业企业效益或继续恢复。
「下一阶段,随着扩内需和 『反内卷』 政策加力落地,预计工业企业利润修复态势将持续巩固。」 温彬也表示。在他看来,一方面,后期扩内需政策有望推动终端需求回升,缓解价格下行压力,为工业企业利润率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反内卷」 政策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遏制行业非理性价格战,有望促进盈利结构优化;加之应收账款回收效率提升带来的资金流动改善,工业企业利润或将逐步摆脱负增长。
西部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则提示,要密切关注 PPI 走势。「从 2002 年、2007 年、2009 年、2015 年与 2020 年几轮 PPI 上行期的历史经验来看,PPI 触底回升是企业盈利回升周期确认的一个标志。」 他说。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