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9 月 9 日讯 (记者 夏淑媛) 新一期财联社 「C50 风向指数」 结果显示, 9 月公开市场操作或仍以买断式逆回购和 MLF 加量投放为主,多家市场机构预计本月资金面或维持均衡偏松状态。在 20 家参与调查的市场机构中,1 家预计不存在流动性缺口,对 9 月资金面环境整体持乐观态度;16 家判断均衡偏松,流动性缺口低于万亿元;3 家认为或阶段性收敛趋紧,流动性缺口在 1 万亿至 1.8 万亿元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美联储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焦点,针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后国内是否降息,市场机构态度表现分化,在 20 家参与调查的市场机构中,4 成认为或相应打开我国 「宽货币」 的政策空间,但也有 6 成机构认为,当前阶段央行积极呵护,各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灵活配合,资金波动风险有限,或较难看到降息操作落地。
「C50 风向指数调查」 是由财联社发起,由市场中的各类研究机构参与完成,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市场机构对于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感受以及金融数据的预期。共有 20 家机构参与本期调查。
9 月 MLF 和买断式逆回购或延续超额续作,资金面有望均衡宽松
回顾 8 月,资金面呈现 「宽松开局、月中收敛、重回均衡」 的波动态势。
具体来看,月初资金面宽松,公开市场回笼流动性,买断式逆回购前置操作,隔夜资金价格再度回落至 1.4% 以下。临近月中,税期走款影响下资金面出现波动,隔夜资金利率向上突破 1.47%,7 天资金利率上行至 1.57% 附近。8 月 25 日,MLF 投放 6000 亿元落地,当月到期 3000 亿元,资金面压力逐渐缓和。至月末,隔夜资金价格回到 1.3% 附近,7 天资金价格在 1.5% 附近。
整体来看,尽管月中税期走款等因素扰动,资金价格出现短暂波动,但月末 MLF 投放叠加买断式逆回购超量续作下,资金面仍维持宽松。
进入 9 月,资金面是否会有新变化?财联社 C50 风向指数调查显示,多家市场机构预计公开市场操作或仍以买断式逆回购和 MLF 加量投放为主,9 月流动性有望维持均衡偏松状态。
在 20 家参与调查的市场机构中,1 家预计不存在流动性缺口,对 9 月资金面环境整体持乐观态度;16 家判断均衡偏松,流动性缺口低于万亿元;3 家认为或阶段性收敛趋紧,流动性缺口在 1 万亿至 1.8 万亿元规模。
从流动性环境来看,9 月季节性扰动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 9 月是季节性贷款投放大月,银行流动性需求增加或约束融出意愿;二是月末临近节假日,企业和居民现金备付需求往往增加。
支撑因素则在于,季末月份财政支出节奏通常加快,财政存款的下拨将对银行间流动性形成补充,往往推动资金利率在跨季前 1-2 日出现小幅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二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渐进升值,在市场人士看来,9 月或再度出现出口企业的结汇高峰。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分析:「与 2024 年 9 月不同之处是,去年 9 月汇率市场大幅波动一定程度上引发结汇资金担忧,今年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并且汇率风险敞口下降,9-12 月结汇或有序释放,带动流动性稳中扩张,9 月流动性更加关键的还是在于货币政策对资金面的态度。」
据悉,过去 6 个月,货币政策均加量投放流动性,呵护资金面态度明确。
「鉴于本月资金面波动风险可能加大,预计公开市场操作或仍以买断式逆回购和 MLF 加量投放为主,以平抑 9 月资金缺口影响,呵护实体经济流动性。」 芦哲表示。
「我们认为,9 月资金面大概率与 8 月类似,仍会在现有框架下维持相对宽松。」 信达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一爽预计,9 月 MLF 和买断式逆回购或延续超额续作。
中国银河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雅坤也表示:「尽管 8 月初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重提防资金空转,但考虑政府债供给规模边际回落且当前基本面仍在缓步复苏中,预计三季度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将更加精确择时,9 月资金面仍整体维持稳健偏松。」
重启买卖国债预期升温,年内是否再度降息市场预期分化
当前,正值国债买卖一周年左右,市场对于国债买卖工具重启预期升温。
近日,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就金融市场运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财通证券研究所业务所长、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看来,会议清晰传递两点信号:一是未来两部门将更加注重协同配合,在大变局下财政的重要性提升;二是工作组聚焦的重点领域也更多元化,国债买卖是其中之一,年内重启的概率也在提高。
孙彬彬表示:「结合二次会议议题重提买卖国债,前期央行买入的国债逐步到期,年内重启买卖国债概率明显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美联储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焦点,近期鲍威尔 Jackson-hole 会议上偏鸽派的表态令美联储 9 月降息概率大增。不过,针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后国内是否降息,市场机构态度表现分化。
财联社 C50 风向指数调查显示,在 20 家参与调查的市场机构中,4 成认为如果美国重回降息通道,或相应打开我国 「宽货币」 的政策空间。
中国银河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雅坤在研报中指出,如果 9 月外围降息能如期落地,则可能为我国降息创造有利空间。在其看来,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后我国 10-20BP 降息仍然可期。
但也有 6 成人士认为,季末央行积极呵护,各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灵活配合,资金波动风险有限,但或较难看到降息降准操作落地。
「从央行表态及银行息差压力的角度考虑,9 月降准降息操作落地的概率或相对较低。」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表示。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也认为,考虑到银行净息差压力等因素,目前年内降息概率不大,但可以期待一次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