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ataEye
DataEye-ADX 数据显示,2025 年 7 月短剧热力榜 TOP20 中,一头部平台占据 12 席,占比达 60%。在短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该平台是怎么做到的?
众所周知,「内容、制作、演员」 是影响短剧能否成为爆款的三大关键要素,现已成为行业资源争夺的焦点。
在此趋势下,越来越多平台开始向上游布局,试图通过整合版权资源、绑定内容制作方、储备优质演员等方式,构建完整的内容生产闭环,以在白热化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一、抢版权:「内外双轨制」 并行,多渠道锁定核心内容资源
随着短剧行业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剧本质量对作品成败的影响愈发显著,目前行业内已形成共识——剧本质量对短剧成败的影响占比超 70%。在此背景下,优质编剧资源与独家版权储备,成为头部平台布局的核心方向。
DataEye 短剧观察了解到,在版权获取上,某头部平台实现了以内部原创团队和外部工作室并行的 「双轨制」 创作形式。
在内部创作层面,该平台拥有一支上百人的优质编剧团队,持续产出高质量原创内容。自收购当风起文化后,在其创始人、总编剧徐良 (昵称:徐小鱼,现担任内容负责人) 的带领下,内部原创团队与外部资源的联动效益逐步增强。
从代表作来看,内部团队自主创作、改编了 《桃花马上请长樱》(首部破亿短剧)、《撕夜》、《出手》 等多部作品;同时,通过内部团队与外部工作室的协同,联合推出 《世子无双》、《出师一表真名世》 等热门内容。
在外部合作层面,该平台通过股权投资、平台合作、编剧激励计划等方式,持续拓宽版权来源,从源头锁定优质内容资源。
从股权投资来看,该平台早在 2023 年 10 月便战略投资百川中文网。据 DataEye-ADX 数据显示,百川中文网作为版权方已与平台关联 51 部短剧,合作作品累计热力值超 9 亿,其中热力值 5000 万以上的作品达 5 部 (《遥不可及的爱》《狂少归来》《死后才知,我竟是京圈太子白月光》《游子归家》《龙年大吉之衣锦还乡》)。
来源:DataEye-ADX
2025 年,该平台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3 月全资收购当风起文化 (2025 年春节档热门短剧 《好一个乖乖女》《老千》 等爆剧的编剧团队)。据 DataEye-ADX 数据,当风起文化作为版权方共关联 80 部短剧,其中 72 部与平台合作,合作作品累计热力值超 7 亿,热力值 3000 万以上的作品有 5 部 (《闪婚小孕妻》《女婿回乡》《团宠老妈惹不起》《父亲进城》《闪婚总裁:娶一送二》)。收购完成后,当风起文化归入该平台内部团队,有效增强了平台的内容创作能力与版权储备厚度。
来源:DataEye-ADX
同期,该平台还分别投资酱瓜短剧与肆肆石榴,前者是 《母爱无声》《登堂入室》 等爆款短剧的版权方,后者作为专业编剧公司,代表作包括 《京华烟雨》。
在外部平台合作方面,该平台与七猫小说网达成合作,近期联合推出 《封总,太太的离婚生效了》《逍遥四公子》《岁岁有今朝》《世子无双》 等爆款短剧,借助合作方 IP 储备丰富版权库。
针对编剧群体这一核心创作力量,该平台今年推出 「合伙人计划」,开放 IP 库中 3000 多部爆款小说以及剧本库内超 1000 部短剧剧本,供创作者自由改编。
总体而言,「内外双轨制」 的版权布局,既保障了平台优质剧本的稳定供给,又通过外部合作拓宽了版权来源与创作视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一渠道的风险,为内容产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抢内容合作方 (CP):合作方分账额同比飙升 110%,TOP10 分账超 600 万
优质剧本的落地离不开专业承制团队,短剧承制方的制作能力直接影响短剧最终呈现效果。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5 年 7 月 DataEye 短剧热力榜 TOP20 中,河马平台占据 12 席,占比达 60%,且该平台旗下短剧已连续三个月登顶短剧热力榜月度榜单,其爆款短剧涵盖逆袭、现代言情、都市修仙、古风权谋等多个热门题材。
该平台是如何做到的?
