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聊了如何处理员工冲突,而这一节我们会探讨如何处理因事件引起的各种负能量。
通过这一节,大家会意识到,什么叫问题好平,人心难安。
一、什么是公平?
再次回归此图:
负能量的核心来源于不公平评价,他会导致英雄感到委屈,最后的结果是人治框架失效,点状问题没人处理,然后恶性循环导致更多的负能量。
所以,这里的核心是评价失效引起不公平,那么什么是不公平呢?他可以是:
-
同级别的人,有人有事做,有人没事做;
-
有人加班都不能完成任务,有人上班还摸鱼;
-
同样岗位,有些人天天加班,有些人出事故都找不到人;
-
同样一个项目角色不一样,工作内容不一样,最终可能造成不同的结果;
-
因为态度好,所以各种杂事缠身;因为响应慢,反而没人找;
-
......
其实上述回答都是对的,但他只描述了现象,并没有描述问题。
要描述这个问题,需要确定核心指标,这里的指标是:能力与任务,能力对应着工资;任务可以划分级别,最终会体现为不同级别对应的工作时间,于是这里有了两个基本数据级别 (只是示例):
所以,所谓不公平的定义可以是:
相同职级员工处理同样难度项目的时间差异过大。
但工作量超负荷的员工与工作量远不足的员工待遇是一样的,那就是不公平。
比如:
-
我们预期职级 P6 的员工,一个月可以完成 2 个 A 级项目;
-
职级 P6 的 A 员工,这个月完成了 3 个 A 级项目;
-
职级 P6 的 B 员工,这个月完成了 1 个 A 级项目;
在这种场景下,A 员工必定忙死,B 员工必定闲死。而且一些附加现象跟随着就出现了:
-
核心员工主动或被动工作分不出去;
-
核心员工压力大,导致无效内耗,团队士气进一步低迷;
-
核心员工离职,项目崩盘;
-
经典时刻:项目起火,公司抓瞎,论资排辈,错误人员上位,死海效应形成;
二、为什么不公平
一个团队中,工作分配不均是很正常的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问题一发不可收拾呢?
答案是职级很好评估,但工作内容不好评估。
我们可以相对清晰的知道团队谁很行,但我们很难具体指出某个人很不行。
比如上述表格有严重 BUG:
-
第一是你如何肯定一个 S 级项目的执行周期是 30 天?
-
第二是你如何判定一个项目的级别是 S?
进一步衍生:A 同学这个月做了 2 个 A 级项目,B 同学这个月做了 1 个 S 级项目,谁更行?
再进一步:A 同学是前端,B 同学是测试,谁更行,谁的工作更有价值?
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这里的问题是谁来判定、判定的人是否合理、是否公正?
更何况:多数公司根本没有职级体系,也没有项目体系,更遑论不同工种的评价体系,大家唯一能看的是工作时长,这里还不是有效工作时长...
所以,导致有人忙死和有人闲死的本质原因是:
团队没有合理的工作量衡量体系,会导致有人忙死,有人闲死;
而合理的工作衡量体系,很难达成,成本很高……
因为工作内容没人衡量,所以我没有动力多做工作;
又因为工作内容不好衡量,所以只要我口才了得,在合理范围内摸鱼,两个人的差距不会太大;
但就算如此团队也不至于进入恶性循环,是什么导致了情况进一步恶化呢?
三、评价失效-> 奖惩失效
一般来说,做得多肯定错得多,因为一些错误,员工受到了极重的惩罚,收益居然比摸鱼时期还少!
另一方面,考核周期经理怕得罪人,直接一股脑吃大锅饭,摸鱼同学与努力同学收益一致,干活同学心里更不平衡了,所以:
惩罚积极的同学、无差别奖励摸鱼的同学,会给出非常错误的信号释放。
次数不多只能说恶性事件,次数稍多就是鼓励 「渣男文化、摆烂文化、摸鱼文化」 了。
这里也不得不说回团队的核心保护机制了:
-
一个好的团队,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经理负责确认:优秀的人一定拿得到最好的回报、努力的人不会太吃亏;
-
另外,一定要有更大的 Leader 负责确认:下面团队环境是否相对公正,Leader 是否完全任人唯亲;
-
一个好的 Leader 是第一层兜底,一个好的监督机制是公司层面第二层兜底,这就是团队的核心保护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经理的角色非常重要,他除了保证团队相对公正以外,还要负责向上管理,
相对公正是为了团队能打仗,拿得到好的成绩;向上管理是为了把好的成绩变成好的成果,他需要让自己的兵 「有饭吃!」
所以,经理不要想去做好人,慈不掌兵,义不带财,对于很多人来说,奖励、夸奖很容易,但会极力的避免冲突。
如果经理也想做 「老好人」,看见不好的场景也不去制止,那么这个团队是好不了的,这里有两个重点:
-
是否有能力发现问题;
-
是否有魄力解决问题;
以上,是一个团队负能量爆发的本质原因,了解本质才好着手破解。
四、隐蔽的负能量
负能量最好的处理方式是推崇复盘机制,其内容会在下节介绍,我们这里重点说下机制难以覆盖、偏隐蔽的部分:被认为引导出来的负能量。
大概在 10 年前,刚进一家公司,便有两个资深同学走了过来,十分亲热带我一起吃饭,一路上各种吐槽公司这不行、那不行,经典言论如:
产品把技术当傻子,公司业务烂的一逼,政治斗争厉害的不行……
还好当时我已经是认知比较清醒的状态,马上远离了他们,而这两个同学也在一次次愉快的抱怨中上瘾,最后双双离职了。
但是,有一些小朋友却没有这种幸运,难以识别这种负能量陷阱。
那个小同学刚工作一年,是团队中最年轻的,两个老油子,一直在职场 PUA 那个小朋友,有时候小朋友也在深深的质疑自己的能力。
而老油子们将原因更多的归咎到了其上级经理身上,并且撺掇这个小朋友一起写全员邮件去举报这个经理。
最终小朋友在 PUA 下发出了邮件,选择了离职,但两个老油子并没发邮件。
后续那个小朋友回想那段经历,认为是非常压抑的,并且觉得自己的行为十分无知。
负能量行为某些时候算是一种投名状,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个人 (团队)的负能量很容易被引导。
很多小聪明者会以能引导负能量从而影响一些同学情绪而沾沾自喜,其实这真不算本事。
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才算本事,毕竟激励团队比引导团队负能量困难多了。
类似于这种事件属于很隐秘的传输渠道,在出事之前很难曝光,就算出事后很多经理可能都会一脸懵逼,所以应该如何规避这种负能量小团体呢?
