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糖衣炮弹局,作者 | 咖喱奥
看到这几天的微博热搜和短视频切片,可能不少网友都会发懵,一个油管 3700 万的美国抽象博主,怎么跑到中国来了呢?
从 3 月开始,@IShowSpeed(“ 甲亢哥”) 开启了他在中国的直播,足迹先从上海到北京,之后去往各大中国城市,并引发了从民间到官方的集中报道和切片。作为一位地道的北美搞笑艺人,甲亢哥能受到这番礼遇和热捧,确实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
甲亢哥当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撬动变化,他反而被变化所选中。抽象文化的登堂入室让他能被主流接纳,对账的流行又呼唤着一个典型人物出现,而短视频平台和网红经济则带来了新的变现机会。
美国的文娱行业像一个斗兽场,过去,我们观看好莱坞明星和 NBA 球员在里面表演歌剧和格斗剧,现在,我们只需要看到滑稽演员搞搞抽象就可以了。
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后来马克思补充了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互联网时代又为之增加了新的注脚,第三次可能以抽象的方式出现。
与 「甲亢」 同行
逛武康路、少林功夫、品舞狮、登长城、看变脸、喝豆汁。
这不是与辉同行,这是甲亢哥中国行。
可能和不少抽象圈内的粉丝预期的不同,甲亢的中国行并不抽象,反而很符合文旅宣传的需求,显得主流而具有宣传意义。
因此这趟甲亢哥的中国行片段,频频出现在各地的都市媒体以及文旅账号的主页之中。如同一个热剧播出后,剧集成为各地文旅流量包的情况。在甲亢哥中国行后,他同样成为了各地文旅账号的流量包。
而且作为中美两开花的抽象博主,在各种宣传文案前面,这些账号还能带上一句,“ 你可能不认识这位博主,但你一定见过这段视频/这个表情包。”
抽象是一个层面,美国抽象博主是另一层面,甲亢哥的外国友人属性,自然为文旅宣传带来了国际化视野。此处抄录一段重庆商报的报道:
几位重庆大哥带上荣昌卤鹅、烤乳猪投喂“ 甲亢哥” 一位大哥说:“ 刚才我喂了他一口鹅腿,他说味道非常好!” 另一位大哥大声喊道:“ 把重庆美食带向全世界!”
早在疫情结束后,在 YouTube 发布中国行的视频,就成为了平台的热门视频类型。长期生活在欧美媒介语境的网友,看到这些旅行博主视频中的中国,确实会感到很大的反差感。而这些博主视频切片以及视频下的惊诧评论,又会被出口转内销,再度被国内媒体搬运报道。
但这些旅游博主毕竟体量不大,而且视频拍摄过程也过于一板一眼。甲亢哥头部油管博主的体量,让他如今站在了这波浪潮之巅,而他天生的抽象圣体,又能够在直播过程中制造不少热梗出圈,也强化了传播效果。
再结合下时事,甲亢哥中国行可以看作前段事件中美对账的余波。
最近的互联网舆论场,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是对于 21 世纪初,《读者》《意林》 杂志的考古批评层出不穷,网友们感慨当年对于国外的过度美化误导了不少观众,另一方面,在小红书的对账中,美国网友似乎发现了另一个中国的图景,这也让国内网友热衷于在国外版本的意林中感叹“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在关内念经界,甲亢哥肯定是文庙级别的。如同其他油管博主一样,在甲亢哥的直播里展示的,主要是中国这几十年发展所产生两大产品,一类是安全,一类是现代化。
鉴于小炮并未拥有对此评论的新闻资质,因此还是摘抄两段具备新闻资质媒体的评述,
“ 实时镜头下,“ 甲亢哥” 的全球之旅可谓“ 事故频发”,有被袭击的,有被诈骗的,有被强行叫停的,有被抢的…… 相比之下,中国这样既“ 量大管饱” 又全程高能进展顺利的,在他的直播生涯里并不多见。”
“ 在乘坐时速 350 公里的中国高铁时,"甲亢哥"惊讶地发现,即便穿越隧道,2K 画质直播仍流畅无卡顿,高呼"中国赢麻了"。
网友们的情绪无疑对应着一种声音,几十年过去之后,攻守之势已经改变。央视新闻客户端的评论或许能反映这种变化:亲眼看过中国的外国人在飞速“ 涨粉”,反华的“ 美国之音” 的最后更新时间却停在了 3 月 15 日。
它也对此打出了响亮的标题:
