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要闻一:300 公里全连接,中国量子直接通信领域有新突破
据报道,中国科研团队创新提出长距离大规模可扩展全连接量子直接通信理论架构,并成功实现四节点间 300 公里级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 《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实验结果显示,通信后各节点间共享量子态保真度仍保持在 85% 以上,验证了该方案在长距离通信中的可靠性。经 300 公里传输后到达接受节点的光子对数仍达 300~400Hz(赫兹),这意味着经过编码后,理论通信速率可达每秒数比特。
上海证券认为,量子计算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海外科技巨头 IBM、谷歌等在超导路线持续突破,微软另辟拓扑蹊径,而中国在量子计算多路径探索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量子计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根据 ICVTA&K 及光子盒研究院数据,2024 年全球量子产业规模为 50 亿美元,预计到 2035 年产业规模超过 8000 亿美元,CAGR 为 59%;2035 年上游市场规模为 2527 亿美元。
必读要闻二:机构称本轮全球模拟芯片全球库存周期已基本触底
媒体报道,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呼唤助理教授课题组在应用于物联网、可穿戴系统、下一代生物医疗等多个关键领域的模拟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模拟芯片是用于处理模拟信号的芯片,在电子设备管理领域具备电能变换、分配、检测以及信号的放大、转换等功能。模拟芯片市场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长期需求支撑,以及人工智能 (AI)、高性能计算、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的推动。中信证券研报表示,经历近 6 个季度的调整,结合欧美 7 家主要模拟芯片企业一季报数据,以及企业自身公开表述等,中信证券判断本轮全球模拟芯片库存周期已基本触底。
必读要闻三:这类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商业化应用
近日,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了解到,该院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日前揭牌成立。“ 这是国内第一个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病房。实体病房的建立,标志着脑机接口临床转化体系正式进入‘ 标准化、平台化、规范化、可复制’ 的发展阶段。” 病房主任、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勇介绍。
2025 年被视为中国脑机接口技术正式步入临床的关键一年。此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纷纷出台相关产业规划,计划在 2030 年前完成 5 款以上侵入式产品的临床试验。上海证券指出,脑机接口被誉为“21 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行业发展快速:2023-2024 年,全球脑机接口领域迎来关键突破:Neuralink 获得 FDA 批准开展人体临床试验,中国“ 北脑一号” 完成首例无线植入手术,Meta 公布非侵入式腕带脑机交互原型。这些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商业化应用。中国市场迎来高速增长,存在较大上升空间;多地出台脑机接口发展行动方案;中国“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龙头企业估值将获额外溢价。
必读要闻四:香港 《稳定币条例》 正式成为法例
据媒体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 5 月 30 日在宪报刊登 《稳定币条例》,这意味着 《稳定币条例》 正式成为法例。此前,香港立法会已经在 5 月 21 日正式通过该条例草案,用以在香港设立“ 法币稳定币” (挂钩法定货币的稳定币) 发行人的发牌制度。该法例旨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保持金融稳定,并标志着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稳定币条例》 监管框架的完善为全球跨境支付提供了更合规、高效的结算工具,将推动数字货币在跨境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华西证券认为,随着全球监管框架逐步完善,稳定币与 RWA 将深度融合,成为金融市场关键基础设施。稳定币的合规性和可编程性将推动 RWA 在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实现自动化和全球化,助力传统资产实现“ 链上流动、全球配置” 的数字金融新格局。
钛小股· 钛媒体财经研究院
2025.06.4
下载钛媒体 App,关注更多财经投资机会!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