问题的答案要回到团队定位。
五、团队定位
这里先看一组数据:
综上,所有的员工都可能引起负能量,而要定位到具体问题的话核心要靠信息串串,而后让打手做信息核实。
从角色定位来说,信息串串就是协助管理者收集私密信息而打手是协助监视团队的。
《人类简史》 有言:人类的发展壮大,尤其是智人的胜出,关键是形成了十分紧密而复杂的协作,协作的关键是找准志同道合者,找准的关键之一就是靠八卦,因为八卦大多会反映出人与项目的真实状态。
八卦一般是小道消息,那么其天生就具有 「风言疯语」 的特性。
经理要非常注意甄别信息的有效性,切忌偏听偏信,这里的重点有两个:
-
第一是信息渠道要足够多,保证自己有一个足够的信息量;
-
第二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模型,在足够的信息量下,有一套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要轻易地给一个人一件事打标签,要有更立体更宏观的看法。
收集员工爱恨情仇的信息,便是掌握了击毁负能量小团队的钥匙,毕竟他们仅仅是一群乌合之众,非常好瓦解。
最常见手段是会议上无差别批评,遭遇打击,这种小联盟马上就破灭了,当然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考虑开除一个炮灰,杀鸡儆猴。
而掌握团队完整信息其实也是经理沟通协调能力的一种体现。
具体负能量的篇章会在高管课题信息通道建设着重处理,这里就不展开了。
最后,经理需要重视一个问题:如何与信息串串相处?
六、偏听偏信
打小报告是一种终南捷径,比如因为信息串串提供了小道消息的价值,他可以获得少干活的特权。
八卦的人,心思活络、言辞犀利,他们总会找到一些与众不同的点,这批人总是保持着对周围的敏锐观察,他们具备抽丝剥茧还原真相的能力与动力。
这里的核心是:经理是一块蛋糕,所有人都会盯着,想要建立 「特殊」 联系的人很多,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两点:
-
你不能透露私密信息,因为消息串串需要不停交换信息,他的嘴是把不住的。
-
不能表现得更信息串串特别亲密;
作为经理,你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被一个人完整的包围了,是不是跟一个人建立的联系特别牢固。而这个人由于一些目的又会到处炫耀,面临冲突的时候你又会不小心拉偏架。
这种情况对整个团队不会太好,当然这种情况常见于经理与女下属。
这里处理不好,会养蛊成功,导致刁蛮小公主出世 (男生也有)!
小公主诞生
每个公司乃至每个团队都一定会有几个小公主,这里小公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
强势,在工作上除非他需要求你,否则不会给你留面子,有时候需要你也不会给你留面子,说话很生硬;
-
睚眦必究,需要你哄着我,否则我就给你穿小鞋;
-
纯傻逼+马屁精;
成熟后的小公主是团队噩梦,因为他们很容易成为特权份子。
经理偶尔也是进退两难,因为小公主具有很强的绿茶属性,有些行为、有些话一般人真的是做不出来,比如当面哭泣、梨花带雨什么的....
这个时候老前辈给了一个成熟的建议:团队最好不要产生小公主,如果已经有一个了,那么让他变成两个!
至理名言,至理名言!
七、结语
负能量的处理是员工冲突的进一步衍生,其根源依旧会回到信息失真与评价失效两点。
多数负能量可以通过机制建设去环境,但很多隐蔽的负能量更需要经理的智慧,用人治的手段去排解。
负能量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隐藏的负能量,一旦他们暴露出来,见到阳光自然就死掉了。
而挖掘负能量小团体的关键是信息串串或者说 「团队卧底」 的工作,只要有正确的信息源,那么隐蔽的负能量必定会消失无踪!
团队文化的建设与积极氛围的营造,不仅有助于预防负能量的产生,也能提升团队整体效能。
如何通过复盘文化建设去降低负能量的发生,是我们下节课的重点,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最后给个简单负能量处理流程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叶小钗,作者:叶小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