从合作承制方来看,12 部上榜作品中,重庆四月联盟包揽 4 部 (均跻身榜单 TOP10),西安匣子影视贡献 2 部,成为平台爆款内容的重要供给方。
根据 DataEye-ADX 数据,市面上的爆款短剧往往集中于少数优质承制方,优质内容合作方 (CP) 成为稀缺资源。为保障制作质量与效率,股权投资逐渐成为平台绑定核心承制方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自 2023 年起,该平台便通过股权投资绑定多家承制方,先后投资西安匣子、西安灵犀影视、杭州刚刚好影视等多家爆款短剧承制方,通过股权关联实现深度合作,锁定优质制作资源。
除股权投资外,激励计划成为平台吸引内容合作方的另一重要方式。今年一季度,河马平台推出 「合伙人计划」,将内容合作方 (CP) 纳入核心合作体系。
从实施效果来看,第一期合伙人计划中的 《林深不知云海》《盲刃》 播放量分别达到 7.8 亿与 2.3 亿次;第二期合伙人计划数据显示,7 月 TOP10 合作方分账总额超 600 万元,其中前两名合作方单月分账均突破 100 万元。
目前,花生、爱奇艺、天桥、快创、九州、掌阅等头部合作方已与平台形成 「内容供给-分账回报」 的良性循环。例如,爱奇艺出品的 《掌上珠》 播放量达 3.8 亿次,分账金额进入单月 TOP10;花生出品的 《肥妻皇后不好惹》 播放量达 2.2 亿次。
从行业趋势来看,激励机制的效果正逐步显现。以河马平台 「合伙人计划」 为例,该计划推出 150 天以来,累计发放额外激励超千万元,单个合作方单月最高收入超 190 万元;且平台 2025 年 7 月分账数据较 3 月同比提升 110%,成为平台强化制作端联动的重要路径。
三、抢演员:布局艺人经纪,打造内容闭环
除剧本与制作外,演员的演绎同样是爆款短剧不可或缺的核心一环,优质演员与潜力新人因此成为各平台争夺的另一核心资源。
2025 年以来,越来越多头部平台开始涉足艺人经纪业务,试图通过自主孵化演员。比如,今年 6 月,点众正式成立艺人经纪公司河马星驰,开启艺人经纪布局,其核心目标在于打造 「内容产出-艺人培养-作品反哺」 的生态闭环,实现内容与艺人资源的深度绑定与相互赋能。
从布局逻辑来看,短剧平台涉足艺人经纪主要有两大核心诉求:一方面,通过自主孵化演员,减少对高价头部演员的依赖,有效降低制作成本,提升内容性价比;另一方面,借助平台丰富的内容资源,为新人演员提供成长空间,同时通过艺人的个人影响力反哺作品传播,实现内容与艺人资源的相互支撑,推动行业演员生态的良性发展。
来源:天眼查
目前,河马星驰已独家签约刘博洋等短剧演员。其中,刘博洋与平台合作的 《流年深深深几许》《故事鲜艳,而缘分太浅》 等作品表现亮眼,《故事鲜艳,而缘分太浅》 已经连续两天登顶 DataEye 短剧热力榜榜首。
DataEye 短剧观察了解到,该平台运营动作主要集中在四个维度:
一是组建专业艺人运营团队,涵盖成熟经纪管理与新媒体包装孵化业务,为艺人提供全流程运营支持;
二是聚焦精品化内容合作,一方面为艺人提供高质量剧本并进行精准角色匹配,另一方面推动艺人深度参与 IP 化短剧项目,甚至根据艺人特质开发定制化剧目;
三是拓展艺人演艺周期的多元化发展,探索短剧之外的演艺可能性 (如微综艺),延长艺人合作周期;
四是开展创新型内容营销与粉丝运营,同时兼顾舆情风险管理,助力艺人建立稳定形象。
短剧平台涉足艺人经纪并非偶然。短剧行业 「一部爆款捧红一位演员」 的特性,让手握大量内容资源的平台具备天然优势。而随着头部平台入局,传统演员合作模式 (如依赖外部经纪公司、成本高企、合作稳定性差) 逐渐被打破,将推动行业演员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