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8 月 11 日消息,GPT-5 刚刚发布就翻车,官方紧急上线 GPT-4o。
8 日 GPT-5 正式推出,OpenAI 官方宣称这一版本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 AI 模型,但上线后不久就引发了用户大量吐槽,使用体验远未达到预期。
这些不满和吐槽迫使 OpenAI 联合创始人、CEO 萨姆·奥特曼 (Sam Altman) 在周末就紧急加班宣布更新 GPT-5,同时恢复 GPT-4o 模型的使用。
GPT-5 被吐槽:不行
根据 OpenAI 官方提供的基测数据,GPT-5 能力高居大模型竞技场榜首,超过了 OpenAI o3、GPT-4o 等,也超过了 Gemini-2.5-pro、Grok4 等一众竞品大模型,在文本、编程、数学等全方面排名第一。
奥特曼 (Sam Altman) 还直言,GPT-5 已经达到了博士级别的智能,与其对话就像是与一位在任何领域都拥有博士学位的专家沟通。
在 8 日推出 GPT-5 的同时,OpenAI 官方公开设立了一个 Reddit 论坛,以回答用户问题,然而很快便遭到大量批评.
在实际体验中,不少用户抱怨 GPT-5 的反应速度较慢,即使关闭深度思考模式也未见改善;有用户认为回答的篇幅变短,在处理基本问题时频繁出错,比如 GPT-5 的回答出现科学原理解释错误,甚者美国地图乱码等失误,用户认为 GPT-5 在简单任务上的表现不如旧版。
在 Reddit r 的 OpenAI 讨论区排名第一的热帖中,用户调侃道:
在对 GPT-5 进行一番深度评测后,我有了这些感悟:
* Claude 牛逼到不行。
* 我对于那些曾经在脑海里盘旋的末日设想,比如 ASI(超级人工智能)、技术奇点、AGI 2027 之类的,现在已经不那么担心了。
* GPT-5 的重点是为 OpenAI 降低成本,而不是推动技术前沿的发展。
* Sam(奥特曼) 在发布会前放出的那张 「死星」 预热图,其实只是为了炫耀他膨胀的自尊心,跟 GPT-5 的实际能力没有半毛钱关系。
与此同时,预测市场 Polymarket 上关于 「到八月底哪家公司将拥有最佳人工智能模型」 这一问题的变化曲线也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在 GPT-5 发布前 OpenAI 遥遥领先,GPT-5 发布后却急转直下。
GPT-4o 紧急恢复上线
事实上,在 GPT-5 推出之前,ChatGPT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多款不同的模型,如 GPT-4o、o3、o4-mini、GPT-4.1 以及 GPT-4.5 等。
现在 GPT-5 上线后,所有 OpenAI 旧版模型都被 「淘汰」 了,许多 ChatGPT 用户对此表示愤怒,他们认为 OpenAI 没有事先通知便删除了多个工作流程,这种做法极为不负责任。
不少用户发帖怀念 GPT-4o,称它不只是工具,它在我焦虑、忧郁、人生最黑暗的时刻陪伴我,感觉很温暖,很像真人,而 GPT5 的讲话语气和风格大变,让用户觉得不熟悉。
在 Reddit 的 ChatGPT 讨论区,一些用户因为对 GPT-5 模型的不满而选择取消订阅。
面对用户的强烈反应,OpenAI 决定重新上线 GPT-4o 以供特定用户使用,并解释称 GPT-5 的表现异常是由于自动切换器的损坏。
奥特曼也发文承认,自己低估了用户对 GPT-4o 的喜爱,很多人实际上把 ChatGPT 当作某种形式的治疗师或人生导师来使用。一些人对特定 AI 模型产生了多么深厚的感情,突然弃用那些用户工作流程所依赖的旧模型,是一个错误。未来将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OpenAI 这一波在 ChatGPT 上线 GPT-5 同时关闭所有历史大模型的使用的做法被业内人士揶揄为:自废家底,产品策略实在有点猪一手。
更有 AI 专家指出,GPT-5 在专业任务虽有突破,但日常场景提升微弱,反映大模型陷入 「参数竞赛」 陷阱——堆砌算力未必带来体验升级。更有牛津大学 AI 伦理研究所的教授直接质疑 GPT-5 的匆忙发布是 「营销手段」,旨在维持市场热度,急于用版本迭代稳住市场地位。
对于这一波差评,OpenAI 给出的紧急应急方案是:完成了消息速率限制翻倍的部署 (ChatGPT Plus 用户每 3 小时可发送 160 条消息)。与此同时,ChatGPT Plus 和 Team 用户现在可以通过 「旧版模型」 切换开关,重新选用 GPT-4o。
本周,OpenAI 还将推出 GPT-5 和 GPT-5 thinking 的迷你版本,当用户的消息限额用尽后,它们将接替工作,直到限额重置。此外,针对 ChatGPT 免费套餐的用户,图像生成功能也已更新,运行效率更高。
马斯克宣布:Grok 4 向全球所有用户免费开放
就在 OpenAI 因为 GPT-5 模型乱成一锅粥时,奥特曼的老冤家马斯克旗下的 xAI 宣布:Grok 4 向全球所有用户免费开放。
用户发现,Grok 4 免费开放但是有次数限制,每 12 小时内最多使用 5 次 Grok 4。
Grok 拥有 30 美元/月和 300 美元/月两档订阅方案,突然宣布免费开放,让不少此前花钱订阅用户感到被耍了。
Grok-4 此时的免费,恰逢 GPT-5 在发布之时就宣布向所有免费、Plus、Pro、Team 用户推出,因此 Grok-4 的免费也别解读为马斯克向 OpenAI 商业策略看齐、趁机拉拢竞争对手用户。
大模型免费提供给 C 端用户使用在全球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GPT-5 发布即免费开放,国内 DeepSeek 等都是免费提供,包括百度文心一言也从收费转变为全免费,并退还了此前用户支付的会员费。这一波,Grok-4 也可以学习学习,给老订阅用户退一下订阅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