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6 月 1 日讯 (记者 李洁)尽管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企业积极调整策略,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止跌回稳态势。
据克而瑞统计,今年 5 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 2945.8 亿元,环比增长 3.5%。
数据显示,5 月超半数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提升,其中 22 家企业单月业绩环比增幅大于 30%。如绿城中国、中海地产、中国金茂、绿地控股、电建地产等房企,单月业绩同环比均实现明显提升。
「在房企促销、好房子供应带动下,5 月重点城市新房销售环比实现增长。」 中指院分析师预计,6 月楼市政策环境将保持宽松基调,叠加年中销售节点来临,房企推盘节奏及促销力度或将加大,核心城市市场有望保持修复。
从累计销售业绩来看,中指院数据显示,2025 年 1-5 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 14436.4 亿元,同比下降 10.8%;销售总额超百亿房企 33 家,与去年同期持平;五十亿房企共 64 家,较去年同期减少 6 家。
其中,保利发展前 5 个月以 1161 亿元销售额位列行业第一,绿城中国以 964 亿元紧随其后,中海地产以 904 亿元位列行业第三,华润置地以 868.5 亿元位居行业第四,招商蛇口以 671 亿元位列第五。
行业第六至第十名,分别是万科、建发房产、越秀地产、滨江集团以及华发股份,销售额分别为 570 亿元、561 亿元、508 亿元、433.6 亿元以及 432.6 亿元。
在销售市场逐步回稳的同时,房企拿地策略也发生重要变化。
拿地方面,2025 年 1-5 月,TOP100 企业拿地总额 4051.9 亿元,同比增长 28.8%。从新增货值来看,保利发展、绿城中国和中国金茂位列前三甲。2025 年 1-5 月,保利发展以 728 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绿城中国以 723 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二,中国金茂新增货值规模为 603 亿元,位列第三。
「房企在拿地时,聚焦于核心一二线城市的趋势更加明显。」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总经理王颖表示,去年第四季度以来,表现较好的房企主要是那些在一二线核心城市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央国企。而拥有大量三四线城市土地储备的房企,因缺乏优质可售资源未能明显受益于楼市回暖,同时,由于销售疲软导致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下降,这进一步抑制了这些企业在重点城市核心区域拿地的能力。
政策层面,促进市场持续恢复仍是今年房地产重要政策目标,中指院分析师认为,各项政策有望继续加快落实,具体政策主要聚焦于城中村改造、高品质住房供给、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方面,而 「好房子」 也成为推动市场复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中央多次定调引领 「好房子」 建设导向,2025 年 「好房子」 首次被写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 「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 好房子』」 体现出政府对于 「好房子」 建设的高度重视。
3 月 31 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 《住宅项目规范》,在住宅建筑层高、墙体及楼板隔音性能、电梯配置要求、阳台栏杆净高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已于 5 月 1 日正式施行。
同时,过去两年已有不少地方出台了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或相关技术规定,且部分执行标准高于新版 《住宅项目规范》,以满足居民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其中 5 月初,北京市住建委发布 《2025 年北京市住房发展年度计划》,强调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大力建设 「好房子」,更好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
在政策倡导 「好房子」 背景下,房企也推出 「好房子」 产品体系。作为北京大兴区首批 「好房子」 落地项目代表,兴创提出 「气候适应性」 理念,考虑北京地理位因素将宜居所需配套设施进行全新设计,其在大兴的沐春墅采用多项高科技,建设沐春系好房子产品系。
「从成交结构来看,改善型需求成为新房市场的重要支撑,前 4 个月重点城市 120 平方米以上户型的成交占比有所提升。」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总经理王颖称。
上述中指院分析师表示,对企业而言,在成本管控、产品设计、技术适配、市场定位等环节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成为其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