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9 月 25 日消息,在云栖大会期间,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飞系统阐述了高德全面转向 「空间智能」 的战略思考与实践。

他指出,空间智能将如云计算一样,成为 360 行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标配基础设施。「空间智能,就是让 AI 理解和预测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刘振飞认为,如果说语言大模型赋予 AI 思考能力,那么空间智能则赋予 AI 理解和预测物理时空的能力,推动 AI 从 「对话工具」 蜕变为 「行动伙伴」。
基于此,高德明确了自身的生态定位:高德负责搞定 「世界的复杂性」,让合作伙伴可以专注自身的创新。
刘振飞表示,高德二十余年积累的对人、车、路、店的动态认知,构成了 AI 时代最稀缺的 「真实土壤」。
「高德将这份能力沉淀为稳定可靠的底层能力——空间智能,旨在让各行各业合作伙伴,无需再耗费精力理解世界,而是直接专注于自身产品创新与发展。」
以下是刘振飞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合作伙伴和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高德的刘振飞,欢迎大家来到这个会场,非常荣幸能在又一年的云栖大会上与各位相聚,共同探讨和学习关于 AI 的一切。也想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高德在 AI 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思考。
2025 年对于高德来说,注定是非常热闹且意义非凡的一年。前不久,我们刚上线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到店行为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上个月初,我们公布了全球首个地图 AI 原生智能体——高德地图 2025;还有红绿灯 AI 领航、全域车道级导航、卫星求救等,一系列新功能。
这些新功能指向的,其实是高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全面 AI 化,全面转向空间智能。
为什么是空间智能?因为我们认为所有数字世界的智能,最终都要在物理世界里,找到它的存在意义。如果说,语言模型让 AI 拥有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那么,空间智能就让它有了理解和预测物理时空的能力,从二维迈向三维,理解这个真实世界到底有多复杂。
高德空间智能,通过融合视觉、声音、定位等多模态信息,构建物理世界的三维几何结构,从而实现 「被动感知」 到 「主动预判」 的跨越,我们也希望借此推动 AI 从 「对话工具」,蜕变为 「行动伙伴」。
简单来说,高德二十多年的进化,其实就是一个持续理解真实世界的过程:一条路什么时候开通,什么时候会堵,一家餐厅是否值得去……这些看似简单的决策,背后是真实世界海量数据的沉淀和对规律的推理。
高德是幸运的,不是我们选择了空间智能,而是本身就长在这条路上,脚下就是 AI 时代最稀缺的 「真实土壤」:二十多年沉淀下来的,关于人、车、路、店在物理时空中的动态认知。而如今,我们把这些转化为了一种极其稳定、可靠的底层能力——也就是空间智能,应用到实际业务中。
例如,高德地图 APP 中包含的 AI 助手 「小高老师」,可通过调用子智能体和工具,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的最优出行方案。发布一个月内,小高老师的单日调用量就超过了 12 亿次,活跃用户数超 4 亿。
还有刚发布的高德扫街榜,背后是每天超过 15 亿公里的生活服务导航总里程;这个榜单发布一天后,相关用户数就超过了 4000 万。要将如此巨量的真实出行数据精准量化,同样需要空间智能。
当然,空间智能的价值,远远不止是在高德地图一个 APP 里,更大意义在于帮助更多了不起的企业和开发者,打造出更好的产品。目前,已经有智能眼镜、汽车、机器人、低空飞行等领域的合作伙伴,选择接入高德空间智能。
高德对自身的定位很明确,就是负责搞定 「世界的复杂性」,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让它像云计算一样,成为 360 行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标配;让合作伙伴专注于自己的创新,无需在 「理解世界」 这件事上,再耗费精力。
今天,也希望借着这个重要场合,与各位共同探讨空间智能更进一步的开放生态,一起追求星辰大海,一起呵护人间烟火,让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