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美国利率波动率骤降,正让华尔街一种热门的金融市场动荡对冲策略陷入困境。
近年来,各大银行一直在开发并销售 「保护性量化投资策略 (QIS)」,这类策略与市场对利率波动的长期预期挂钩。此类产品本质是 「系统性交易组合」,以互换合约形式售予对冲基金、养老金等机构,为其抵御重大经济风险提供 「保险」。
多数 QIS 策略围绕 「10 年/20 年期互换期权」(10-year/20-year swaptions) 构建——这类 10 年期期权允许投资者签订 20 年期利率互换合约。它们既是应对利率波动的保护工具,也能反映市场对未来波动率的预期。
彭博汇编数据显示,当前各类资产的波动幅度普遍收窄,上述互换期权所隐含的波动率正迎来 2023 年 11 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LumRisk 的数据显示,这意味着大量旨在从合约波动率飙升中获利的 QIS 策略,本月已录得 2.6% 的平均亏损。

表面看这一亏损幅度不大,但在利率交易与 QIS 领域已是显著。巴克莱集团策略师表示,波动率骤降正将原本的防御性头寸转化为亏损来源,并将这种 「预期波动率暴跌」 现象描述为 「波动性末日 (volmaggedon)」。
「多数拥有 QIS 业务的银行,其客户都持有 『美元 10 年/20 年利率波动率多头头寸』,」 德意志银行英国及中东和北非地区资产解决方案销售主管斯图尔特·弗格森 (Stuart Ferguson) 表示,「这类策略的卖点在于 『尾部风险对冲+大体平稳的利差收益结构』——能为投资组合抵御极端风险。」
他认为,长期端利率波动率突然下跌,源于投资者平仓 「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 对冲头寸」。
尽管这种异常波动背后存在技术性原因,但当前从股市到汇市,各类市场的波动率普遍下降——核心原因是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持续降息,这会支撑风险偏好与美国经济。
以阿姆鲁特·纳西卡 (Amrut Nashikkar) 为首的巴克莱策略师指出,市场对美国财政赤字的关注度似乎有所下降,且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 (Lisa Cook) 在最近会议中的表态,也缓解了市场对 「央行独立性」 的担忧。
「从长期视角看,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归结为 『TACO』,」 野村 (Nomura) 量化策略主管安东尼·莫里斯 (Anthony Morris) 表示,这一缩写对应的全称是 「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总退缩)」。「市场似乎认为,一旦市场恶化,特朗普总会找到退缩的办法。在这种环境下,许多短线资金不愿持有波动率头寸。」
近年来,做多长期利率波动率不仅是一种对冲手段,还因一个技术特性而极具吸引力:短期利率波动率曾高于长期利率波动率。这意味着投资者只需持有长期波动率头寸,就能通过 「时间推移」 获利 (即利差收益)。
如今,随着收益率曲线短端的波动率也开始下降,这种利差收益优势正逐渐消失。
追踪预期利率波动率的美银 MOVE 指数,上周跌至近四年最低水平。在欧洲,与欧元利率挂钩的同类合约波动率,也正迎来一年来的最大单月跌幅。
这种大幅波动引发市场担忧:QIS 领域是否会出现进一步去杠杆——毕竟不同 QIS 产品的具体表现,会因产品设计差异而有所不同。
德意志银行的弗格森认为,在长期端,利率波动率的下跌或许不会持续,因为相关 QIS 产品尚未出现大规模清算。
「即便从长期看,某笔交易的利差收益略呈负值,但只要它能帮助投资者对冲 『美国债务违约』『欧洲某国政局动荡』 等风险,做这笔交易仍是合理的,」 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