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techweb】
不同于国内车企,新车上市至少举办两个发布会,特斯拉首款六座车 Model Y L 没有任何预告,就直接在官网开售,在开售之前很多特斯拉销售人员也完全没有提前接到消息。
价格上,Model Y L 的价格几乎超出了所有人预期,高盛此前预测其价格为 40 万元,但实际只要 33.9 万,却比 Model Y 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本多了一排座位,且只贵 2 万元。虽然其价格比理想 i8 仅便宜 800 元,但车身更轻、更小、续航更长。
虽然,在马斯克看来,他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剩下的大多是一些更琐碎的事情,比如推出新车型以及迎合华尔街分析师的情绪。
无论 Robotaxi,还是职能机器人都需要海量资金投入,这依然需要汽车业务输血。而特斯拉的销量神话从 2023 年开始增速放缓,它失去了全球销量冠军的地位,也并没有像国内车企一样不停推新品,反而通过不断降价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改善效果有限。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共交付 12.9 万辆,为特斯拉贡献了 34% 的销量。不同于以往,这款车优先在中国发布,被认为是专门为酷爱 SUV 车型的中国人设计的六座车,它被认为是拯救特斯拉销量的关键。
但在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特斯拉的产品力还能打吗?
21 天卖光俩月产能
销量已经持续下滑很久的特斯拉,终于扬眉吐气了。
8 月 19 日一大早,当大部分特斯拉销售还没有赶到门店上班时,Model Y L 就已经在官网上线了。「还没有到门店,工作群里就已经有订单了」,一位销售称。
特斯拉的品牌热度依然强大。Model Y L 公布售价当天,就登上了抖音热度第一。一位特斯拉新一线城市销售表示,当天自己就完成了 10 多个订单,整个门店有 30 多个订单。而平常,一个销售一天可能就完成 1 个订单。
新车上市当天及首个周末往往是订单高峰期。一位二线城市销售表示,刚刚发布的那个周末,自己在商场接待了 100 多个顾客,老车主复购率很高。
虽然在不少购车用户看来,在空间上,Model Y L 并没有做到足够大,甚至成年人坐在第三排略显拥挤,但因为真实使用场景中,坐满六个人的时候非常少,依然不影响下单热情。
再加上,二排和三排可以完全放倒,且每个座椅单独控制,空间非常灵活,尺寸上城市通勤也不会觉得夸张。一位车主称,虽然没有冰箱、彩电、大沙发,但家庭出行,安全第一。特斯拉的操控安全性让他最终下单。
特斯拉官方至今为止,并未公布销量。但不止一位销售向 Tech 星球表示,这款新车卖得比预期中要很多。Model Y L 仅仅用了 6 天就卖光了 9 月的产能,随后花了 15 天卖光了 10 月的产能。Tech 星球登录特斯拉官网发现,Model Y L 的交付日期已经排到了 11 月。
自媒体车 Fans 援引特斯拉销售的话称,Model Y L 上市之后对进店量影响很大,甚至说翻倍都不过分。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对比车型,就是等着 YL 来的,这部分得占比超 70% 了。
但因为目前,并非全国所有的门店都可以试驾,不少城市几个门店都只能用一台试驾车,因此不少车主还在等待着试驾完后下单。
但产能卖光后,情况发生了些变化。一位新一线城市销售告诉 Tech 星球,很多客户考虑到明年要多交至少 5% 的购置税,很多人都在抢年前的产能。一些在观望的客户在看到 10 月产能卖光后,9 月 10 日很多客户来下单,他所在的门店有差不多 20 个订单。
特供车型,押注中国市场
不同于 Model 3 和 Modle Y 是全球车型,六座版的 Model Y L 则是中国特供。
在燃油车时代,奥迪、宝马、大众各个品牌都有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加长车型,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用户对大空间的喜爱反增不减。根据乘联会数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国内大型、中大型 SUV 市场累计零售销量达到 164.6 万辆,同比增长 52.5%,市场渗透率达到 80%。这种增长势头依然延续到了 2025 年。
在国内几乎每家新能源车企都推出大型 SUV 时,特斯拉在该车型上几乎是空白。为了守住份额,据 Tech 星球统计 Model Y 在中国的降价次数是最多的,Model Y 和 Model 3 的价格几乎是全球最低。比如 Model Y 后驱版在中国的价格比美国便宜 7000 块,比欧洲便宜 10 多万。
