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锦缎
众所周知,迄今中国最具突破性大模型 DeepSeek,源出一家量化基金公司—— 幻方。而就在日前的大洋彼岸,依然在为商业化前景寻找出路的 TOP 级大模型公司们,似有共识一般,将视野投向了华尔街的量化基金公司。
根据彭博社报道,就在 GPT-5 发布前夕,知名 AI 新势力公司 Anthropic 相关人士,在纽约曼哈顿下东区一家屋顶酒吧与约 150 名量化研究员会面,展开招聘活动。
而其实早在 Anthropic 之前,它的主要竞争对手 OpenAI 和 Perplexity AI ,都已做过了类似的努力尝试。
实际上,就像中国幻方的领军人物梁文锋一样,在美国 AI 业界,当前的主导者中也充满了量化基金背景的人士—— 包括 OpenAI 首席研究官 Mark Chen,以及 Perplexity 联合创始人 Johnny Ho 等均是如此。
在量化基金领域具有建树的青年才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丰厚的薪水以及交易 bonus。衣食无忧之后选择涌向全新的 AI 大模型领域,通常而言证明两件事:
1. 有志于成为 AI 布道者
2.AI 大模型行业给的钱更多。
至于这些金融精英为何格外受到 AI 行业青睐,可能梁文锋的示范作用给了整个行业启示,也可能是因为金融行业本身也成为了 AI 大模型公司们觊觎的奶与蜜之地。
当然,也有更现实的声音一语道破天机—— 宣称打造“ 机器之神” 的愿景,实际可能沦为“ 如何让用户点击广告” 的务实任务。”
毋论动机如何,人工智能行业与传统金融的竞争,在当前明显升温。
对华尔街而言,这加剧了本就残酷的量化人才争夺战。与华尔街金融公司不同,根据加州当地法律,硅谷人工智能公司不受竞业禁止协议的桎梏—— 很显然,这是一场不对称战争。
“ 我估计,在过去 12-18 个月里,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原生和软件公司增加了 12-18%,专门招聘具有量化金融背景的人才,” 据彭博社报道,一位技术招聘人员 Mike Doonan 如是说。
薪酬对比显示:当前在华尔街,入门级量化人员有资格获得高达 300,000 美元的基本工资,但这不包括可观的奖金目标。而在硅谷,如今的人工智能公司可以提供可比的基本工资,薪酬方案由股权而不是奖金来支持。
最令华尔街担心的事情实质已经成为事实—— 就在人们还在慨叹程序员在 AI 编程时代命运多舛之时,即使是华尔街那些知名的量化基金公司—— 比如 Jane Street,已然成为了 AI 大模型时代的眼泪,它们在过去一年中,对于顶级人才的吸引力已经完全比不上 AI 新势力们。
从 Jane Street 离职 加入 Anthropic 的青年才俊在此前一次媒体采访中标识,他们以前供职的基金公司固然是一个很棒的工作场所,但相比成为“ 下一件大事” 的一部分,显然后者更让人心潮澎湃。
虽然 OpenAI 也拒绝类似的现象发表评论,但其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今年 4 月在 X 帖子中吹捧了“ 以量化为重点” 招聘活动行为,得以让人清晰的看到整个行业的人才脉络趋势。
根据业界共识,与人工智能研究非常相似,量化交易涉及筛选大量非结构化数据,量化精英们在减少算法延迟方面具有独特的能力,这使得他们成为人工智能开发人员的理想之选。
就 Anthropic 而言,它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追求的是量化分析师所拥有的“ 严谨的分析思维和实证研究方法”。该公司表示,这些技能“ 与开发更安全、功能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技术挑战有很大重叠”,并补充说,随着规模的扩大,它将继续招聘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员。
更重要的是,像 Anthropic 和 Perplexity 这样的公司,正在更多地推动金融服务产品。也就是说,今天还只是挖华尔街的人,可能明天就要挖华尔街的龙脉了。
据说,华尔街正试图反击人工智能公司的挖角行为。但截至目前,除了“ 据说” 之外,仍鲜见具体动作。
这也怪不得老钱们,毕竟套都是自己发给自己的—— 除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并不直接与金融公司竞争这个因素之外,如前文所述,华尔街崇尚竞业协议,而硅谷所在的加州则是完全禁止竞业协议之地。
围绕“AI 炼金术士” 争夺战,硅谷与华尔街的战争只是刚刚开始。而这场战争,也再次验证了中国 DeepSeek 的含金量。这就像一个循环,我们甚至也提前预知了“ 外卖大战” 之后,中国科技大厂的下一场战役的战场所在地。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