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AI 生成
国庆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博泰车联终于敲响了港交所的上市钟声。
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此次全球发售共发行 1043.69 万股股份,定价每股 102.23 港元,募资净额约 9.19 亿港元。
博泰车联成立于 2009 年,自 2015 年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 45 亿元,吸引了包括小米集团、东风集团、一汽集团、苏宁控股、海尔资本在内的二十余家国有、产业及财务投资方注资。
本次 IPO 招股中,博泰车联还引入了三位基石投资者,包括智驾头部企业地平线旗下的 Horizon Together、Huangshan SP 及 Smart Ventures Limited,三者合计认购约 4.66 亿港元,占全球发售的 43.67%,锁定期为 6 个月。
博泰车联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认购倍数高达 529.79 倍,市场热情远超预期。港股开盘后,股价表现强势,一度上涨超 50%,最终收盘价 157 港元,总市值达 235.49 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博泰车联在最后一轮融资中的投后估值为 88.72 亿元,相较 2015 年的 10.72 亿元,增长逾 7 倍。如今凭借首日收盘表现,公司市值已突破 200 亿,超出了业内此前的普遍预期。
营收猛增,盈利迟到
博泰车联在港股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 200 亿,业内普遍认为,博泰车联当前的市值处在合理区间。与其体量相近的 Tier 1 供应商,市值大多集中在 100 亿至 500 亿之间,因此公司在上市初期的 150 亿至 200 亿,也都算合理。
但争议的核心在于盈利能力。过去三年,博泰车联累计净亏损超过 12 亿元;2025 年前五个月毛利率虽较 2024 年的 11.8% 回升至 13.1%,但仍不算高。部分观点因此对其能否长期维持 200 亿以上市值持怀疑态度。
从业务结构来看,公司高度依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2024 年相关收入 24.41 亿元,占比高达 95.5%,其中域控制器贡献 19.6 亿元,座舱配件收入 1.59 亿元;智能网联服务则贡献 1.1 亿元,占比 4.3%。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按 2024 年出货量计算,博泰车联在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排名第三,市占率 7.3%。
公司在出货端保持了高增速。域控制器出货量由 2022 年的 48.8 万台增至 2024 年的 91.5 万台,复合年增长率 36.9%;2025 年前五个月出货 26.6 万台,同比增长 20.4%。营收也在快速扩张,2022 年至 2024 年从 12.18 亿元增至 25.57 亿元,今年前五个月进一步录得 7.54 亿元。
问题在于,收入的高速增长始终未能覆盖成本。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分别亏损 4.52 亿元、2.84 亿元和 5.41 亿元,2025 年前五个月继续亏损 2.2 亿元,自成立以来未有过年度盈利记录。
因此,市场出现两种声音:乐观者看好其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市场地位,以及高端产品带动下的毛利率改善空间;悲观者则担心“ 增收不增利” 将长期存在,200 亿市值更多反映市场情绪而非基本面。
IPO 能否真正破局?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按 2024 年的销量来计算,中国前五大车企中的三家部署了博泰车联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其中两家亦同时部署了博泰车联的网联服务。目前,博泰车联的核心客户主要包括中国车企及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如阿维塔及岚图),以及国际车企。
博泰车联在风险因素提示中表示,“ 我们目前的客户群集中,主要客户数量有限,但占我们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如果我们失去该等主要客户或对该等主要客户的销售额大幅下降,我们的收入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我们的经营业绩亦可能会受到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不过,博泰车联也在积极扩大其客户朋友圈。在此次 IPO 上市前夕,博泰车联与保时捷一起对外官宣双方的合作。这使得其与保时捷的合作不仅具有产业意义,也为资本市场增加了一层想象空间。
9 月 28 日,在第七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保时捷发布了全新一代“ 中国专属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这是博泰车联与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共同开发,预计 2026 年量产落地。
而保时捷、现代等全球主流车企之所以都陆续选择采用博泰车联的智能座舱方案,背后原因或是其与高通的深度合作。
自 2021 年起,博泰车联就与高通建立了合作。截至 2024 年底,博泰车联搭载高通第四代骁龙 8295 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中国供应商中获得定点数量排名第一。2025 年 4 月,博泰车联与高通进一步扩展合作,共同开发搭载骁龙至尊版 8397 芯片的最新解决方案,整合了先进 AI 功能,能够服务全球车企。
不过,与高通的深度绑定也有风险。博泰车联在风险提示中表示,其依赖高通稳定供应 SoC ,高通 SoC 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占博泰车联采购 SoC 的相当大比重。
同时,作为少数能提供基于麒麟 9610A 处理器和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泰在“ 鸿蒙生态” 中的独特定位,使其在二级市场获得估值溢价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这次 IPO,也被认为是博泰车联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为其提供了市场竞争的筹码,不仅获得了资金、品牌信誉和生态支持,都是其打破当前困局、冲击下一阶段发展的宝贵资源。
作为“ 港股智能座舱第一股”,博泰车联获取了巨大的关注,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但成功 IPO,最直接给博泰车联带来的好处是获得了近 9.2 亿港元的融资,资金实力雄厚了。有钱了就能在当下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下活下去。
具体来看,博泰车联此次上市募资主要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以及增强技术,进一步加强涵盖软件、硬件和云端车联网的全方位自主能力;提高生产、测试及验证能力,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等。募集资金的使用的方向也反映出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一方面,继续加大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汽车从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的演进;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快全球化市场的布局,不断拓展销售网络。
不过,上市只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最终能否实现真正的“ 破局”,还要看博泰车联能否成功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持续的盈利能力,以及难以撼动的市场地位。(本文首发于 Barron’s 巴伦中文网,作者|张敏,编辑|李玉鹏)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 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