仅靠降价并不能维持销量。特斯拉的销量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下滑。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创下了自 2020 年推出 Model Y 以来的最差业绩表现。第二季财报显示营收和净利双双下滑,其中营收 224.96 亿美元,同比降低 12%,净利润也减少了 16% 至 11.72 亿美元。而这已经是特斯拉连续 3 季利润下滑。
不同于对手几乎每年都有不止一款新车上市,特斯拉新车的研发周期过于漫长。Model 3 和 Model Y 自从上市以来,并没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大改款。 甚至,在一些消费者看来,特斯拉的产品设计也不仅如人意,尤其是在中国地区的自动驾驶技术上。
最受关注的竞争者之一小米 SU7 上市时,雷军将特斯拉 Model 3 和 SU7 的参数对比做成了整整一页 PPT,并 「凡尔赛」 地说道,SU7 标准版只有能耗和算力还落后于 Model 3。
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告诉 Tech 星球,传统燃油车从立项到上市需要 3-5 年,甚至更久,而新能源汽车因为动力总成简单,电车模块化平台化更多,2-3 年甚至更短就可以研发出一款新车型。这让竞争对手有了更高的效率试探市场反应。
据 Tech 星球统计,从 2020 年开始特斯拉在中国区的销量占比就一直在 30% 以上,2024 年和 2025 年第二季度,中国区的销量占比一度达到了 37% 和 36%,相当于每卖出 3 辆特斯拉就有一位中国消费者买单。车型空白和产品力落后,让特斯拉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竞争力也在变弱。
图注:数据来源于特斯拉财报、乘联会,制图 Tech 星球。
专门针对中国用户设计的 Model Y L 是特斯拉提振销量的武器。但这款车并没有出现在特斯拉此前的蓝图愿景中。一位资深特斯拉用户称,这意味着特斯拉以后慢慢不再是全球车型,而是会在各个细分市场制造和设计车辆,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将更多授权给中国当地设计团队,以满足当地需求。
卖车回血,造机器人
虽然汽车销售业务依然占据 70% 以上的营收,但在马斯克眼中,与周期性较强且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动汽车业务相比,AI 和机器人业务潜力更大,特斯拉未来 80% 的长期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项目 Optimus。
上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 All-In 峰会上谈及擎天柱 (Optimus) 机器人的最新情况,称目前正在设计的第三版 Optimus 将解决手部灵活性、拥有 AI 大脑,并且有望实现量产,这三个优势是其他所有同行都达不到的。
但这离马斯克的愿景 「解放人类劳动力」 依然有很大距离。媒体 Electrek 的评论员 Fred Lambert 讽刺其人形机器人 「连爆米花都端不好」。在国内,很多具身机器人更多提供的是情绪价值,比如宇树机器人在租赁场景的爆发。虽然,今年号称是交付元年,但目前头部企业的交付数量也才 2000 台。
要支持动辄投入百亿美金的宏大愿景,除了技术实力,就是资金,卖车是整个特斯拉的基石。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自由现金流为 20 亿美元,今年第二季度只有 1.5 亿美元,因此必须靠卖车回血。
在马斯克的计划中,未来 10 年累计交付 2000 万辆特斯拉汽车——以今年 6 月累计交付 800 万辆作参考,此后需月均交付 10.5 万台。对于特斯拉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以销量最高的 2023 年来看,特斯拉全年交付 180.86 万辆汽车,每月平均为 15 万台。今年上半年虽然销量已经下跌到了 72 万辆,但每个月也有 12 万辆。
换句话说,只要特斯拉坚持产品设计不拉胯,产能可控,未来 10 年卖出 2000 万辆车的概率也并不小。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销量开始回暖。供应 30 多个市场的德国工厂负责人上周末表示,由于销量数据非常可观,该工厂因此已上调了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生产计划。
The Future Fund 分析师指出,「每个对冲基金都意识到,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量将超预期。这源于买家抢在 9 月 30 日 7500 美元电动汽车补贴到期前加速购车,导致四季度需求提前释放。」
毕竟,在更多人眼中,马斯克的 AI 梦想依然挑战无限,而特斯拉还是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