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9 月 24 日,郑商所 「期货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品牌县经验交流活动 (第二期)」 在甘肃静宁举办。郑商所、中国期货业协会、甘肃证监局、银河期货等单位负责人,平凉市和静宁县相关领导及当地 18 个相关乡镇代表参加活动。
据了解,为了助农、惠农,让期货市场在助力农业产业链稳定经营、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郑商所连续 10 年开展 「保险+期货」 项目。与此同时,为了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等政策精神,结合郑商所 「保险+期货」 助力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郑商所评选出了甘肃静宁苹果、陕西延长苹果、新疆麦盖提红枣、新疆阿拉尔红枣、山东青岛花生、河南兰考花生 6 个品牌化项目。
静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期货」 不仅是稳定农民收益的金融工具,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静宁县将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持续拓展模式内涵,探索引入多元主体,推动金融工具覆盖 「产+销」 全链条,积极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
参加活动的部分苹果种植合作社代表表示,通过 「保险+期货」 这一创新模式,参保果农实现了 「价格下跌不亏本,市场波动有兜底」,当 「价格痛点」 遇上苹果期货,有望告别 「果贱伤农」 的困局,「保险+期货」 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效工具。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10 年来,郑商所结合试点成效与农产品期货上市进展,持续探索与优化 「保险+期货」 这一助农业务模式,累计支持开展项目 250 个,覆盖全国 16 个省级行政区域 160 个品种主产县域,截至上年度惠及农户近 76 万户,涉及苹果、红枣、花生、白糖、棉花与油菜等 6 个品种。其中,静宁县连续 8 年开展苹果 「保险+期货」 项目,累计服务果农 6.24 万户,承保面积 27.69 万亩,对应现货规模 33.23 万吨,提供风险保障 26.31 亿元。2024 年项目实现了全县 18 个苹果种植乡镇的全覆盖,很好地发挥了期货支农助农作用。目前,静宁项目是郑商所支持项目中持续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参保人数最多的项目。静宁县苹果 「保险+期货」 模式的探索,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典模式。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打造一批 「叫得响、有特色、做得久」 的典型模式,加大品牌县项目支持力度,实现 「巩固一批、推动一批、挖掘一批」 服务县域典型项目,重点支持运作、协调、宣传能力强的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牵头,形成不同项目差异化管理,通过多方合力推动期货市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