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南京 9 月 17 日电 (记者 朱程) 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汹涌,为芯片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本期 《财经面对面》 栏目就人工智能如何催化芯片产业蝶变、国产芯片如何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等话题专访了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茳和汇正财经资深研究员陆贤卿。
郑茳认为,我国 AI 芯片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在端侧跟边缘侧应用场景的丰富性全球领先,且使用 AI 芯片的端侧与边缘侧终端产品主要是中国制造,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若能把终端产品的应用、软件、算法和芯片实现一体化创新,将有助于我国 AI 芯片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陆贤卿认为,随着 AI 应用的商业化落地加速,将催生包括软硬件在内的诸多需求,尤其是对自主可控产业链带来发展新机遇。
据悉,国芯科技自 2017 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低功耗 RISC-V 架构的嵌入式 CPU 技术,形成深厚的嵌入式 CPU IP 储备,可为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求领域客户提供 IP 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
当谈及国内外 AI 芯片产业发展差距时,郑茳认为,一方面要看到国内芯片制造工艺、设备同国际先进相比还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通过系统架构的优化、算法的创新,再结合工艺提升和专业化设计,国产芯片也具备后来居上的潜力。
为助力国产芯片发展,陆贤卿建议,政府层面可考虑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对使用国产芯片设计的大模型给予补贴。鼓励国有企业、政府在特定领域应用国产芯片。同时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设相关的专业,强化人才培养。
郑茳认为,我国应用场景丰富、产业链齐全为支持国产 AI 芯片提供了成长土壤,可通过打造产业联盟等手段,推进上下游协同,共同破局。
据悉,不久前,由企业、高校等 50 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江苏省 RISC-V 产业联盟在苏州正式揭牌成立,国芯科技当选为该联盟的首任理事长单位,未来将致力于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合作,驱动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摄制 王钊)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