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8 月 6 日电 A 股上市公司 2025 年半年报、业绩预告陆续披露,不少上市公司提到,业绩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这在有色、化工等领域表现尤其突出。一些位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上市公司则在近期公告,原材料端涨价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相关上市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一些公司提到,海外产品出现较为明显的涨价,相关公司看好海外市场发展前景并积极布局。
产品涨价助力业绩增长
西部矿业 2025 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316.19 亿元,同比增长 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69 亿元,同比增长 1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本期矿产铜产量、价格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8%、11%。公司提到,公司坐拥丰富的矿产资源,核心资源涵盖铜、铅锌、铁等关键品种,为业务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主营业务贯穿矿产全产业链,具体包括铜、铅、锌、钼、镍、铁和钒的采选、冶炼和贸易,同时从事稀有金属 (如黄金、白银) 以及非金属产品的生产和贸易。6 月底,铅市逐步进入消费旺季,下游电池价格涨价传导至铅价突破 1.71 万元/吨。
藏格矿业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提到,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78 亿元,同比下降 4.74%;归母净利润 18 亿元,同比增长 38.8%。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公司盈利能力仍较为突出,其中氯化钾业务毛利率为 61.84%,碳酸锂业务毛利率为 30.53%,产品竞争力突出。
对于氯化钾业务,藏格矿业称,受今年上半年钾肥大合同签订及海外大型厂商联合减产影响,国内氯化钾价格同比明显上涨。上半年,公司氯化钾平均售价 (含税)2845 元/吨,同比增长 25.57%。平均销售成本 996 元/吨,同比下降 7.36%。在此双重因素作用下,公司实现氯化钾营业收入 13.99 亿元。公司充分把握价格上涨机遇,推动业务毛利率提升至 61.84%。
积极应对原材料涨价
一些位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上市公司则在近期公告,原材料端涨价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应对原材料涨价。
一些上市公司提到,由于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低于原材料上涨幅度,导致毛利率出现下降。
汉维科技提到,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87.86%。报告期内,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显著上升,公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低于原材料上涨幅度,产品毛利率下降。
英思特在近期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公司产品销售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若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将会相应提高新项目售价,并与客户积极协商调整老项目的售价。且公司的原材料保有一定量的安全库存,故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整体影响较小。英思特强调,公司产品主要是以烧结钕铁硼毛坯为主要原材料加工制造而成,镨钕稀土金属是烧结钕铁硼毛坯最主要的成本组成部分,公司产品价格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价格调整具有滞后性,因此,短期内的镨钕金属价格剧烈波动对本公司产品的成本影响较大,若平稳波动,将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西子洁能提到,公司除采用日常钢材备库、提前向钢厂锁定钢材价格等措施外,还通过开展热卷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充分利用套期保值对冲原材料涨价风险,同时优化产品结构,通过设计、工艺优化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降低钢材价格不规则波动带来的采购风险,促进产品成本稳定及公司日常生产平稳、有序。
看好海外市场发展
一些公司提到,海外产品出现明显涨价,公司看好海外市场发展前景并积极布局。
安琪酵母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提到,今年海外产品略微涨价,国内产品价格保持稳定。公司海外毛利率高于国内,主要原因:一是公司目前对海外市场的投入较多,在多个地区建设销售子公司并配备本地的销售人员,实现渠道下沉;二是海外成本相比国内有优势;三是海外销售产品类别主要是酵母和酵母抽提物,整体利润率较高。
「海外毛利率大于国内毛利率,目前看是长期性的,因为国内外销售产品的结构不同,海外以主导产品酵母和酵母抽提物为主,这部分产品的盈利能力比较强。国内除了主导产品,还有相关下游酵母衍生品,其中包括食品原料等业务,这部分业务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盈利能力有待提升,所以导致国内毛利率没有海外高。」 安琪酵母管理层提到。
对于海外市场未来的增长潜力,安琪酵母提到,非洲、欧洲、东南亚地区市场潜力很大,目前公司在当地都有销售型的子公司,配备相应的人员,结合当地的需求,积极开发市场。
华工科技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提到,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经营战略,已设立武汉光谷总部、鄂州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华工科技孝感电子产业园、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华工科技光电子研创园、华工科技荆门产业园六大产业基地,在华中、华南、华东、华北四大片区设有 60 余个办事处;北美、澳洲、德国、加拿大四大海外研发中心,40 余个销售服务中心。去年以来,公司海外业务拓展迅速,在欧洲、北美、中东等市场的出口订单均有明显增长,海外生产基地和子公司新增落地,人才国际化推进加速,全球化管理体系搭建完成,有效保障海外业务的发展。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