《16 亿“ 黑” 钱打水漂 “ 甲亢哥” 中国行让谁破防了》
群英荟萃,抽象开会
甲亢哥的走红,和抽象离不了关系。
在国内的互联网,大部分人接触到甲亢哥,是因为他因观看大张伟的 《阳光彩虹小白马》 而破防的视频切片,在这首歌曲中,北京话中“ 内个” 和北美对黑人的种族歧视话语谐音,成为了国内的抽象文化结构北美身份政治话语的一类梗文化模板。
甲亢哥自身在北美的发展,本身也有点抽象。他早期走红,是因为在游戏直播中容易破防暴怒,这让小炮想起一位本土的抽象博主药水哥,其早期发迹也是因为在一场直播中和弹幕中的一个网友进行了超长时间的对骂,可见两人同属抽象中的甲亢流派。
抽象本质上是一种对于意义的消解,无意义就是抽象的意义本身。在早几年,抽象在国内还算亚文化,主要在直播圈、电竞圈等圈层流行,以孙笑川、药水哥等主播作为代表,主要受众的男性特征明显,还出现过嗨粉恶意玩梗,在微博上搞抽象说孙笑川是在演唱会用激光笔照蔡徐坤眼睛的元凶,导致蔡徐坤粉丝信以为真,今而在微博围攻带带大师兄的情况。
甲亢哥如果在这个时候举办中国行,那估计是翻不起多大风浪,毕竟抽象还不太被大众认知,其涉及的种族模因和地狱笑话一样,都不太能被拿到明面上说。
不过后面时移势易,蔡徐坤本身也加入了抽象全明星套餐,和抽象文化以及小学生群体日久生情,粉黑难辨。甚至连亚文化最角落的地狱笑话,也随着牢大梗的出现,逐渐被更多人心安理得地传播。
抽象也由此蔓延到全平台,正式从 underground 走向主流平台。在 2024 年,抽象更是成为了小红书的年度关键词。随手翻一翻微博热搜,会玩抽象似乎也开始变成一些明星的营销点了,当然,这个时候的抽象也从 《中国有嘻哈》 走到 《中国新说唱》,“ 前面什么 JB 富二代” 变成“ 前面哪儿来的大井盖”,逐渐人畜无害。
在这次甲亢哥的中国之行中,抽象同样成为打通文化壁垒的一种方式。在上海,“ 甲亢哥” 就走进人民广场,和围观群众一起唱起了 《阳光彩虹小白马》。在之后的行程里,这首歌也不断被 cue 到,旋律响起频率堪比 《爱情公寓》 中的美剧桥段。
面对甲亢哥这个大流量包,过来偶遇的网红的和明星自然不在少数。在上海,甲亢哥就与知名歌手王嘉尔一起吃火锅、打乒乓球。在成都,甲亢哥则与网红田一名联动,合唱了后者成名曲油王版本的 《热爱 105℃的你》。
抽象当然是门生意。甲亢哥今年 3 月 21 日抖音开号,为此次的活动做铺垫,之后的中国行的直播中,也有不少明显的商务出现。这一波的中美文化交流,很明显以网红经济为基底。抽象文化和其背后的短视频产品,是中国试图对外输出的第三重产品。
而甲亢哥,这样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抽象的钱挣了。
一段毫无意义的回溯
2012 年,洛杉矶的中美经贸论坛上,华人文化创始人黎瑞刚随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访美,并和时任美国梦工场动画 CEO 的杰弗瑞· 卡森伯格签订合资协议。美国梦工场动画和华人文化牵头的中国财团就此组建上海东方梦工厂公司:中方公司控股 55%,美国梦工场动画持股 45%。
这一时期中美正处于互利共生的经济关系之中,经济历史学家尼尔· 弗格森创造了“ 中美国”(Chimerica) 一词来描述这种“ 共生经济关系”,这种关系犹如一家庞大的合资企业,而东方梦工厂自然也是这种关系的文化分支。
这一阶段有不少中国资本进入好莱坞,这代表了当时两国企业家对一种文化秩序的想象,中美两国在原本的文化产业框架下进行资本合作,寻求一种新的格局。但在特朗普上台前后,这类合作逐渐收缩,文化合作较少在共识层面进行,曾经世界最大的合资企业也逐渐解体。
抽象经济和网红文化由此成为了新时代两国文化关系的隐喻文本,相比前一阶段的文化产品,这些内容更为下沉,并进行了意义的降维,网红大多无需在抽象视频里讨论电影中宏大叙事,当甲亢哥和网友合唱 《阳光彩虹小白马》,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
但抽象并非毫无意义,消解意义正是意义本身,这也是一种对抗的姿态。正如在成都偶发的一位 Coser 不合时宜的玩梗一样,抽象自然可以解构一切意义,但意义并不会因此消失。借用 《好东西》 中知名女权表演艺术家前夫哥的话:
这是个结构性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